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一世(英语:Richard I,1157年9月8日-1199年4月6日),金雀花王朝的第二位英格兰国王(1189年—1199年在位),因勇猛善战而绰号称“狮心王理查”。在10年国王生涯中,几乎全部时间都花在戎马弓刀之上,身为天主教教徒,曾加入教廷发起的十字军圣战,为第三次十字军东征的将领,于阿苏夫会战中击败穆斯林军队。被公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时期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之一。后在法兰西征战时驾崩。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理查一世
- 外文名:Richard I
- 别名:狮心王理查,狮心王理察,理察一世
- 国籍:英格兰王国
- 民族:法兰西人
- 出生地:牛津
- 出生日期:1157年9月8日
- 逝世日期:1199年4月6日
- 职业:英格兰国王
- 信仰:天主教
- 主要成就:参加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在阿苏夫会战重创萨拉丁,取得阿卡包围战的胜利 - 所在王朝:金雀花王朝
- 前任者:亨利二世
- 继任者:约翰一世
- 在位时间:1189年7月6日—1199年4月6日
人物生平
叛父夺位
理察的父亲亨利二世是安茹王朝的创始人,他统治着地跨英国和法国西部广阔领地的“安茹帝国”,对内採取许多加强王权的措施,是当时欧洲强大的君主。
狮心王理查一世

理查是亨利二世的第三子,出生于其父登上英国王位以后的第三年(1157)。他从小在后宫长大让他受到良好教育,他学会了拉丁语并且能够用法文和普罗旺斯语写诗,不仅如此,理察还积极参加骑士训练。
作为次子,理察将获得母亲阿基坦的埃莉诺的遗产,而祖传财富将归其兄亨利,1168年,年仅11岁的理查受封为阿奎丹公爵,为了得到阿奎丹他向法王路易七世效忠并与法王的女儿阿莉斯订婚,四年以后到封地就任。
金雀花王室内部由于争夺权力和封地,经常出现父子反目、兄弟阋墙的局面。理查从16岁起,就捲入了这种连绵不断的纷争。因为父母失和,亨利、理察和杰弗里三兄弟站在母亲一边对父亲开战,但是很快他们就被国王打败。
国王宽恕了他们兄弟几个,却囚禁了他们的母亲。
理查在1174年内战中的顽强抵抗给父亲亨利二世留下深刻印象。从1175年开始,亨利二世便赋予理查指挥阿基坦军队的全权,命令他维持阿基坦的政治稳定。其后,理察集中精力整治阿奎丹,在这里,不安定的政局和大量的山顶城堡成了理察训练的最严酷的场地,最后让他成长为优秀的骑士。
1176年,平定了安古莱姆伯爵和利摩日子爵的叛乱。在三个月时间内,理查率军连续攻占了叛军的十座城堡,最终成功攻占叛军的据点安古莱姆城。
1179年,阿基坦南部再次爆发叛乱,理查在三周内攻破里什蒙、根扎克、马西亚克、格鲁维尔、昂维尔五座城堡之后,又成功占领了连父亲亨利二世都没能攻克的重要要塞——塔耶堡。
1182-1183年,理查与父亲亨利二世联手,平息了他的兄长小亨利和弟弟杰弗里发起的叛乱。
1188年,理查为夺回1183年时被土鲁斯伯爵雷蒙德占领的领土,率领大军大举进攻土鲁斯。他迅速攻占了17座城堡,成功夺回了被雷蒙德占领的凯尔西地区。
两个兄弟亨利和杰弗里先后于1183和1186年死去,理查遂成为英国王位的继承人併兼有诺曼第公爵领地。
但是,当亨利二世要求理查将阿奎丹让给其弟约翰时,父子之间的冲突又起。1188年31岁的理查再次和亨利二世争斗,在勒芒大获全胜,一兴奋竟然扔掉了武器,结果被埋伏在一旁的威廉·马歇尔俘虏。
1189年,理查勾结法王腓力二世和安茹叛军对父作战,迫使其父签订屈辱的条约。
亨利二世含恨而死,留下了“真可耻,一个国王败在他人手下,真可耻”的遗言,彻底把理查当成了外人。理察于同年7月即位,号称理查一世。
东征扬威
