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乡位于太康县西南部,南与西华县西华营镇毗邻,西与扶沟县大新镇接壤,北邻常营镇,东连逊母口镇。辖区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10公里,总面积90.2平方公里。全乡33个行政村,88个自然村,230个村民组,耕地面积97890亩,人口52532人。属粮棉大乡,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豆子、绿豆、芝麻、果蔬等。去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03亿元,其中四级工业产值2.56亿元,财政收入31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71元。粮食总产4534万公斤,小麦总产3651万公斤,棉花总产皮棉578万公斤。黄牛存栏1.74万头,生猪存栏1.89万头,羊存栏2.26万只,家禽30.22万只。
该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双万亩麦棉高产高效示範区得到农业部专家和省、地、县领导和好评。花菇生产形成规模,成为予东花菇生产基地。板桥农机厂生产的SH-180型小泵、悬挂式缺口圆盘耙和STF型清选脱粒机畅销省内外,供不应求。板桥麵粉厂年产值260万元,创利税21.6万元。大梁庄养殖场放养元鱼2600只,年产值10万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板桥乡
- 行政区类别:乡
- 所属地区:河南省太康县
- 地理位置:太康县西南部
农业亮点
(一)板桥乡双万亩麦棉高产高效示範区简介
为增加麦棉套种的生产效益,探索夺取麦棉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该乡从1997年开始建立了双万亩麦棉高产高效示範园区。示範区跨11个行政村,面积2万亩。成立了由书记穆德安为组长的高产高效示範领导组,建立了高产开发办公室,由副乡长孙克功任办公室主任。抽调32名技术骨干组成了技术指导组,要求每个技术人员做到“三知”、“三会”、“三到位”:即知户主、知地块、知面积,会具体操作、会技术指导、会解决常见问题,人到位、思想到位、指导到位。重点推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模式、统一供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指挥”等五个方面的统一,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7、1998连续两年小麦单产突破400公斤,皮棉单产突破100公斤,提前二年达到了产量指标,探索了一整套适合麦棉套种棉区的科学技术方案。1997年9月农业部专家曾给予高度评价:“这幺大面积的示範获得高产,是建国以来长江以北所没有过的。”
(二)板桥乡花菇生产简介
板桥乡党委、政府经多方调查研究,考核论证,决定在全乡範围内大力发展花菇生产。1998年,在示範场和兵马张、谢家、大陆岗、东张4个行政村作为栽培中心,给予重点扶植。聘请专家、技术员全程指导生产,全乡发展200户10万袋,户均取得经济效益4600元。目前发展到10个专业村2000户,种植50万袋。预计产值1000万元,新增社会效益800万元,实现利税64万元。
主要企业
(一)板桥农机厂
该厂位于板桥十字大街西南角,坐南朝北,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干部职工214人,其中技术人员46人。始建于1967年,原属乡办集体企业,现为私营企业,法人代表张西贤,责任人穆德安。该厂系96年党委书记工程,板桥乡龙头企业,太康县十强企业之一。拥有固定资产247万元,流动资金589万元。年产值1100万元,实现利税100万元。主要产品为:不泵、圆盘耙、精选脱粒机等。
该厂以生产双密封、记扬程农用水泵为主,年产量5万台。SH-180型水泵91年、92年分别荣获省优产品奖和省科技成果二等奖,被国家专利局定为专利产品,96年荣获中国国际新技术名优产品博览会金奖。产品畅销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90多个县市,深受用户欢迎。
96年该厂与省冶金研究所共同研製的新产品--悬挂式缺口圆盘耙填补了我省的一项空白,被太康县农机公司指定为推广产品。该产品是与四轮、手扶相配套的取代铁钉耙的理想产品,既能深耕细作,又能桔秆还田、灭茬破土,特别适用于间作套种灭茬。该项目投入设备60万元,流动资金80万元,已形成批量生产。
该厂生产的STF-45型清选脱粒机,脱净率900%,破碎率0.7%,质优价廉,成为农民的拖手货。
(二)板桥等级麵粉厂
该厂位于板桥西南方向,板西公路西侧工业小区南端,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1997年建成并投产,系板桥行政村支部书记工程,私营企业,职工18人,法人代表庞红军、资产总额100万元,固定资产60万元。该厂生产的标準麵粉一直畅销不衰,远销郑州、巩义、许昌、南阳等地。年产值260万元。创利税21.6万元。
(三)大梁庄养殖场
板桥乡大梁庄养殖场场长梁胜利,农大毕业,运用所学知识自筹资金10万元养殖元鱼(鳖),开闢水面400平方米,放养2600头,年纯收入达10余万元。
地图信息
地址: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板桥镇政府(003县道北)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