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桑根蛇

(2020-05-16 12:38:30) 百科综合
桑根蛇

桑根蛇

桑根蛇,又名赤链蛇。常栖于田野;村庄及水源附近地带。以蛙类、蜥蝎及鱼类为食。性凶暴,无毒。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赤链蛇
  • 别称:火赤链,红斑蛇
  • 二名法:Lycodon rufozonatus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亚门:脊椎动物亚门 Vertebrate
  • :爬行纲 Reptilia
  • :蛇目
  • 亚目:新蛇亚目 Serpentes
  • :游蛇科 Colubridae
  • 亚科:游蛇亚科
  • :链蛇属 Lycodon
  • :赤链蛇

桑根蛇

拼音: sāng gēn shé
注音:ㄙㄤ ㄍㄣ ㄕㄜˊ
条目: 桑根蛇
引证解释:
赤练蛇的别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鳞一·黄颔蛇》:“黄喉蛇俗名赤楝蛇,一名桑根蛇。颔,喉下也。以色名赤楝,桑根象形。”

动物形态

体长可达1.2米。头部略扁,呈椭圆形。吻鳞高,从背面可以看到。鼻间鳞小,前端椭圆。额鳞短,长约等于自其前缘到鼻间鳞前缘的距离。颅顶鳞长而大,长为额鳞与前额鳞之和。眼上鳞小。颊鳞狭长、入眼,下与第2、3片上唇鳞相接。上唇鳞8片。眼前鳞小,1片,不达头背;眼后鳞2片,偶为3片。前颞鳞2片,下面一片特大;后颞鳞3片。鼻孔位于2鼻鳞之间,有瓣膜。下唇鳞10片,前颏鳞比后颏鳞大,与前4个下唇鳞相接。后颏鳞与第一腹鳞间有2对小鳞。体鳞光滑,背中央后部有数行微弱的起棱。鳞列19~17~15行。腹鳞187~207片,肛鳞单一,尾下鳞64~79对。体背面黑色,具有约70条左右狭窄的红色横纹;头部鳞片黑色,有显明的红色边缘。头后部有一"丫"形纹。腹部白色,在肛门前面则散生灰黑色小点。有时尾下全呈灰黑色。
栖于田野;村庄及水源附近地带。以蛙类、蜥蝎及鱼类为食。性凶暴,无毒。分布北京、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四川、云南、湖南、湖北、山东、山西、河北、河南等地。分布较广
大多生活于田野、河边、丘陵及近水地带,并常出现于住宅周围,在村民住院内常有发现(山区少见,城市周边的郊区办郊区以及城里的花园等地都有)。以树洞、坟洞、地洞或石堆、瓦片下为窝,野外废弃的土窑及附近多有发现。属夜行性蛇类,多在傍晚出没,晚10点以后活动频繁。白天躲藏在墙缝、石头、洞穴中,遇到敌害时,先将头部深深埋于体下,摇动尾巴警告,如警告敌害无效,会弯成S型会发起攻击,野生个体较兇猛,一旦被抓住会乱咬,尤其喜欢咬软的东西,有咬人不放的习性。

特徵和习性

赤链蛇头扁大、呈明显的三角形,头部黑色,头部鳞缘呈红色,吻鳞高,从背面可以看到。体背面黑色,具有约70条左右狭窄的红色横斑纹。体两侧为散状黑斑纹,腹鳞外侧有黑褐斑,腹面呈淡黄色或白色。尾短细,有时尾下呈灰黑色。此蛇属中性蛇类,体长可达1.5米以上,体重达1000~1250克左右,最大者可达1500克。
赤链蛇主要栖息在田野、村庄、住宅及水源附近,在村民住院内也常有发现。多在傍晚出来活动,属夜行性蛇类。晚10时以后活动频繁,平时性情比较温和,白天蜷曲不动,长将头部盘缩在身体下面。不主动攻击人,性懒不爱动,爬行缓慢。但在受到惊吓时行动敏捷,捕咬目标明确。主要以蟾蜍、淡水小杂鱼、泥鳅、雏鸡、幼鸟及鼠类为食,此蛇有食蛇习性,在食物供给不足时吞食同类,养殖时应加以注意。此蛇繁殖系卵生,5~6月交配,7~8月产卵,每产7~15枚,孵化期40~50天。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赤链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20g/kg、10g/kg醇、水提取物灌胃对蛋清及琼脂性大鼠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与氢化可的松15mg/kg的疗效相近,同时不同剂量的水、醇提取物也能明显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炎性肿胀。
2.镇痛作用,热、电、化学(酒石酸锑钾)刺激均可证明赤链蛇水、醇提取液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化学刺激镇痛作用尤为显着,对热刺激作用最弱。
3.镇静、催眠作用,本品50%醇提取液灌胃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有较强的催眠作用,并有抑制小鼠自发活动的作用,还能延长小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100%醇提取液对小鼠有明显的直接催眠作用,强度与35mg/kg戊巴比妥钠相当,水提取液作用不明显。
4.抗惊劂作用,赤链蛇醇提液对回苏灵、士的宁、电体克年至厥均有对抗和保护作用,以100%醇提取液20g/kg作用尤为明显。强度与25mg/kg苯巴比妥钠相当,水提取液无作用。
将赤链蛇打死,置于瓦片上,以松柴烈火烧枯,研为细末过筛备用。用时按瘘管口径大小,用纸捻粘赤链蛇粉末插入;瘘管大时用纸捻或纱条粘药少许送入;对溃疡面可将赤链蛇末薄薄撒布于上,纱布包扎。每间隔2日换药1次(亦可酌情增减次数)。治疗80余例,皆治癒,但有2例复发。治疗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