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秸秆饲料

(2020-02-09 03:45:35) 百科综合
秸秆饲料

秸秆饲料

秸秆饲料,主要是指以甜高粱、玉米、芦苇、棉花等秸秆粉碎加工而成的纤维饲料,是反刍动物的主要饲料。甜高粱秸秆饲料 sweet sorghum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秸秆饲料
  • 外文名:sweet sorghum
  • 原料:甜高粱、玉米、芦苇、棉花
  • 实质:纤维饲料
  • 适用:反刍动物
  • 技术原理:仿生学

简介

秸秆饲料,主要是指以甜高粱、玉米、芦苇、棉花等秸秆粉碎加工而成的纤维饲料,是反刍动物的主要饲料。农作物秸秆粗纤维含量高,难以被动物消化吸收,可利用养分少,适口性差,在饲料分类学上归为粗饲料。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紧密结合、相互缠绕构成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这些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结构很牢固,只能吸水润胀,不能为为单胃动物的消化液和酶所分解,仅靠其盲肠微生物少量酵解,消化率很低。只适用于反刍家畜的饲养。

技术原理

本世纪初人们根据仿生学的原理,研究了牛、马、羊等反刍类动物的消化机制及肠胃微生物区系。在牛瘤胃机理启发下,人们进行了瘤胃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分离、鉴定与纯培养技术的研究,以及瘤胃微生态人工模拟技术的探讨,取得可喜进展。
“八五”期间,引入美、澳等农业已开发国家最新生物工程技术研究成果,主要进行了纤维分解菌系的筛选与人工诱变、杂交选育等方面的工作,培育出在自然条件下能迅速繁殖并高效分泌纤维分解酶系的工程菌。实现了将所含的粗纤维降解为动物容易消化吸收的单糖、双糖、胺基酸等小分子物质,从而提高饲料的消化吸收率,起到饲料机械起不到的深度生化加工作用。同时,在秸秆生物处理过程中还产生并积累大量营养丰富的微生物菌体蛋白及其它有用的代谢产物,能增强动物的抗病能力,刺激生长发育,有些代谢产物对饲料还具有防腐作用(如乳酸、醋酸、乙醇等),能延长饲料保质期。
技术指标:粗纤维15.21%,粗蛋白大于15%,为单胃动物利用秸秆开闢了广阔的空间,“九五”期间又进一步探索利用纤维素酶和高产SCP菌种的混合菌发酵秸秆处理方法,使玉米秸秆蛋白质含量达到19.63%-24.14%,粗纤维利用率达到70%以上,这样将秸秆的利用扩展到了猪、鸡、鱼、牛、马、羊、等几乎所有畜禽。
表1.生物饲料分析MC(88)量认(V0278)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

粗蛋白%
脂肪%
粗纤维%
灰分%
钙%
磷%
钠%
总能
(MJ/KG)
高梁秆生物料
14.28
3.50
17.48
6.24
1.72
0.51
0.15
16.25
玉米秆生物料
15.41
4.42
16.54
6.56
1.68
0.47
0.20
16.93
表2.华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室饲料营养成分分析结果

粗蛋白%
脂肪%
粗纤维%
灰分%
钙%
磷%
钠%
总能
(MJ/KG)
高梁秆生物料
12.54
3.45
14.3
5.70
1.19
0.28
0.12
14.29
玉米秆生物料
15.62
4.25
15.18
6.73
1.65
0.52
0.17
15.64
表3.饲料生产机型号及功能
型号
班产量
主机功率
功 能
价 格
适应类型
KL-1
1吨
3KW
自控制粒
0.68万/台
饲养型
KL-2
3吨
7.5KW
自控制粒
1.98万元/台

