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女王号》是由约翰·休斯顿执导,亨弗莱·鲍嘉、凯瑟琳·赫本、罗伯特·莫利等主演的剧情片,于1951年12月23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机械师奥尔特耐和传教士罗斯为了躲避灾难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共同击退敌方军舰的故事。
基本介绍
- 导演:约翰·休斯顿
- 编剧:C.S. Forester、詹姆斯·艾吉、约翰·休斯顿、Peter Viertel
- 主演:亨弗莱·鲍嘉,凯瑟琳·赫本,罗伯特·莫利
- 製片人:Leigh Aman、T.S. Lyndon-Haynes、Robert Sterne
- 出品公司:Horizon Pictures、Romulus Films Ltd
- 中文名:非洲女王号
- 外文名:The African Queen
- 其它译名:非洲皇后、东非狂暴记、非洲女皇
- 出品时间:1951年
- 製片地区:英国、美国
- 拍摄地点:刚果
- 拍摄日期:1951年5月-1951年8月
- 类型:剧情片
- 片长:105分钟
- 上映时间:1951年12月23日(美国)
- 对白语言:英语、德语、斯华西里语
- 色彩:彩色
- imdb编码:tt0043265
- 主要奖项: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 线上播放平台:央视网、爱奇艺、风行网
剧情简介
1914年,在东非一片僻静的丛林里生活着一些土着人,来自英国的牧师塞米尔·塞耶(罗伯特·莫利饰)和他的妹妹罗斯·塞耶(凯瑟琳·赫本饰)也长期生活在这里。查尔斯·奥尔特耐(亨弗莱·鲍嘉饰)驾驶着他的“非洲女王号”穿行于各个部落之间,为他们传递信件。这天,他带来讯息说,英、德之间已经开战了,也许会秧及到这里。果然,德军在第二天便闯进村,烧毁了所有的房屋,赶走了所有的村民,善良的牧师塞米尔因此而发疯并最终病死。
罗斯请求奥尔特耐送她回到英属的地界,但奥尔特耐不同意,因为那样就必须经过乌兰加河,那是一条从没人能活着航行过去的河道,况且德军的“路易斯号”大渡轮在交界处守着,凭“非洲女王号”这样的小船是无法与它抗衡的。罗斯看到船上的炸药和氧气筒突发奇想,利用它们可以自制鱼雷,击沉“路易斯号”。罗斯离奇的想法令奥尔特耐惊叹不已,但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个聪明的办法。于是两人出发了。
一路上,奥尔特耐教会了罗斯许多驾船的技巧,他们逃过了鳄鱼的追赶,驶过了充满暗礁的河道,很快“路易斯号”出现在他们面前,就在两人安装好自製的鱼雷,瞄準目标蓄势待发之即,暴风雨不期而至,“非洲女王号”被打翻了。醒来时已经风平浪静,他们被“路易斯号”上的德军抓获。正欲实施绞刑之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浮出水面的“非洲女王号”慢慢地向“路易斯号”漂来,两船相撞后,鱼雷爆炸,跳水逃生的奥尔特耐和罗斯远远地看到“路易斯号”沉下了水面。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角色 | 演员 | 配音 |
---|---|---|
查尔斯·奥尔特耐 | 亨弗莱·鲍嘉 | ---- |
罗斯·塞耶 | 凯瑟琳·赫本 | ---- |
塞米尔·塞耶 | 罗伯特·莫利 | ---- |
Louisa | Peter Bull | ---- |
第一副船长 | 西奥多·拜克 | ---- |
第二副船长 | 沃特·高特尔 | ---- |
初级军官 | Peter Swanwick | ---- |
第二军官 | 理察·马内尔 | ---- |
uncredited | Errol John | ---- |
士官 | Gerald Onn | ---- |
德国军官 | John von Kotze | ---- |
职员表
製作人 | 原着 | 导演 | 副导演(助理) | 编剧 | 摄影 | 配乐 | 剪辑 | 艺术指导 | 造型设计 | 服装设计 | 视觉特效 | 录音 |
---|---|---|---|---|---|---|---|---|---|---|---|---|
Leigh Aman T.S. Lyndon-Haynes Robert Sterne | C.S. Forester | 约翰·休斯顿 | 盖·汉密尔顿 Bert Pearl | C.S. Forester 詹姆斯·艾吉 约翰·休斯顿 Peter Viertel | 杰克·卡迪夫 | 艾伦·格雷 | Ralph Kemplen | Wilfred Shingleton | Eileen Bates George Frost | Connie De Pinna | Cliff Richardson Ted Moore Edward Scaife Steve Birtles 戴斯蒙德·戴维斯 Arthur Graham Cliff Shirpser John von Kotze Doris Langley Moore Vi Murray Roy Hyde Ted Obolensky | John W. Mitchell Eric Wood 凯文·麦克格罗瑞 |
