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天宝古村

(2020-02-15 14:22:25) 百科综合
天宝古村

天宝古村

天宝古村落是江右历史文化名村,位于宜丰县天宝乡宜丰县境北23公里处,古村内历史遗存为明清赣派建筑,最早建造年代可追溯到明代,现完好程度90%,建筑规模达80万平方米。宜潭公路贯通村边,武吉高速公路在村东有3公里之长,交通极其便利。

2008年,天宝古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青山环绕,护城河环村而过,呈现出自然的船形地貌。古村落範围为天宝乡辛会村、辛联村部分範围,规划合称天宝古村,面积约2.5平方公里,现有住户2067户,人口5803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天宝古村
  • 别名:江西第一古村
  • 行政区类别:江西省宜丰县
  • 所属地区:江西省宜丰县
  • 面积:2.5平方公里
  • 人口:5803人
  • 方言:赣语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村内八景,外八景
  • 住户:2067户

历史由来

古村路
商周以前,按《禹贡》所构想的九州之说,天宝属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地先继属越,后属楚。秦始皇统一中国置36郡,属九江郡。
三国东吴时(公元月220)在此设宜丰县,至唐代四设县治达245年之久,故称“古宜丰治”。宋光宗元年1190年,墨庄始祖刘椿任大姑岭巡检遂家于此,繁衍后代,始建屋场至今815年,为宜丰现代最早、规模最大、较为完整的古村落。天宝古村地理位置优越,自然的船形地貌,独特的自然环境,东南有2500余米的东水西流弯山绕城的护城河,西有藤江河,北面有1490余米气势恢宏的古城城墙遗址。古城有三街六市,六座城门,十三第宅,48条巷,48口井,四周设内外八景。

古村资料

天宝古村现有民居民230余幢,明清古建筑170幢,其余为解放初期仿古民居,房屋坐北向南,分排林立,规划完整合理。明清建筑分宗祠、亭阁、画锦堂、观音堂、官厅、民居、石碑坊、宝塔、庵观寺庙等十大类。建筑风格外观为风火山墙翻天井式,内为木结构,分穿斗式、抬梁式,也有穿斗与抬梁相结合风格式建筑。屋顶有硬山顶和歇山顶。建筑风格独特、典致高雅,有木雕、石刻石雕、砖雕,各式花阁门、花窗、门楼、石墩、石础雕刻艺术高超。
天宝古村
此外,还有一幢创建于1919年的西式洋楼——培根职业学校,该校由墨庄堂刘氏中最早接受“五四”新思想的刘化成所创办,是专门培养农业人才的职业院校,在全省也是独此一家。培根职业学校创办初年,聘请的是当地名宿、留日学者刘天衢(刘师舜之父)担任校长,刘己达(1938年曾任赣州行署专员)任教务主任,有职业教员10余人。所有教职员工,一体认同为农业培育专门人才的目标——“培养自食关吾分,根荒由来自尔成”——这副校门口的对联,亦可视作校训。教学相长、孜孜不倦,脑手并重,身体力行,学校因而声名远播。
天宝千年古村自古就是人文之邦、文风兴盛、名人官吏众多,至今留有较多的附属文物,如各代朝廷皇帝赐匾及爱国将领民族英雄林则徐亲书所赠的“副魁匾”,古陶瓷、古代生活用具,还有出土的商代铜饶(一级)、春秋钮钟(二级)、战国剑,县正堂砖等珍贵文物,以及在土地革命时期,红军在宜丰苏区天宝古村内留下了许多墙头革命标语。

文化名村

天宝古村是赣西北唯一古屋文化集红色旅游、绿色旅游为一体的消遣休闲、度假旅游胜地,是宜丰三日游的中心点。北面有1000亩峦林山,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千年古树、奇树、2米以上大树、名贵木材不胜计数,树种有竹、樟、株、柏、紫、楠、杉、松等多种。南面翠竹绕河,东水西流。用一副古对联来形容就是:“一带水知鱼意乐,四时花衬马蹄香”;中国建设部外事司司长李先逵也在这里留下了墨宝:“天然图画,民族瑰宝”。好一派山清水秀、无限风光。
天宝古村
作为古宜丰县治所在地,天宝古村至今1800余年历史,不仅自然景观优美,历史人文资源亦深厚。曾以“三街六市、六门十三第、内外八景、四十八条巷、四十八口井、四周竹城墙、四季马蹄香”略大“会市”饮誉江南,有“小南京”之称。现保存有明清房屋l70栋,古牌匾2 5块,历史标语23条,千年古树46棵,古城墙一座,长1490米,护城河一条,长1631.60米。
走进古村,墨庄书香四溢,古樟、古宅比比皆是,一条条蜿蜒曲折的古巷牵引你想像昔日古镇的繁华。作为天宝古村文化遗产主体的传统民居,是赣西北古镇村落文化的一个奇异的瑰宝。每一幢古宅,雕栋刻石,花门花窗,雕花石柱石墩,俯拾即是。它凝聚着古人的建筑智慧,其建筑技艺之高超,规划布局之巧妙,现代的能工巧匠也不得不对之叹为观止。
天宝古村
现天宝古村凭藉其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厚重的人文历史,以年代久远、规模宏大、集中程度较高、遗存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群为依託,已被江西省列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省级环境优美乡镇
天宝古村有着厚重的人文历史景观,自然环境优美,古蹟星罗棋布,红、古、绿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嚮往的游览胜地。