KL-3
6吨
15KW
自控搅拌提升制粒
3.62万元/套
兼营型
自控搅拌提升调质制粒
3.99万元/套




KL-4
10吨
22KW
自控搅拌提升制粒
6.62万元/套

自控搅拌提升调质制粒
7.2万元/套




KL-5
15吨
30KW
自控搅拌提升制粒风乾
10.06万元/套
专营型
自控搅拌提升调质制粒风乾
11.8万元/套




KL-6
20吨
40KW
自控搅拌提升制粒风乾
13.8万元/套

自控搅拌提升调质制粒风乾
15.6万元/套




KL-7
30吨
55KW
自控搅拌提升制粒风乾
26.8万元/套

自控搅拌提升调质制粒风乾
29.2万元/套




KL-8
40吨
75KW
自控搅拌提升制粒风乾
38.6万元/台
特大型配套
KL-9
50吨
90KW
自控搅拌提升制粒风乾
58.6万元/台

KL-10
80吨
55KW
自控搅拌提升制粒风乾
118万元/套

技术措施

传统方法

国家2010年远景规划中提出:养殖业要主攻食草型和非粮耗型饲料。秸秆化粮过腹还田,利用比例将达40%。以往的秸秆转化技术主要有:
第一种:高温酸处理法。主要将秸秆粉碎后经球磨机磨成粉,用盐酸(HCL)将物料拌湿,使秸秆的粗纤维酸解,装入转化室,通入蒸汽升温至150℃,取出后用等当量烧硷(NaOH)中和,这种方法生产工艺複杂,腐蚀和污染严重,并且在高温酸解过程中,蛋白质凝固不易分解,难以被非反刍动物消化吸收,有的要求在70℃左右的转化室内进行转化,能源上是不太划算的。
第二种:自然发酵处理法。是利用秸秆本身所带微生物发酵,在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PH值一定,又需激活剂,才可制出有一定营养价值的秸秆饲料。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饲料适口性,但无法分解粗纤维,难以改变秸秆的化学组成,胺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均不够高。
第三种:为通常称的氨化法,生产的饲料常称为氨化饲料。它主要以尿素作为非蛋白质态氮源补充,用来合成新的菌体蛋白,但它对于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酵解作用比较少,饲料的活化远远不够,消化能及总能均不高,一般只能餵养牛、羊等反刍动物。
第四种:秸秆微贮法。新疆农科院採用複合活桿菌厌氧发酵处理,有效改善秸秆适口性,提高採食量和改善动物肠胃的微生态平衡,但生产周期较长,且只能用于反刍动物。
第五种:“EM处理法”。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授发明,採用80多种有益生物工程菌处理秸秆和饲料,在粪便除臭、在畜禽生长和防病方面有相当效果,但其成本较高。

ZL法

ZL—高效能草秆生物饲料技术:不同于以上方法,它是由几所高校及有关单位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刻苦攻关研製出来的。藉助生物、化学的双重作用,把农作物秸秆(稻草、麦秸、玉米秆、高梁秆、花生藤、红薯藤、大豆秆、酒糟、甘蔗渣、甜菜渣等)转化为高营养、高效能的生物饲料,代替部分粮食饲料餵猪、鸡、鸭、鱼、羊、奶牛等畜禽,可降低30—60%养殖成本,这一技术广泛套用将导致饲料行业革命,避免了大气污染,为亿万城乡居民造福。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及《科技日报》、《中国技术市场报》、《经济日报》等媒体分别对此作了专题报导。

