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神圣罗马皇帝

(2020-02-01 06:40:52) 百科综合
神圣罗马皇帝

神圣罗马皇帝

神圣罗马皇帝(德语:Römisch-deutscher Kaiser,即罗马-德意志凯撒;拉丁语:Imperatores Romani Sacri)是历史学家称呼中世纪时获教宗赐予“罗马皇帝”头衔的法兰克(包括查理曼帝国、中法兰克王国、秃头查理和胖子查理的西法兰克王国、阿努尔夫的东法兰克王国)和罗马人民的国王,和1356年后统治日耳曼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选举皇帝(由选帝侯选举产生)。首个获教宗加冕为“罗马皇帝”的君主是加洛林王朝的查理曼。最后一个神圣罗马皇帝当选人是奥地利皇帝弗朗茨二世,他在1806年拿破仑战争期间被迫放弃神圣罗马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灭亡。

神圣罗马皇帝的标準封号为“罗马皇帝奥古斯都”(音译) 或“至尊的罗马皇帝”(意译)(拉丁语:Romanorum Imperator Augustus)。查理曼在800年加冕时,他的头衔是“上帝加冕的最尊贵奥古斯都,伟大和平的皇帝,罗马帝国统治者卡尔”(Karolus serenissimus Augustus a Deo coronatus magnus pacificus imperator Romanum gubernans imperium),当中包含了“神圣”和“罗马”两个元素。“神圣”一词从未在正式档案的皇帝头衔中出现,而“罗马”一词反映了“皇权过渡”(translatio imperii),即承认神圣罗马皇帝为西罗马帝国皇帝的继承人,而这头衔在840年尼波斯死后一直悬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神圣罗马皇帝
  • 外文名:Imperatores Romani Sacri
  • 时间:800年-1806年
  • 别名:Römisch-deutscher Kaiser

起源

萨克森王朝奥托大帝(912年~973年)后,东法兰克的王朝形成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众多公爵互相选举出一名“德意志国王”,然后由教宗加冕为皇帝。查理五世后的所有皇帝都没有得到教宗加冕,法律上只是“皇帝当选人”,但实际上简称为“皇帝”。

含义

神圣罗马皇帝是欧洲中世纪时的一个君主头衔。严格地说,帝国在12世纪中后期才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1512年后的神圣罗马帝国其全名应为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其皇帝头衔始于奥托一世;但是在帝王世系的正式排列中,通常是将查理曼时代的历代皇帝也包括在内。
加洛林王朝的诸位皇帝,其正式称号是罗马人的皇帝,均是由教皇加冕赋予。因此这个头衔也可看作是一个义大利王公头衔,而且往往与义大利国王相等价。但是联繫到伟大的古罗马帝国,也就使这些皇帝的头上环绕着泛欧洲统治者的光辉。
由奥托一世所创建的帝国,其皇帝称号虽然也来自于教皇,但其本质却是德意志民族的国家,皇帝通过征服义大利来取得“罗马皇帝”的合法性。帝国的所谓选帝侯,其直接选举的当为“罗马人的国王”,而非皇帝。因此,并非每一位德意志君主都可以成为皇帝,只有进军义大利,接受教皇加冕的强者,才可获得这一殊荣,但在马克西米利安一世时,与罗马教廷关係良好的罗马王由于为威尼斯共和国阻挠无法前往罗马进行加冕,教廷特遣特使允许罗马王使用当选皇帝的称号。
当哈布斯堡家族垄断王位之后,选帝侯的实际作用几乎消失,而皇帝当选人又援引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先例,不经教皇加冕即自称“当选神圣罗马皇帝”(而“当选”时常省略),于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乃成为奥地利-德意志君主的一般称号。

继承制

王位的继承客群多繁複因素限制。选举意味着罗马人民的国王只是部分世袭,与法兰西的王位不同,但事实上王位一直世袭形成王朝,直至王朝内没有男性继承人为止。一些学者认为选举只是在王朝管治不明确时解决纷争,而选举过程要求主要候选人作出选举承诺(Wahlkapitulationen),再由选举人投票。1356年的金玺诏书规定有7个选帝侯(3个是大主教,4个是世俗贵族)。1648年三十年战争终结时,和约规定增加一名选帝侯,以保持帝国内的天主教和新教势力平衡。1690年再增一名选帝侯,而整个选举团于1803年全面重组,当时距离帝国瓦解只有三年。
1438年后,除了查理七世属维特尔斯巴赫王朝外,其余的国王都来自哈布斯堡和哈布斯堡-洛林皇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508至1519年为皇帝)和继承人再没有亲赴罗马接受教宗加冕为皇帝,因此,这些君主不能获得“罗马皇帝”头衔。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自称“罗马皇帝当选人”(德语:Erwählter Römischer Kaiser)并获教宗认可;除了接受教宗加冕后的查理五世外,马克西米利安的其余继承人都只能使用这头衔。然而,在大部分情况下,都会忽略了头衔内必须出现的“当选人(Erwählter)”一词。

