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粗面安山岩

(2020-06-25 16:01:49) 百科综合
粗面安山岩

粗面安山岩

粗面安山岩(Trachyandesite)是一种与二长岩成分相当的、介于安山岩和粗面岩之间的喷出岩。多呈白、灰、浅黄或红色,常具有斑状及粗面结构,气孔块状构造。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粗面安山岩
  • 外文名:Trachyandesite
  • 斑晶:中长石、更长石和暗色矿物
  • 颜色:白、灰、浅黄或红色
  • 类别:喷出岩
  • 结构:斑状及粗面结构
  • 构造:气孔块状构造
  • 学科:岩石学

特徵

粗面安山岩是成分与二长岩相当的、介于粗面岩和安山岩之间的喷出岩。粗面安山岩呈白、灰、浅黄或红色,常为斑状及粗面结构,气孔块状构造。斑晶主要由斜长石(中长石、更长石)和暗色矿物组成。在一般情况下,斜长石斑晶有钾长石镶边,形成正边结构,或者硷性长石充填斜长石微晶的间隙。基质具有交织结构和玻基交织结构,基质矿物主要为斜长石及硷性长石,常含数量不等的玻璃质。
粗面安山岩

产状与分布

粗面安山岩是在构造运动从活动趋于稳定时期火山喷发的产物,常见于晚造山期或构造上相对稳定的地区。其岩浆主要来源于受深断裂影响的上地幔。粗面安山岩或与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共生,或与硷性玄武岩、粗面岩、响岩等共生,产状以中心式喷发的为主,大多为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互层产出。中国江苏、安徽以及浙江等的中生代火山岩中,常见粗安岩,并与铁、铜、黄铁矿矿床等有成因联繫。

成因

关于粗面安山岩的成因﹐通常有以下3种看法:
(1)分异说。认为粗面安山岩是玄武岩浆分异产物﹐其主要根据是﹐粗面安山岩常与玄武岩共生﹐而且两者的87Sr/86Sr初始值相似。
(2)同化说。认为粗面安山岩是玄武岩浆同化花岗质大陆壳的结果﹐其主要根据是﹐粗面安山岩成分介于玄武岩与花岗岩之间﹐而粗面且安山岩主要分布于大陆壳区。
(3)从板块构造观点认为,安山岩浆起源于大洋板块俯冲于大陆板块之下时﹐洋壳及其上覆沉积物受高温﹑高压影响﹐转变为角闪岩﹑石英榴辉岩﹐再经部分熔融可形成安山岩浆﹔此岩浆上升进入地幔楔形区后可与地幔岩反应成辉石岩﹐再经部分熔融﹐能形成安山岩浆﹔大洋沉积物中水及水化的大洋壳中水﹐在俯冲到一定深度时脱出﹐上升至上覆的地幔楔形区﹐使地幔富水﹐富水地幔部分熔融也能形成粗面安山岩。实验资料证明﹐在压力3×109帕时﹐粗面安山岩的熔点最低﹔而且1~1.5×109帕时﹐富水橄榄岩部分熔融即可产生安山质熔体。第三种安山岩成因观点被多数人接受。

性质变化

粗面安山岩在热液的作用下,常发生青磐岩化,岩石变为绿色及灰绿色,原岩矿物变为钠长石、阳起石、绿泥石、黝帘石、方解石、绢云母、黄铁矿,也可发生次生石英岩化、高岭石化、叶蜡石化等蚀变。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