名家辈出

据文字记载,一个并不算很大的天宝古村,古时共出过10名进士、76名举人和解元、11名武举人、139名诸贡、178名恩赐顶戴。谋略大师、同时也是着名的学者、文人的刘伯温,先祖就来自宜丰天宝。刘是元朝进士,还在邻宜丰不远的江西高安做过县丞。名人是一笔丰厚的旅游资源,难怪为名人祖籍的争论,各地迭有高潮。事实上,不少古代名人的先祖辗转多处,其祖籍不止一二,也就不足为怪。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为陶渊明是九江还是宜丰人氏,就有过很多考据与驳难。
可以肯定的是,宜丰的刘氏是个大家族,也曾经出过一连串显赫的进士、举人,及至晚近,也有名人不绝如缕。譬如刘师舜,1920年赴美国留学。5年后学成归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后进民国政府任职,再后任驻加大使。1958年退休之后,侨居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之普林斯顿镇,从此致力于译着20多年,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历史名人

刘基:字伯温,公元1311-1375元,祖籍江西宜丰天宝,元朝元统元年(公元1333年)进士。曾任江西高安县丞、江苏儒学副提举,不久弃官隐居。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元)朱元璋征浙江,以上宾待之,聘至金除,阵时务十八策及灭元方略,元璋从其计,遂得天下。历任太史令,御史中丞,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封诚意伯。四年(公元1371年)致仕,八年四月卒,年65岁,正德八年9公元1513年)追赠太师,謚“文成”。刘基知识渊博,精兵法韬略,天文地理,善书能文。着有《郁离子》、《春秋明经》、《覆瓯集》、《写情集》、《犁眉公集》、《刘文成全集》、《烧饼歌》等。
刘秉忠:字仲晦(公元1216-1274),祖籍是江西宜丰天宝,其祖父刘元尚徙居高安,父亲刘润之,随父到邢洲(今河北邢台)。刘秉忠早年隐居武安山(今河北邢台市西南太行山之一),从僧学道,法名子聪,后因其师海云禅师被召入京从政,乃马真皇后元年(1242年)入忽必烈王府,出谋划策,深受倚重。元宪宗三年(1253年),从忽必烈征大理。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为忽必烈制定製度。至元元年(1264年)奉旨还俗,任参领中书省事,同知枢密院事,三年主持设计大都(今北京)。六年立朝仪、八年奏建国号为大元。着有《藏青集》。
刘师舜:字琴五, 1900年生。出身于书香门弟、仕宦之家,自幼聪颖过人,12岁考入北京留美预科班(清华大学前身),二十岁赴美留学,在5年的学习期间,先后获翰霍金大学士、哈佛大学硕士、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5年回国,任清华大学教授,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司长,政务次长,驻加拿大、墨西哥大使,驻联合国“代表”等职。
刘己达:字海澄,会市下房人。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一月三日出生。高祖刘如玉,堂叔刘师舜。1929年在山东青岛税务局任秘书,后被选为国民党省党部候补委员。1936年担任简阳县长,1938年任赣州行署专员。1941年,任国民党江西民国日报社社长,併兼任省临时参议会秘书长,1944省党部改造,被选为执行委员,兼宜春青年中学名誉校长。1946年,改任地政局长,直到南昌解放,宜丰解放后,前往南昌作了移交,除档案外,还把当时国内仅有的一套测量仪器,保存下来,交给了人民政府,并会见了省长邵式平。

江西第一古村

天宝古村位于宜丰县北部,距县城23公里,位于在建的内蒙古至深圳高速公路出口处,面积2.5平方公里多。天宝之名始于唐,取其地“绿波清浪,物华天宝,驾重洛阳”之意。天宝有1800多年历史,是古宜丰县治所在地,文化底蕴深厚,曾以“东西南北门,前后两条街,四十八条巷,四十八口井,四周竹城墙,四季马蹄香”略大“会市”饮誉江南,有“小南京”之称。现保存有明清房屋141栋,其中重点保护的有22栋,古石板路总长7375米,古巷43条,古门楼23个,古井36眼,古桥9座,古牌匾25块,历史标语23条,围径2米以上的各类古树46棵,古城墙一座,长1486米,护城河一条,长1631.6米,1919年建造的培根学校一所。天宝被专家誉为“江西第一古村”。