皇帝列表

【注:这个表格也收入了加洛林王朝的“罗马皇帝”。】
皇帝名号统治时间加冕日期加冕地点加冕者
加洛林王朝
查理一世(查理大帝)
800年12月25日 - 814年1月28日
800年12月25日
罗马
立奥三世,教皇
路易一世(虔诚者路易)
813年9月11日 - 840年6月20日
813年
兰斯
斯德望五世,教皇
洛泰尔一世
823年4月5日 - 855年9月29日
823年4月5日
罗马
帕斯卡尔一世,教皇
路易二世
855年9月29日 - 875年8月12日
872年5月18日
罗马
艾德里安二世,教皇
查理二世(秃头查理)
875年12月29日 - 877年10月6日
875年12月25日或12月29日
罗马
若望八世,教皇
卡洛曼二世
877年10月6日
罗马
非正统
查理三世(胖子查理)
881年2月12日 - 888年1月13日
881年2月9日之前
若望八世,教皇
斯波莱托王朝
圭多
891年? - 894年12月12日
891年2月21日
罗马
斯德望六世,教皇
兰贝托
892年4月20日 - 898年10月15日
892年4月
帕维亚
福尔摩塞,教皇
加洛林王朝
阿努尔夫
896年2月22日 - 899年12月8日
896年
罗马
福尔摩塞,教皇
普罗旺斯王朝
路易三世(瞎子路易)
901年2月22日 - 905年7月21日
901年2月
罗马
本笃四世,教皇
其它
贝伦加尔一世
915年12月? - 924年4月7日
915年1月
罗马
若望十世,教皇
萨克森王朝
奥托一世
962年2月2日 - 973年5月7日
962年2月2日
罗马
若望十二世,教皇
奥托二世
967年12月25日 - 983年12月7日
967年12月25日
罗马
若望十三世,教皇
奥托三世
996年5月21日 - 1002年1月23日
996年5月21日
罗马
格利高里五世,教皇
亨利二世
1002年6月7日 - 1014年2月14日
1014年2月14日
罗马
本笃八世,教皇
法兰克尼亚王朝
康拉德二世
1027年3月26日 - 1039年6月4日
1027年3月26日
罗马
若望十九世,教皇
亨利三世
1046年12月25日 - 1056年10月5日
1046年12月25日
罗马
克莱孟二世,教皇
亨利四世
1084年3月31日 - 1106年8月7日
1084年
罗马
克莱孟三世,敌对教皇
亨利五世
1111年4月13日 - 1125年5月23日
1111年4月13日
罗马
帕斯卡尔二世,教皇
苏普林堡家族
洛泰尔二世
1133年6月4日 - 1137年12月4日
1133年6月4日
罗马
依诺增爵二世,教皇
霍亨斯陶芬王朝
腓特烈一世
1155年6月8日 - 1190年6月10日
1155年6月18日
罗马
艾德里安四世,教皇
亨利六世
1191年4月14日 - 1197年9月28日
1191年4月15日
罗马
塞莱斯廷三世,教皇
韦尔夫王朝
奥托四世
1198年6月9日 - 1215?
1209年10月4日
罗马
依诺增爵三世,教皇
霍亨斯陶芬王朝
腓特烈二世
1220年11月22日 - 1250年12月13日
1220年11月22日
罗马
霍诺留斯三世,教皇
卢森堡王朝
亨利七世
1312年6月29日 - 1313年8月24日
1312年6月29日
罗马
克莱孟五世,教皇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路易四世
1314年10月? - 1347年10月11日
1328年1月17日
罗马
斯齐亚拉·科伦纳,罗马元老
卢森堡王朝
查理四世
1346年7月11日 - 1378年11月29日
1355年4月5日
罗马
依诺增爵六世,教皇
西吉斯孟
1410年9月10日 - 1437年12月9日
1433年5月31日
罗马
尤金四世,教皇
哈布斯堡王朝
腓特烈三世
1440年2月2日 - 1493年8月19日
1452年3月18日
罗马
尼各老五世,教皇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1493年8月19日 - 1519年1月12日
1493年8月19日
林茨
亚历山大六世, 教皇
查理五世
1519年6月28日 - 1556年1月16日
1530年2月24日
博洛尼亚
克莱孟七世,教皇
斐迪南一世
1556年1月16日 - 1564年7月25日
马克西米利安二世
1564年7月25日 - 1576年10月12日
鲁道夫二世
1576年10月12日 - 1612年1月20日
马蒂亚斯
1612年6月13日 - 1619年3月20日
斐迪南二世
1619年8月28日 - 1637年2月15日
斐迪南三世
1637年2月15日 - 1657年4月2日
利奥波德一世
1658年7月18日 - 1705年5月5日
约瑟夫一世
1705年5月5日 - 1711年4月17日
查理六世
1711年10月12日 - 1740年10月20日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查理七世
1742年2月12日 - 1745年1月20日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弗朗茨一世
1745年9月13日 - 1765年8月18日
约瑟夫二世
1765年8月18日 - 1790年2月20日
利奥波德二世
1790年9月30日 - 1792年3月1日
弗朗茨二世
1792年7月5日 - 1806年8月6日

与教宗的冲突

“皇帝”(Imperator)头衔包含了“天主教会保护者”的重要角色。中世纪时,随着教宗权力日长,皇帝和教宗开始争夺教会管治权。11世纪时海因里希四世和格里高利七世的叙任权斗争可说是最着名和严重的冲突。
卡诺莎之辱卡诺莎之辱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