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板桥镇(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下辖行政区划板桥镇)

(2020-03-25 14:47:54) 百科综合
板桥镇(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下辖行政区划板桥镇)

板桥镇(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下辖行政区划板桥镇)

板桥,地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板桥镇位于富顺县城西部,距县城22公里,镇政府驻地板桥坝,东临永年镇;西连富和乡,宜宾县王场乡;南连李桥镇,福善镇;北临沿滩区联络镇。内宜高速路贯穿境内7个村,邓孔公路横穿全镇,陆路交通便利。幅员面积57.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595公顷,有15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215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1.3万户,总人口4.3万,镇居住人口在1万人以上。

板桥场属中心集镇,有社区居委会1个,社区居民小组8个,常住人口1万人以上,有街道11条(分别为交通路,南湖路,天台路,白房路,建设巷,新西路,吉安街,新华路,草市路,中和街),农贸市场4个,鲜肉,蔬菜市场各1个,每逢农曆三、六、九赶集,到此赶集的板桥辖区内还有福善、李桥、富和、永年、沿滩区联络和九洪的民众,中和场是每逢农曆一、四、七赶集,到此赶集的人比板桥场少得多。全镇有个体工商户1466户,年营业收入7463万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板桥镇
  • 外文名称:Banqiao Town
  • 别名:板桥
  • 行政区类别:乡镇
  • 所属地区:富顺县
  • 下辖地区:庙村、老顶寺村、柑竹湾村等
  • 电话区号:0813
  • 邮政区码:643204
  •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南部
  • 面积:57.17平方公里
  • 人口:4.3万
  • 方言:西南官话灌赤片仁富小片(自贡话)
  • 气候条件:温暖湿润
  • 火车站:富顺站
  • 车牌代码:川C
  • 行政代码:510322118
  • 人口密度:680人/km2

建制沿革

以清同治年两水沟之间搭木板作桥而得名,清罡玉正乡板桥团,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为板桥镇。民国27年,为板桥乡,分置板桥,永胜,兴隆乡。1955年,合为板桥乡。1958年建板桥公社,1961年,中和乡,兴隆乡划出;1984年元月改公社为乡,1995年由原板桥,中和,白房三乡合併为板桥镇。2001年撤区后仍为板桥镇。

行政区划

幅员面积57.17平方公里。辖15个农业行政村 ——吴庙村、老顶寺村、柑竹湾村、王湾村、天台村、张坝村、汪寺村、阳坝村、白房村、河坝村、万民村、石龙村、千丘村、龙乘村、红岩村,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个居民小组。总人口4.3万人,农业人口3.82万人,现有耕地面积3.1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8 亩。
板桥镇

交通条件

板桥镇是富顺西部边远乡镇,内宜高速路横穿镇内,里程达8.7公里,距场镇1.2公里高速公路进出口,是连线宜宾、自贡、富顺的交通要道,交通便利,是省级小城镇试点镇。内宜高速路贯穿境内7个村,邓孔公路横穿全镇。板桥镇交通方便,实现公路村村通水泥路,有的村公路已通到部分农户,内宜高速路贯穿辖区内的石龙、千丘、龙乘、老顶寺四个村,并在离场镇1.2公里处设有出口。邓泥路横穿境内,水泥路118.585公里;泥结碎石路62.35公里。

自然资源

风景秀丽的木桥沟水库坐落境内,并供应富顺县城居民饮用水。林地面积2.5万亩,其中森林管护面积1.85万亩,耕地面积25275亩。
板桥镇
板桥镇
板桥镇

经济概况

2003年,全镇国内生产生产总值1亿元,农业总产值1.06亿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5686万元,财政收入135.7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257元。

