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匍枝火绒草

(2020-01-16 20:16:37) 百科综合
匍枝火绒草

匍枝火绒草

匍枝火绒草(学名:Leontopodium stoloniferum),为双子叶植物纲菊科火绒草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四川等地,生长于海拔2,900米至3,6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亚高山湿润的沟起劲中溪岸,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匍枝火绒草
  • 拉丁学名:Leontopodium stoloniferum Hand.-Mazz.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
  • :双子叶植物纲
  • 亚纲:合瓣花亚纲
  • :桔梗目
  • :菊科
  • 亚科:管状花亚科
  • :旋覆花族
  • :火绒草属
  • 亚属:火绒草亚属
  • 分布区域:四川西部(道孚、太宁)

形态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稍木质,有分枝;匍枝细,长达7厘米,有褐色披针形鳞片状叶;不育的莲座状叶丛和花茎较疏生。茎直立或斜升,高3-14厘米,草质,纤细,径约1毫米,被白色茸毛,不分枝,基部有密集成莲座状的叶并为褐色枯叶残片所围裹,向上有渐疏生的叶,节间长3-10毫米,上部有时达10毫米。
基部叶在花期生存,匙形,长1-3厘米,下部渐狭成柄状,有短鞘部,顶端近圆形或钝,几无小尖头;上部叶常直立,渐狭,匙状长圆形或匙状线形,长1-2厘米,宽2-5毫米,基部等宽,无柄,顶端钝,有点状小尖头,边缘平,上面被灰色,下面被白色薄层密茸毛。苞叶少数,与上部叶同形,两面被白色或浅黄绿色厚茸毛,与花序同长或长不超过2倍,开展成美观的或不很明显而疏散的径约1.2-2.5厘米的苞叶群。
头状花序径约4毫米,3个至多数密集。总苞长4-5毫米,被长柔毛状茸毛;总苞片2-3层,倒披针形,顶端尖,常撕裂,无毛,褐色,隐没于毛茸中。小花异形,或雌雄异株。花冠长约3毫米;雄花花冠上部漏斗形,有短裂片;雌花花冠丝状。冠毛白色,雌花冠毛,较花冠稍长,纤细有短齿;雄花冠毛较短,较粗厚,有向上的锯齿。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短粗毛。花期9月。

生长环境

主要生长于海拔2900-3600米的亚高山较湿润的沟坡或溪岸。

分布範围

主要分布于四川西部(道孚、太宁)。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