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罗曼式(前罗马式)艺术与建筑是指西欧历史上从莫洛温帝国兴起(约公元500年)到8世纪末的卡洛林文艺复兴以及11世纪罗马式艺术开始前一段时期中的艺术与建筑成就。该时期的主题是日耳曼风格与经典地中海风格、基督教风格的融合,并导致了11世纪罗马式风格的产生。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前罗曼式建筑
- 外文名:Pre-Romanesque art and architecture
简介
前罗曼式(前罗马式)艺术与建筑是指西欧历史上从莫洛温帝国兴起(约公元500年)到8世纪末的卡洛林文艺复兴以及11世纪罗马式艺术开始前一段时期中的艺术与建筑成就。该时期的主题是日耳曼风格与经典地中海风格、基督教风格的融合,并导致了11世纪罗马式风格的产生。
墨洛温王朝
墨洛温王朝(法语:Mérovingiens,又译梅罗文王朝或梅罗文加王朝)是一个法兰克人王朝和中世纪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个王朝。希尔德里克一世,王朝的创立者,在457年第一次被文献提及,之后他的儿子克洛维一世在481年降服了高卢北部和中部并建立了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在此之后一直统治着法兰克王国直到751年3月希尔德里克三世被矮子丕平废黜为止。墨洛温王朝的扩张让法兰克王国获得除塞普提马尼亚以外的所有高卢地区。
由于遵循法兰克人的诸子均分制,导致自克洛维一世之后墨洛温王朝对法兰克王国全境的统治变得断续,对土地持续的分割导致王朝后期宫相逐渐掌握大权并最终使得王朝被加洛林王朝的建立者矮子丕平推翻。但由墨洛温王朝引入的基督教文化一直影响着法兰克王国与其后继国家的发展。
卡洛林文艺复兴
卡洛林文艺复兴(Carolingian Renaissance),发生在公元8世纪晚期至9世纪的卡洛林王朝,由查理曼及其后续者在欧洲推行的文艺的复兴运动,主要的进步在文学、艺术、宗教典籍、建筑、法律哲学。被称为是“欧洲的第一次觉醒”。
当时欧洲普遍处于文盲或半文盲状态,除了教士以外,几乎没有人会读书,而低级教士的水平也是很低的,同样缺乏教育。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查理曼广纳欧洲的优秀学者来到帝国,恢复和兴办学校与图书馆,形成了文艺复兴的局面。
罗曼式建筑
罗曼式建筑(英语:Romanesque architecture,又译罗马式建筑、罗马风建筑、似罗马建筑)为欧洲中世纪一种以半圆拱为特徵的建筑风格,并从12世纪开始逐渐过渡到以尖拱为特徵的哥德式建筑。虽然对于这一风格的起源时间有从6世纪到10世纪等不同的提议,尚未达成共识,但其建筑实例遍及欧洲大陆,使其成为自古罗马建筑之后第一种风靡欧洲的建筑形式。在英格兰,这一风格在传统意义上更倾向于指诺曼式建筑。
罗曼式建筑兼有西罗马和拜占庭建筑的特色,并因其结实的质量、厚重的墙体、半圆形的拱券、坚固的墩柱、拱形的穹顶、巨大的塔楼以及富于装饰的连拱饰而知名,显得雄浑而庄重。每座建筑有明确、清晰的形式,并且常常採用规则对称的平面,所以在与随后的哥德式建筑比较时,总体上会有一种质朴的形象。儘管有地域特徵和材料差异,这一形式仍可以在欧洲各处被识别。
很多城堡建设在这一时期,但是这一数目被教堂远远超过。最为显着的是那些修道院教堂,它们中很大一部分依旧挺立而且近乎完整,常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