社会发展

2010年以来,完成场镇商住楼建设9100平方米,新增个体工商户18户,新增场镇居住人口400余人。重点突破工程吉安商住楼续建工程和吉安大街二期工程完成拆迁,主体工程即将动工。
全镇已流转土地1000亩,规模种植大棚西瓜400亩,大棚蔬菜300亩,休闲垂钓300亩。在巩固1.2万亩优质稻、再生稻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一村一品”,发展水果1000亩,稻田养鱼1300亩,特别是充分利用木桥沟水库及周边水系,大力发展“健康鱼、绿色鱼、环保鱼”。做大东南村藤梨、黄大唐村花椒、柑竹湾村笋竹、天台村西瓜等,让木桥沟天然氧吧成为自贡大城市的后花园。
板桥镇辐射周边近15万人,2007年全镇商贸总产值达到8297.1万元,在统筹城乡经济发展中,该镇充分发挥紧邻内宜高速路的交通优势,引导建设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培育运输、仓储业,把板桥建成川南有影响、人气较旺的商品集散地,达到以商兴城,以城聚商,城商共融。
板桥镇地处富顺县西部,离县城23公里、自贡市区21公里,是富顺县永年镇、彭庙镇、李桥镇、福善镇、富和乡近20万人到自贡上宜宾云南的交通枢纽。近年来,镇党委政府提出了藉助木桥沟饮水源保护区和万亩甜橙基地所营造的良好生态环境,按照“土里栽橙、田里养鱼、车间养殖”的产业发展模式,再造一个板桥镇,全力打造富顺西部生态新城和商贸中心。再造“一个板桥”重点依託两大项目。一是千秋新农村综合体。这是全市在建的最大新型农民社区,引进板桥镇成功人士投资4亿元打造,主导产业以名优特色为统领,建设220亩生态垂钓区、400余亩名贵花木观赏区、700余亩水果採摘区及500米特色餐饮、娱乐、购物商业街。农民集中居住区,按照居住形态、产业形态、文化形态、自然形态等“四态”一体发展原则,遵循新农村“7化”、“12有”建设目标,採取“村企合作”方式,整体推进基础设施、连片发展增收产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新型社区管理,让农民过上“城市人”一样的生活。二是板桥南部新城。规划占地3000余亩,由板桥镇成功人士打造,概算投资6亿元以上,建设一条绕城公路,新建南部高端社区、新城商业街、餐饮美食街、木材製品加工基地及产业展示区;新建长途汽车站、板桥南湖公园、文体广场等,力争2020年板桥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5平方公里,实现聚集人口5万人以上,建成富顺西部区域中心镇、生态新城、商贸中心,推进“两化”互动带“三化”联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

名胜古蹟

境内曾有吴庙、老顶寺、观音寺、万民寺等寺庙4座,新中国成立后,除万民寺改为乡政府驻地外,其余均被拆除。此后,万民寺先后做为粮站、医院,在1960年代终遭拆毁。现今仅保存有建于明代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刘本祠、刘本墓。木桥沟水库景区绿树常青、风光秀丽,是避暑、休闲的好去处。
木桥沟水库大坝位于红岩村15组,建于1957年。大坝三面环山,占地面积1272平方米,为条石砌筑,平面呈半圆形,横跨山沟。大坝弧长159米、通高48米、底部宽8米,坝顶建人行通道,宽4.7米,两侧设护栏。整个大坝气势挥宏,是新中国成立后县境最大水利工程,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本祠位于板桥镇沖头村,始建于明代,原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现仅存正堂,面积180余平方米。刘本为板桥人,明代进士,历任刑部主事郎中至贵州按察司副使、进俭都察右都御史,其治狱严谨。在贵州遇重大灾荒之际回川筹粮济荒,深受当地人民称颂。此祠为贵州人民为纪念其功绩所建,正堂建在高0.45米素麵台基之上,为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原为土木结构,后改为砖木结构。面阔5开间18.75米,进深9.95米,通高6.2米。该建筑为县境仅存明代建筑之一,具有较高历史价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刘本夫妇墓位于板桥镇王湾村,为刘本夫妇合墓,建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刘本字原之,历任刑部主事郎中至贵州按察司副使、进俭都察右都御史等。其任职期间治狱严谨,深受人民称颂,殁后被封“黑煞神”。该墓作为历史名人墓,现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