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奥地利军情资料

(2020-01-03 04:23:19) 百科综合
奥地利军情资料

奥地利军情资料

本条目旨在使各位读者能对奥地利的军事部署及武器装备进行了解。欢迎后人随时更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奥地利军情资料
  • 外文名:Infomation of Austria Army

国防体制

奥宪法规定,总统为武装力量名义最高统帅,对军队无指挥权。最高国防决策机构为内阁,成员有总理和联邦政府各部部长,由总理任主席。最高国防谘询机构为军事委员会。国防部为最高军事行政领导机关,负责军队的战备、训练、行政管理、作战指挥、武器装备和后勤保障等工作。国防部下辖总监部、法律条令部、人事动员部、作战训练部和供应装备部五大部门。武装力量由现役、民兵役和预备役三部分组成。奥地利军队全称"奥地利联邦军陆军",其空军部队不作为一个独立的军种,而是作为陆军的一部分。平时,由联邦政府授权国防部长对武装力量实施领导和指挥。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为总监部,部队总监是国防部长的最高军事顾问,也称“第一军人”,其地位相当于总参谋长。
奥地利联邦军圆徽奥地利联邦军圆徽

领导人物

  • 总统兼武装力量最高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2016年12月4日上任)。
  • 国防部长Norbert Darabos
  • 总参谋长 General Edmund Entacher

武装力量

兵力

现役19,000人,其中60%为义务兵
预备役72,000人

陆军

编有2个军部、2个轻装旅、3个步兵旅,1个独立军区司令部、8个州军区司令部、20个架子营(战时动员并归州军区指挥)。
步兵武器
  • 格洛克刺刀
  • 格洛克17式9mm手枪(奥军方代号“Pistole 80”)
  • FN FAL自动步枪(奥军方代号“StG 58”)
  • 斯泰尔AUG突击步枪(奥军方代号“StG 77”)
  • 斯泰尔SSG-69狙击步枪
  • MG74通用机枪(即MG3通用机枪,德方与奥方代号不同)
  • FN MAG通用机枪(安装在豹2型坦克,ULAN和UH-60黑鹰直升机上)
  • 白朗宁M2重机枪
  • BILL 1 反坦克飞弹(奥军方代号“PAL 2000 ‘Bill’”)
  • 卡尔·古斯塔夫无后坐力炮(奥军方代号“PAR 66/79”)
  • L16 81mm 迫击炮(奥军方代号“mGrW 82”)
  • Hirtenberger M12-1111 120mm重迫击炮(奥军方代号“GrW 86”)
特种部队使用武器
  • 斯泰尔TMP冲锋鎗
  • FN P90冲锋鎗
  • 雷明登M870泵动式霰弹枪
  • 斯泰尔HS .50狙击步枪
  • 巴雷特M95狙击步枪
装甲部队、运输车辆
  • 豹2A4主战坦克 114辆
  • SK-105 Kürassier驱逐战车119辆(48辆现役,71辆储存中)
  • ULAN装甲步兵战车112辆
  • Schützenpanzer A1装甲运兵车261辆现役,106辆储存中
  • Pandur I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s 71辆
  • 野犬式全方位防护运输车35辆
  • 依维柯LMV150辆
  • Puch G 4x4
  • Pinzgauer
  • M109 A2/A5Ö自行火炮 80辆
  • Bergepanzer M 88A1装甲抢救车
  • Bergepanzer Greif 装甲抢救车
  • M578 轻型抢救车
  • Pionierpanzer A1 装甲工程车
  • Bandvagn 206 履带铰接全地形车
  • 乌尼莫克268辆
  • 斯泰尔12M18卡车 1000辆(美国军队使用了一种衍生型,代号为FMTV)
  • ÖAFSLKW卡车
防空武器
  • 20毫米防空炮(20mm Fliegerabwehrkanone) 65/68 (FlAK 65/68)
  • 35毫米双管防空炮(Zwillingsflugabwehrkanonen 35 mm)(ZFlAK 85)
  • 西北风型飞弹(Mistral missile)