(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演员介绍
- 查尔斯·奥尔特耐演员:亨弗莱·鲍嘉加拿大机械师,外表邋遢粗野,生性胆小怕事,因失去就业机会而流落在非洲为各个部落传递信件。在德军闯进村子后,他原本只是想袖手旁观,但在罗斯的坚持下,决定与她共同完成击退敌方“路易斯号”的计画。
- 罗斯·塞耶演员:凯瑟琳·赫本拘谨单纯的老处女,是一名严格恪守道德规範和自我克制的传教士。在德军闯进村子后,为了回到英国躲避灾难,她突发奇想利用“非洲女王号”小船上的炸药和氧气筒自製鱼雷,击退敌方的“路易斯号”。
- 塞米尔·塞耶演员:罗伯特·莫利罗斯·塞耶的哥哥,是一名心地善良的牧师。在德军闯进村子后,他虽然拚命抵抗,但还是遭到了一名军官的殴打,这一击把本来思想就相当糊涂的他弄得神智不清,最终导致发疯而病死。
(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 片中的很多水上镜头都是在鳄鱼、水蛭聚集和容易得病的水中拍摄,每当演员下水拍摄时,只能是短时间的,拍完之后要立刻洗净、擦乾。
- 剧组在刚果呆了九个星期,原先打算完全在外景拍摄,但在拍摄过程中个别人因病退出了,剧组不得不飞回伦敦在摄影棚里拍摄。
- 剧组人员常常要在骯髒、多虫、酷热和不舒服的环境里工作,如果不把衣服装进玻璃纸袋中,几天之后衣服便会发霉变得不成样子。
- 在拍摄过程中,几名摄製人员得了疟疾,导演决定停止他们的工作,但他们依然坚持工作,即使疟疾发作的高烧使他们颤抖不已。
- 导演约翰·休斯顿为了找到一小块合适的土地拍摄电影,固执地在非洲大陆上来来回回飞行了25000英里。
- 在拍摄奔牛的戏份时,由于导演太过于全神贯注地盯着取景器,以致于差点害死凯瑟琳·赫本和他自己。

获奖记录
时间 | 届次 | 奖项 | 获奖方 | 备注 |
---|---|---|---|---|
1952年 | 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男主角 | 亨弗莱·鲍嘉 | 获奖 |
最佳女主角 | 凯瑟琳·赫本 | 提名 | ||
最佳导演 | 约翰·休斯顿 | 提名 | ||
最佳剧本 | 詹姆斯·艾吉、约翰·休斯顿 | 提名 | ||
1953年 | 第6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最佳影片 | 《非洲女王号》 | 提名 |
最佳外国男演员 | 亨弗莱·鲍嘉 | 提名 | ||
最佳外国女演员 | 凯瑟琳·赫本 | 提名 |
製作发行
主创公司
製作公司 | 1、Horizon Pictures (II)(英国) 2、Romulus Films Ltd.(英国) |
---|---|
发行公司 | 1、联美电影公司(美国)2、Fox Video(美国) 3、Magnetic Video(美国) 4、CBS/Fox(美国) 5、Video Film Express(荷兰) 6、Aquarius TV(希腊) 7、Independent Film Distributors Ltd.(英国) 8、Continental Home Vídeo(巴西) 9、Impuls(西德) 10、CBS Television(美国) 11、Atlantic Film(瑞典) 12、派拉蒙家庭视频公司(美国) 13、Twentieth Century Fox Home Entertainment(荷兰) |
上映信息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美国 | 1951年12月23日(洛杉矶) | 美国 | 1952年2月20日 |
芬兰 | 1952年7月18日 | 瑞典、希腊 | 1952年9月22日 |
丹麦 | 1952年10月9日 | 葡萄牙 | 1953年1月26日 |
丹麦 | 1955年7月25日(二次上映) | 奥地利 | 1957年2月 |
西德 | 1958年8月19日 | 丹麦 | 1962年1月15日(再次上映) |
芬兰 | 1977年5月5日(二次上映) | 阿根廷 | 2001年3月12日(马塔布拉塔国际电影节) |
希腊 | 2004年7月9日(二次上映) | 法国 | 2006年9月13日 |
影片评价
《非洲女王号》带给观众的不是对战争的愤懑和不满,而是对爱情的憧憬和礼讚。它是一部讲述“性别战争”的影片,虽然在21世纪看来剧情有些老套,但是鲍嘉与赫本在片中针尖对麦芒式的表演还是会让观众大开眼界(Mtime时光网评)。
《非洲女王号》是一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令人惊讶的爱情电影(《卫报》评),且故事带有一种令人完全难以置信的浪漫气氛,仿佛让观众置身于一场狂野冒险的情景之中(《纽约时报》评),真正做到了尊重观众(《芝加哥太阳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