理查一世在位10年,仅到过英国两次:一次是举行加冕典礼,住了四个月;另一次是在被虏获释后回到英国,住了两个月。其余时间除参加十字军东征外,主要是住在法国的领地上。他把治理英国的事务委託给亲信大臣,起先是担任政府和教会首脑的威廉·龙尚,随后是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兼监督长的休伯特·沃尔特;自己则全力投入十字军东侵和大陆上的军事活动。龙尚对理查极为忠诚,但他替国王进行的苛征暴敛却引起贵族们的不满。休伯特·沃尔特的治理则有明显的政绩。他沿袭亨利二世的改革措施,并对许多城市颁发特别许可状,在农村依靠乡绅以维持治安。因此,儘管理查长期远离国土,但英国境内仍能保持大体安定的局面。
理查一世

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失败以后,穆斯林世界的势力日益增强。
1171年,埃及大臣萨拉丁夺取政权,统一了埃及、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在埃及和西亚建立了阿尤布王朝。
1187年,萨拉丁攻取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围攻战),迅速占领地中海东岸的许多城市。耶路撒冷的沦陷,使教皇和欧洲各国帝王大为震惊。教皇克雷芒三世遣使四出,在欧洲煽动民众性的宗教狂热,组织第三次十字军。宣誓参加东征的有三位有名的欧洲君主——德皇红鬍子腓特烈一世、法王腓力二世和英王理查一世。德皇腓特烈于1190年6月在小亚细亚的一条山溪里溺毙。法王腓力二世在攻占地中海东岸阿克城后先行回国。只有理查一直同萨拉丁军队作战,在这次东征中起着组织和领导作用。
出发之前,理查採取种种手段,筹措战争费用,他在英国徵收名为“萨拉丁什一税”的一般动产什一税;他大量卖官鬻爵(包括主教职位在内),出售城堡和村庄。他向希求豁免远征的军事人员索取巨额代价。甚至公然宣布:只要有适当买主,他愿将伦敦卖掉。理查利用搜括来的巨款装备了4,000骑兵、4,000步兵和100艘运输船只。
1190年7月,英法两军分道南下,9月,先后抵达西西里岛,由于运输的困难,他和腓力二世决定在此过冬。理查的一个妹妹琼娜是西西里国王威廉二世的王后。1189年,威廉死,未有子嗣,西西里人支持当地人坦克雷德夺去了王位。坦克雷德对大量的外国军队驻扎在墨西拿城外感到担忧,而理察也与坦克雷德相处不容恰,在越冬期间,理查的军队大掠西西里重要城市墨西拿,造成严重破坏,还迫使坦克雷德缴纳了两万镑黄金作为赎城费。理查因此被称作“狮心”。
1191年3月,理查率军离开墨西那东进,途中从拜占廷夺取了赛普勒斯岛,大肆劫掠,并在此地娶贝莲加为后;直到6月才抵达阿克城外,参加了对该城的围攻,7月攻下该城。 夺取赛普勒斯对于以后一代又一代的十字军来说都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
1191年6月理察从赛普勒斯到达阿克。本来阿克的穆斯林驻军被基督教世界的军队包围,而萨拉丁率领的更强大的穆斯林军队又包围了基督教世界的军队,理察到来后不久就攻取了阿克。攻取阿克后理察又与奥地利的利奥波德伯爵就战利品瓜分发生争吵,加之菲利普回国,此时十字军东征遭受重创。 这次十字军的领导者法王腓力二世和英王理查之间芥蒂甚深。腓力处心积虑要夺回英王在法国的领地。理查自幼聘订腓力之妹阿莱为妻(想想也是,12岁就与人家女孩子订婚了,到了33岁了还不娶人家,谁能受得了),但是理察却认为阿莉斯是其父的情妇而坚决不娶。理查从坦克雷德索得巨款以后,腓力按照预约要求平分,理查不肯如数付给。因此双方积怨已深。腓力在攻陷阿克之后于1191年8月初率军回国,準备对理查进行报复。
理察杀了阿克的俘虏后向雅法海岸进军,其间受到萨拉丁的不断骚扰,他曾在1191年9月7日的阿苏夫会战重创萨拉丁的军队,战后,十字军顺利收复了雅法。这也是那个时代,十字军对萨拉丁作战中,罕见的大胜。
1192年1月,理查又收复了沿海重镇阿什凯隆,并在数月后攻占阿什凯隆以南的另一要塞达鲁姆。
1192年7月28日,萨拉丁得知十字军后撤的讯息后开始围攻雅法,但理查迅速从阿克城率兵前来援救,在8月5日的战斗中击退了萨拉丁的攻势。