空军

共有4300人,138架飞机。编有1个航空兵师部、3个航空兵团、3个防空团。作战飞机53架。
  • 颱风战斗机 5架
  • C-130运输机 3架
  • 萨博 105教练机 28架
  • PC-6B 运输机 13架
  • PC-7 教练机 16架
  • UH-60黑鹰直升机9架
  • OH-58奇奥瓦侦察直升机11架
  • 贝尔212直升机 23架
  • 云雀II型直升机 24架
  • 防空飞弹系统:“西北风”型 76套
  • 高炮:35毫米双管 74门

文职人员

共9000人

预备役部队

72小时可动员预备役7.5万人,参加训练的非义务性预备役99万人。

部署

奥军原实行区域防御作战方针,构想一旦遭到入侵,主要在本土内进行全面纵深防御。根据新的安全形势,奥防务思想从区域防御转向主要在边境地区实施机动防御,并将分散的兵力部署调整为相对集中部署,后勤补给的配置也作了相应调整。奥军取消了对义大利和德国方向的防御任务,将西部兵力调整部署到东部,重点是加强边境控制,保障边境安全。陆军作战部队主要部署在重点城市和东部边境地区。因国土面积狭小,航空兵则主要部署在内地。

兵役制度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和民兵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宪法规定,凡年满17周岁且未满50周岁的男性公民都有服兵役的义务。军官最高服役年限为65岁。士兵服役期共8个月,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6+2”型,即完成6个月的兵役期后即可退役,但须在之后的10年间回部队参加2个月的复训和演习;
第二种是“7+1”型,即连续服役7个月后退役,在之后10年内只参加1个月的复训;
第三种是连续服役8个月后退役,之后就无须再回部队参加复训。服满现役的军人退出现役后一律转入民兵役,轮流编人现役部队参加复训,并在需要时归队执行作战任务或其他勤务。未满35周岁并承担复训义务的民兵军人通常每两年自动应招与现役军人一起参加一次共同军事演习。士兵退出现役10年后和各级军官退出现役15-20午后均转入预备役。拒服兵役者必须服11个月的民役。

军衔


分5等21级,即将官4级(上将、中将、少将、準将),校官3级(上校、中校、少校),尉官4级(上尉、中尉、少尉、準尉),军士6级(军士长、上士、一级中士、二级中士、一级下士、二级下士),兵4级(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列兵)。

驻外兵力

驻波赫北约稳定部队56人,驻赛普勒斯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238人,驻乔治亚联合国观察团军事观察员5人,驻伊拉克/科威特联合国军事观察员5人,驻中东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军事观察员6人,驻叙利亚联合国脱离接触民投票特派团军事观察员4人,驻科索沃和平协定执行部队480人。

军工生产

奥地利虽国小人少,军备规模不大,但其军事工业却颇具规模,构成了一个门类较全、基本配套的军工体系。其特点是:军民结合、自我发展、科研领先、重点突出。参与军工生产的企业约250家,从业人员4.2万人,其中科研人员1600人。所有军工企业既生产军品,也生产民品,一些生产线还可平战转移。在科研上注意跟蹤国际军备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常规武器弹药技术的发展,重点开发具有本国技术优势的项目,如大口径火炮、装甲车辆、轻武器和工程后勤装备等。本国军队现役装备的80%以上为自行研製生产。年军工生产总值约200亿先令,约合17亿美元, 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8%。

军火贸易

奥地利军品年出口总额约占军工生产总值的90%,市场主要为第三世界国家,部分先进的轻武器装备也销往西方国家。

军队节日

奥地利曾作为德国的一部分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不久,西方即开始组建奥军事组织,但直至1955年7月27日才开始转称联邦军,于1956年1月正式创建奥地利联邦军,所以奥军迄今没有正式的建军日期和建军节。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