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乌鞘蛇

(2020-02-12 12:41:42) 百科综合
乌鞘蛇

乌鞘蛇

乌梢蛇,中药名。为游蛇科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乾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腹部或先剥皮留头尾,除去内脏,盘成圆盘状,乾燥。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乌鞘蛇
  • 别称:乌蛇、乌花蛇、黄风蛇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爬行纲
  • :有鳞目
  • :游蛇科
  • :乌梢蛇属
  • :乌梢蛇
  • 分布区域:上海、江苏、安徽、河南等地
  • 採收时间:多于夏、秋二季捕捉
  • 用量:6-12g
  • 贮藏:置于燥处,防霉,防蛀
  • 英文名:Zaocys dhumnades(Cantor)

生理特性

生活在我国东部中部东南部和西南的海拔1600m以下中低山地带平原、丘陵地带或低山地区。垂直分布範围:海拔50-1570 m。 常在农田(高举头部警视四周)或沿着水田内侧的田埂下爬行、菜地、河沟附近,有时也在山道边上的草丛旁晒太阳、在村落中发现(山区房屋边的竹林)。行动迅速,反应敏捷,善于逃跑。性温顺,不咬人(和很多蛇类一样,只有在逼急或被你捉到时过度惊吓时不得已咬人)。以蛙类(主食)、蜥蜴、鱼类、鼠类等为食(狭食性蛇类)。7-8月间产卵,每产7-14枚。在我国分布较广福建等;在云南仅在滇东北和滇东地区有分布。

产 地

河北、河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台湾、广东、广西。

入药部位

动物的乾燥体。

炮製方法

乌梢蛇:去头及鳞片,切寸段。
乌梢蛇肉:去头及鳞片后,用黄酒闷透,除去皮骨,乾燥。
酒乌梢蛇:取净乌梢蛇段,照酒炙法(附录ⅡD)炒乾。每l00kg乌梢蛇,用黄酒20kg。

毒 性

有小毒 (《药性论》),无毒(《开宝本草》)

性 味

味甘,性平。
1、《药性论》:味甘,平,有小毒。
2、《开宝本草》:无毒。
3、《雷公炮製药性解》:入脾、肺二经。
4、《玉楸药解》:味鹹,气平。

归 经

归肝经。

功 效

有祛风,通络,止痉的功效。

主 治

用于治疗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喁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相关配伍

1、《太平圣惠方》乌蛇丸,乃与天南星、乾蝎、白僵蚕、羌活等同用,治风痹,手足缓弱,不能伸举者。
2、《圣济总录》:熄风止痉本品有小毒,善入肝经,以熄风定惊止痉,故常用于小儿惊风、破伤风等证。凡小儿惊风,或破伤中风,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者,可与蜈蚣、白花蛇配伍。
3、《杨氏家藏方》:凡癫痫抽搐者,可与白僵蚕、天南星、全蝎等合用。
4、《太平圣惠方》:又治紫白癜风,用本品与防风、天麻、白蒺藜、熟地黄等相配,以祛风养血润燥。

用法用量

6-12g。或者研粉吞服1钱,入煎剂用3钱。也可泡洒。

禁 忌

《本经逢原》:忌犯铁器。

相关论述

1、《药性论》:治热毒风,皮肤生疮,眉须脱落,瘑痒疥等。
2、《开宝本草)):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诸风。
3、《本草纲目》:功与白花蛇同而性善无毒。
4、《医林纂要》:滋阴明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