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夕颜(月光花的别称)

(2020-05-23 05:40:23) 百科综合
夕颜(月光花的别称)

夕颜(月光花的别称)

夕颜,正名为:月光花(学名:Ipomoea alba),又名嫦娥奔月(云南)、天茄儿、天茄子、夕颜(日本)。是旋花科番薯属植物,原产于新大陆热带及温带地区,包括南美洲全境、中美洲、墨西哥和美国佛罗里达州,分布于全热带、热带美洲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陕西、江西、浙江、云南、广东、四川、江苏等地,野外多有生长,已由人工广泛栽培。月光花形似满月,大而美丽,且在夜间开放,故得名。月光花生长很迅速,因此可作为引人注目的篱垣布景。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月光花
  • 学名:Calonyction aculeatum (Linn.) House
  • 别称:天茄儿、夕颜、嫦娥奔月(云南等地)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管状花目
  • :旋花科
  • :月光花属
  • :月光花
  • 分布区域:原产地为热带美洲,广布于热带
  • 花语:永远的爱

形态特徵

一年生、大的缠绕草本,长可达10米,有乳汁,茎绿色,圆柱形,近平滑或多少具软刺。
月光花月光花
叶互生,卵状心形,长10-20厘米,先端长锐尖或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稍有角或分裂。花大,夜间开,芳香,1至多朵排列成总状,有时序轴之字曲折;萼片卵形,绿色,有长芒,3片外萼片长5-12毫米(除芒),芒较长,内萼片长7-15毫米(除芒),芒较短或无。
花冠大,雪白色,极美丽,瓣中带淡绿色,管长7-12厘米,宽约5毫米,管上部不扩张或微扩张,冠檐浅的5圆裂,扩展,直径7-12厘米;花柱和雄蕊伸出花冠外;雄蕊5,花丝圆柱形,着生于管,花葯大,基部箭形,淡黄色;花盘环状,厚,肉质;子房长圆锥状;花柱圆柱形,白色;柱头大, 2球状。蒴果卵形,长约3厘米,具锐尖头,基部为增大的萼片所包围,果柄粗厚。种子大,无毛,长约1厘米,宽7-8毫米。

生长环境

我国各地多引种栽培,较普遍。喜阳光充足和温暖,不耐寒,遇霜冷即冻死,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向阳湿润条件下生长良好。大苗不耐移植。

分布範围

产陕西、江苏、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通常栽培,也有野生的。原产地可能为热带美洲,现广布于全热带。

繁殖方法

可以用种子繁殖。秋末採种晒乾贮藏,来年3-4月播种,露地直播时,幼苗应在真叶长出后再移栽定植,定植时株行距为40-60cm ×60-80cm。另外月光花蔓节上易生不定根,所以也可以扦插和压条繁殖。原产地是多年生蔓生草本,而在温带较寒冷地区为一年生草本,4-5月播种,花期7-10月(较温暖地区可开放至11月),果期9-11月。
月光花是广泛栽培的观赏植物,因为其花朵外观美丽。喜温暖湿润,不耐严寒,对土壤要求较低,能适应大多数土壤环境。在冬季寒冷地区可作为一年生植物栽培,通常以播种繁殖,播种前夜应将种子开启一缺口,并浸泡在热水中一夜。早春播于苗床,幼苗生出3-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于花架或栅栏,不过也可嫁接番薯以提高产量;也可于3-4月露地直播,行距40-80cm;盆栽深度6mm,保持温度20-25℃,1-3周后可发芽。月光花抗病性非常好,虫害有蚜虫和粉虱,可用水直接将它们冲掉,或者施用稀释的除虫剂。月光花在5以上的无霜冻环境下可顺利越冬。
採用播种繁殖。早春播于苗床,幼苗生出3-5片真叶时,即可定植花架或栅栏前任其攀援生长。也可于3-4月露地直播,距离40-80cm。

主要价值

功能主治:解蛇毒,主毒蛇咬伤
种子:治跌打肿痛、骨折。
全株:可作为中药使用,性味苦、辛、凉,可解蛇毒;种子可治跌打肿痛、骨折。
在古老的中部美洲文明中,人们用月光花将弹性卡斯桑木和灰白银胶菊中的乳汁转变为有弹性的橡胶球,因为此植物的乳汁中含有的硫元素能使橡胶硫化。
叶中含植物激素月光花素甲,由11-羟基十六烷基和牵牛子酸甲与4个鼠李糖组成的糖苷,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调节植物代谢,提高产量。
月光花还可作为垂直绿化的材料,在夜花园中,白色大花果香气扑鼻可点缀夜景,为晚会增彩,还可作夜间监时的切花。亦用以嫁接红薯,可增产。肉质萼及嫩叶可作蔬菜,乾花可做汤及点心。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