理查两度进逼耶路撒冷,均未得手。十字军只能到达贝特努巴,而从贝特努巴到耶路撒冷只有十二英里。此时,法王腓力二世已与理查之弟约翰一世秘密勾结,共同反对理查。讯息传来,理查不敢在东方多事停留,赶忙与萨拉丁议和,于1192年9月签订三年停战协定,十字军从萨拉丁方面只取得微小的让步。
被囚古堡
理查急于回国,但深有“行路难”之感。他骄横贪暴,到处树敌。不但法王腓力二世必欲得之而甘心;德皇亨利六世也因西西里归属问题与理查有隙(理查和坦克雷德讲和后承认后者为西西里国王还订了娃娃亲);而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德五世(LepoldⅤ)更是恨之入骨。德国皇帝腓特烈在小亚细亚溺毙后,德国军队大部分散去,利奥波德所部继续留在十字军中,当阿克城被十字军占领时,利奥波德公爵在城上升起德国旗帜,理查竟下令将德国旗帜撕碎丢在泥土中,这对利奥波德是莫大的耻辱。因此,理查的归途上危机四伏,随时有遭到袭击的可能。1192年秋,他化装成商人回国,但在维也纳附近被人识破,成为利奥波德的俘虏。次年初,利奥波德把他解送给德皇亨利六世。亨利六世又将理查囚禁了近两年的时间,直到1194年理查宣誓称臣并承认缴纳15万马克的巨额赎金之后,才予以释放。
打劫身亡
理查之弟无地王约翰利用其兄被俘,密谋发动叛乱,夺取王位。休伯特·沃尔特,依靠忠于理查的诸侯和伦敦市民的支持,将约翰战败。1194年3月,理查回到英国,约翰投降并得到赦免。为了替理查筹措第一期的赎金,英国已经被榨取得民穷财尽。但是理查返回英国以后,只作了短暂停留,又重返大陆,继续同法王腓力二世角逐。
理查一世墓穴

1194年5月,理查率军击退法王腓力围攻韦尔纳伊的军队。1194年7月4日,理查在弗雷特瓦勒打败腓力,法军的运输车队悉数落入理查之手。理查缴获的战利品中不仅包括大量马匹、帐篷、攻城器,还有腓力本人的许多珍宝。另外,理查还俘虏了腓力的王家唱诗班、缴获了部分法兰西王室文书。
他为防御法军对诺曼第的进攻,于1196年开始,在塞纳河上修建雄伟险峻的盖扬城堡,这是中世纪最着名的要塞。但这笔费用及其他军事开支仍然取自英国。沉重的赋税曾激起伦敦人民1196年的抗税暴动。
绵延不绝的军事行动使理查常感匮乏,一项关于宝藏的谣言激起了他的贪慾。据传,利摩赞的沙露堡发现了12个黄金铸造的骑士和一张金桌。1199年,理查率军包围这座城堡,扬言要绞杀全部居民。他被堡中一支弩箭射中肩胛,本想拔除箭,不料箭头断入体内,10天后身亡。年42岁。
临终前,他要求将遗体分为三份,心脏、头、身体分别埋葬,其中身体埋在其父亨利二世脚下,以示忏悔。
继承人
理查夫妇没有子女,私生子腓力不能继位。他最初以早死的弟弟杰弗里的遗腹子后来成为布列塔尼公爵的亚瑟为储,后又改以幼弟约翰为储并由他继承了王位,为日后叔侄相争埋下了祸根。当时继承法不完善,诺曼继承法支持约翰,而安茹继承法支持亚瑟。腓力二世也从中作梗,先是支持亚瑟夺取王位,后又联合亚瑟讨伐约翰。约翰于1202年俘获亚瑟及其姐埃莉诺(她的王位继承权也被理查忽略),并于次年谋害了亚瑟。亚瑟之死让法国封臣更加憎恨约翰,腓力二世也打着为亚瑟报仇的旗号攻占了英格兰在法国的诺曼第等领地,英格兰的法国领地只剩下阿基坦。约翰挟持埃莉诺逃回英格兰,将她软禁至死(1241年),杰弗里一系至此绝嗣,当时在位的约翰之子亨利三世(英格兰国王)这才成为英格兰无可争议的正统君主。
人物评价
理查是那个时代理想的国王,全神贯注于十字军东征,保卫祖先的领地。他对政府管理事务并没有兴趣,他是个伟大的战士,战斗中身先士卒,以打仗不穿盔甲而闻名,他是佼佼的国王和英明的统帅,他的狮心王称号,是恰如其分的。 他的名气很大,除了与萨拉丁的战争与和约改变了地中海东岸的局部政治格局之外,还留下了骑士精神和浪漫传说。在军事方面,他行军作战的勇气和领导才华却是真实可信的,他向世人证明了他是少数能够组织和协调兵源繁複的十字军兵力的将军,他的军事表现亦令他成为中世纪最杰出的军事指挥官之一。
理查一世雕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