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女皇宫

(2020-02-27 21:33:19) 百科综合
女皇宫

女皇宫

女皇宫,英文名Banteay Srei,即女人的城堡,又译为女王宫、斑蒂斯蕾。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女皇宫
  • 外文名称:Banteay Srei
  • 地理位置:高棉暹粒
  • 始建:公元967年
  • 建筑材料:採用高棉特有的红土建造

概述

建造年代
建于公元967年)的罗真陀跋摩(Rajendravarman)王朝,而于1002年的闍耶跋摩五世(Jayavarman V)王朝完成。

宗教涵义

女皇宫主要供奉印度教的湿婆神,原名Tribhuvanamahevara-三重世界的主宰-即它供奉的主神湿婆。然而现在女皇宫的建筑看来分为两部分:东西轴以南的部分供奉湿婆,而以北的建筑供奉毗湿奴。

建筑

材料

女皇宫採用高棉特有的红土建造,色彩极为艳丽。含有大量水分的红土既便于运输、建筑,也利于雕刻複杂细腻的图案。而建筑建成后,经过风乾,就变得异常坚硬,千年不坏。

浮雕

女皇宫的墙壁、立柱、门楣等建筑表面几乎完全被浮雕覆盖,没有一点空隙。女皇宫浮雕刀工流畅细腻,造型繁複圆润,线条纤巧柔美,色彩鲜艳妩媚,在所有吴哥浮雕中首屈一指,被誉为“吴哥艺术之钻”。
建于十世纪的女皇宫,充分展现了吴哥时期高超的雕刻功力,细腻而传神的刻画,代表了吴哥人民的艺术天份,与对宗教的信仰热忱。红色的石墙,生动的故事,交织出一幅幅柔美的图画,不断诉说着印度史诗中的各个章节;透过浮雕的传达,前人藉此留下印记,即使是过了几个世纪之久,后代的人们都还能从中读出一二,历史不朽也就是如此了。
在主庙的两旁各有一座藏经阁,右边说的是”湿婆爱神”-卡玛,化为灰烬后又再度复活的故事;左边则是刻画着”黑天神”,也就是战神-克里希纳杀死暴君甘剎的事迹,还有”诸神之王”-因陀罗骑着三头大象,降下甘霖、解除民间乾旱的情形。
主庙上的刻画,则是取自印度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波罗多”的题材,是猴王-苏格发在摩罗王的帮助之下,杀死强敌巴林,进而取得王位的神话。
一幕幕的刻画,是国师雅那发哈拉和他弟弟,建造女皇宫最注重的意义;他们的目的是为了传达印度教教义,而不是像一般的神庙,是为了标榜国王的功绩。
神庙中,墙上面露微笑的美女,也是让人锁定目光的对象。这是人称东方蒙娜莉萨的缇娃妲女神,又叫做戴维女神,她可是万物之母的象徵。有别于一般国王兴建的神庙,女皇宫以印度教教义为主轴,衍申出她特有的雕刻技巧、建筑风貌,进而在广大的吴哥奇蹟中,以精緻闻名、独树一格。在一千多年前,吴哥文明就能有这样经典的表现,实在不简单。说她是宗教的创作、也是文化的艺术,进步的速度,甚至远超过欧洲文艺复兴四百多年。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