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乌蛇卵

(2020-03-27 09:38:58) 百科综合
乌蛇卵

乌蛇卵

乌蛇卵,中药名。为游蛇科乌梢蛇属动物乌梢蛇Zaocys dhumnades(Cantor)的卵。动物乌梢蛇,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具有祛风,收涩之功效。主治麻风,疥癣,久痢,脱肛。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乌蛇卵
  • 别称:蛇蛋《四川中药志》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爬行动物纲
  • :有鳞目
  • :游蛇科
  • :乌梢蛇属
  • :乌梢蛇
  • 採收时间:产卵季节
  • 毒性:无毒《中华药海》

入药部位

卵。

性味

味甘、鹹,性平。

归经

入肝、脾经。

功效

祛风,收涩。

主治

麻风,疥癣,久痢,脱肛。

相关配伍

1、治九子烂疡,将蛇蛋炕焦,配麝香、冰片共研末,调麻油搽。(《四川中药志》)
2、治疟疾及痢下不止,蛇蛋、黑三稜子肉共炖汤服。(《四川中药志》)
3、治脱肛,蛇蛋,炖猪大肠头服。(《四川中药志》)

用法用量

内服:适量,为丸或炖汤。
外用:适量,研末调搽。

炮製

採集加工

产卵季节收集

形态特徵

形体较粗大,头颈区分不明显,全长可达2米以上。背面灰褐色或黑褐色,其上有2条黑线纵贯全身,老年个体后段色深,黑线不明显,背脊黄褐纵线较为醒目,幼蛇背面灰绿色,其上有4条黑线纵贯全身。颊鳞1,偶有1小鳞,位于其下,眶前鳞2,眶后鳞2(3);颞鳞2(1)+2,上唇鳞3-2-3式。背鳞16-16(14)-14,中央2-4(6)行起棱。正脊两行棱极强,腹鳞192-205;肛鳞2分,尾下鳞95-137对。

生长环境

生活于沿海平原、丘陵及山区或田野、林下等地。

相关论述

《纲目》:“《圣济总录》治癞风,用乌蛇卵和诸药为丸服,云与蛇肉同功。”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