效益分析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考察我国秸秆开发利用做出的成绩后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为解决“人畜争粮”矛盾的战略措施,向世界其它地区推广。在养猪业中,饲料占养殖成本的70—80%,因而降低饲料成本就成为提高养殖业经济效益最实际的问题。许多农民不愿规模养猪的主要原因是饲料成本太高,使用全价粮食饲料,养殖者无利可图,甚至亏本,使用农家常规料则延长饲养周期。我们在延庆三岔河、密云梨树沟农村调查,有的农户养一头猪要7—8个月,才能出栏。农民们这样分析:一头仔猪养到100公斤出栏,如果用粮食餵养需用500公斤,以0.8元/公斤计算需花400元,加上仔猪成本100元,最低要投资500多元。按每公斤6.00元的出栏价计算,100公斤的猪顶多赚100元,再把防疫治病及其它投资算进去,养猪不亏本就算好的。如果使用生物饲料,既可降低30%--60%饲养成本,又可缩短饲养周期,增加利润。过去人们常说“养猪不赚钱,只图粪肥田,饲养7—8个月,年底换点油盐钱”。而今可以说“养猪不赚钱,还有粪肥田,饲养4个月,一年出二栏,有肉又有钱”。此外,秸秆过腹还田,减少化肥投入,改良土壤结构,增产粮食,一举多得。
一、与其他饲料比较(以仔猪到100公斤出栏为例):
项目\饲料
单一粮食料
全价粮食料
全价生物饲料
饲料数量(公斤)
400
262.5
300
市场售价(元/公斤)
1.0
1.7
1.2
饲料成本(元)
400
446
360
饲养期(月)
6
3
3.5
二、成本分析
处理秸秆的微生物工程菌用我单位提供的扩大培养技术接种一支试管菌成本仅1元,可大幅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以处理1吨秸秆为例:每吨秸秆粉200~240元,化学成份10元,人工及其它费用20元,则每吨生物饲料综合成本231~271元(其中,化学成份由我单位提供配方)。成本0.12~0.14元/斤,市场售价0.26~0.30元/斤。
三、中小规模生物饲料厂的经济效益:
建一个月生产100吨的秸秆生物饲料厂,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具体计算如下:
1、一至二台锤片式粉碎机,每天加工秸秆粉2—4吨,秸秆粉以0.10~0.12元/斤计,生物饲料製作费用不到0.02元/斤,折合生物饲料成本价0.12~0.14元、/斤,市场售价0.26~0.30元/斤,月产一百吨利润达2.5万元。
2、以生物饲料为基料,用KL—中小型系列颗粒饲料机製作全价生物颗粒饲料,成本价0.20~0.40元/斤左右,市场售价0.40—0.60元/斤左右,月产一百吨利润4—5万元。

原料

甜高粱

甜高粱秸秆糖锤度在17—23%,平均指标:粗蛋白5-8%,粗脂肪1.1%,粗纤维31%,粗灰分1.9%,可溶性总糖32%,高粱子粒是一种优良饲料,其茎叶又是优良的饲草。高粱子粒作饲料的平均可消化率,蛋白质为62%,脂肪为85%,粗纤维为36%,无氮浸出物为81%,可消化养分总量为70.46%,总澱粉价为69.82%,1㎏高粱子粒的总热量。

玉米秸秆

玉米是供作饲料为主的粮、经、饲兼用作物,玉米秸秆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作为一种资源,玉米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可用作畜牧业饲料的原料。长期以来,玉米秸秆就是牲畜的主要粗饲料的原料之一。有关化验结果表明,玉米秸秆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质和0.5%—1%的脂肪,既可青贮,也可直接饲餵。就食草动物而言,2 kg的玉米秸秆增重净能相当于1kg的玉米籽粒,特别是经青贮、黄贮、氨化及糖化等处理后,可提高利用率,效益将争更可观。据研究分析,玉米秸秆中所含的消化能为2 235.8kJ/kg,且营养丰富,总能量与牧草相当。对玉米秸秆进行精细加工处理,製作成高营养牲畜饲料,不仅有利于发展畜牧业,而且通过秸秆过腹还田,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前景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饲料工业与养殖业正以受国际市场的巨大冲击。如何降低饲料成本而又充分满足畜禽各种营养需要,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严峻课题。饲料添加剂、饲料加工机械只有不断革新工艺,生产出高效能、低成本饲料产品才能顺应饲料工业发展趋势,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我国饲料工业能否长期展,出路在于开发适合散养户的饲料产品,创造出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实市场与潜在市场十分广阔。这就意味着饲料工业必须与当地饲料资源、养殖特点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小型饲料企业投资小、经营方式灵活等优势,开发出有地方特色的优质饲料产品,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事实上,一些有识之士已先行一步,并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