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岩石分布很少,且规模都不大,以小岩体为主,常呈岩株、岩盖或环状和锥状複合岩体。岩体单独产出者较少,常与硷性正长岩或硷性辉长岩或硷性花岗岩等共生,组成杂岩体的一部分。有两种类型的共生:一种是与硷性正长岩共生,形成时间较硷性正长岩晚,另一类是与硷性辉长岩类共生。我国山西紫金山的霞石正长岩体和四川南江坪河的霓霞正长岩发现较早,此外在云南箇旧、四川宁南、河南原阳、辽宁凤城等地也有发现。
岩体单独产出者较少,常与硷性正长岩或硷性辉长岩或硷性花岗岩等共生,组成杂岩体的一部分。有两种类型的共生:一种是与硷性正长岩共生,形成时间较硷性正长岩晚,另一类是与硷性辉长岩类共生。我国山西紫金山的霞石正长岩体和四川南江坪河的霓霞正长岩发现较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