古村口井

六门十三第48条巷48口井
1、六门:东门、西门、南门、北门、小西门、拱秀门。
天宝古村
2、十三第:进士第,观察第,义士第,大夫第,登科第,秋台第,鸿胪第,郎官第,资政第,翰林第,文林第,英武第,通奉第。
48条巷:纪公巷,遂茂茂,四公巷,均记巷,善公巷,双峰彩巷,上屋巷,宁公巷,官仓角巷,仓背巷,元丰巷,仁公巷,猪婆巷,郎官第巷,质公巷,徐家屋巷,观察第巷,进士第巷,南轩巷,义士第巷,全笃公巷,资政第巷,毛家屋巷,辉公巷,阶下巷,罗家巷,当铺巷,拆衣巷,牛角湾巷,启公巷,恭公巷,杰仲巷,文林第巷,三公巷,亦兴公巷,如三公巷,官厅巷,塘塍巷,拱秀门巷,齐昌公巷,毓兰巷,天定公巷,茆湘公巷,东门巷,文馆巷,翰林第巷,篱门里巷,五神庙巷。
48口井:柏树下井,仙人石井,天宝公井,玉泉街井,四公井,善公井,观察第井,士道公井,拥公井,官仓角井,四芳公井,铁包门井,罗家上井,罗家巷井,阶下井,辉公井,仓背井,郎官第井,全笃公井,质公井,华公井,文奇公井,五里公井,织女庵井(2口),司前井,三公井,当里井,圈门边井,岳公井,篱门里井,桂亭公井,松仲公井,文馆井,齐昌公井,大屋里井,真可公井,观前井,英武第井,九子樟井,恕愈井,葵公井,通奉第井,鲁斋公井,石门楼井(2口),五云观井(2口)。

有关诗句

村内八景

1、文溪玉带:
曲水成文字,南门束频宽。檐如衣楚楚,铿尔玉珊珊。
东析两行树,西争三叠滩。中流无出没,烟雾不能看。
2、宜阳彩虹:
绝似桃源口,桑林犬吠中。村庄红树雨,桥渡碧天虹。
亭上客当憩,沙边鱼忽通。至今留短钩,买酒过梅公。
3、淡田围竹:
老农无肉食,田以淡名闻。修竹堤千个,平畴并半分。
非关私涛雨,所志直凌云。三月秧歌候,莺啼唤此君。
4、汴河採莲:
闻昔官人住,开河数里长。楼台犹倒影,花水剩残香。
临岸堪垂暮,游筵不受航。秋风谁来采,鸣凤小山房。
5、六门晨鼓:
天下神皆梦,门门击鼓声。龙涎烧永夕,鸟噪断残更。
一族如分社,千家似画城。石料农事祷,十雨五风情。
6、三街夜市:
入夜三街市,因人就近宜。卖饧敲筑过,沽酒卸帘知。
邂逅相逢客,喧譁半闹儿。惟遗深曲巷,踏月二更时。
7、南塘钓月:
可是五桥处,南塘烟火秋。常来明月下,独钓小窗头。
花影宜开镜,风波误上钩。持桿归唱晚,惊起隔溪鸥。
8、北楼望烟:
北楼山顶望,绿树绕人烟。上下分三会,东西合一川。
红光灯火市,青云牧樵天。愿得如宗烟,还从画里传。

外八景

1、古寨旗尖:
绝壁古阳寨,当年屯义务。柱旗千里望,保障万家春。
断镞樵常拾,长苑虎不惊。势从天半下,迈递聚烟平。
2、仙人履足:
仙贯穿芒履,红尘到处过。好名知更甚,留迹意如何。
花草埋不没,风箱经几磨。西归岩石畔,渺渺大江波。
3、云观飞钟:
钟自飞来古,五云仙观旁。编号铸唐代,刘姓募钊朗。
悬在此山寂,叩之真韵长。少霞应梦醒,题罢墨痕香。
4、花庄聚泊:
楮货行天下,黄花一水湄。平头真小者,喉下最宜之。
邻舍通渔火,荒村挂酒旗。明朝同晓发,残月爱秋时。
5、司马书台:
龚瑞读书处,台废草凄凄。画壁岩前石,观兰竹里溪。
前朝失蹤迹,斯道绝攀蹬。愿得同侪者,山庵夙再楼。
6、老姑石屋:
山寺孤峰立,仙姑老独安。白沙通曲径,翠竹到脊峦。
顽石堪为屋,香花不设坛。栽桑东海去,万古闭高寒。
7、文塔三峰:
平地成峰势,巍峨塔并三。乡同分上下,山缺补东南。
自是人才产,何须佛子参。隔溪推第一,登眺倚层岚。
8、观澜二水:
书堂自明建,林木上凌霄。夹镜东西水,翔虹上下桥。
浅水穷夏涨,暴气落春潮。谁是讳公比,词源总一条。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