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村位于永济市栲栳镇以北5公里处,东邻西下村,西邻永临路,南邻城北西信昌村,北邻常青村,是个小型农村。共有5个居民小组,2个自然村,总户数252户,887人。党员30人,耕地面积2563亩,平均人耕地面积2.88亩。人均年收入达6900余元。外出务工和经商人员约322人,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极大地减少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种植作物为粮、棉、果、芦笋等。其中粮食的种植面积为1150亩,棉花的种植面积为1000亩左右,苹果、桃、梨枣等的种植面积为200余亩,芦笋的种植面积为200余亩。在第九届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全村人民要吃苦耐劳、以产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丰富文化生活为根本,以增加收入为核心,全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北青村
- 行政区类别:村
- 地理位置:山西省永济市
- 人口:887人
- 耕地面积:2563亩
北青村组织机构、人员分工
组织机构 | 姓名 | 职务 | 分工 |
党支部 | 陈长法 | 书记 | 全面 |
姚红强 | 副书记 | 党建 | |
任卓 | 委员 | 档案管理 | |
纪检监督小组 | 陈益平 | 纪检委员、组长 | 主持全面监督工作 |
景秦育 | 成员 | 监督村委工作 | |
姚军虎 | 成员 | 监督村委工作 | |
村委会 | 陈长法 | 主任 | 全面 |
陈长山 | 副主任 | 民调、治安 | |
任卓 | 委员 | 协助两委工作 | |
村民监督委员会 | 谢哲霞 | 组长 | 主持全面监督工作 |
陈秦学 | 成员 | 开展监督工作 | |
景水旺 | 成员 | 收集建议 | |
民事调解小组 | 谢哲霞 | 组长 | 纠纷调解 |
赵满中 | 成员 | 矛盾排查 | |
赵满刚 | 成员 | 纠纷调解 | |
农廉网查询室 | 姚淑萍 | 组长 | 全面农廉查询工作 |
姚红强 | 成员 | 协助查询 | |
陈长法 | 成员 | 协助查询 |
北青村党员帮扶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充分体现党组织和社会各界对困难党员的关心和爱护,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特制定本村党员帮扶制度。
目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党员生活水平稳步提高。但是,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制约,仍有一部分党员存在一定的生产生活困难。建立困难党员帮扶制度,帮助困难党员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实施固本强基工程,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新形势下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有效载体。
帮扶对象
1、因意外灾祸、患重病等原因,一时造成生活上严重经济困难的党员。
2、下岗失业党员。
3、在创业、发展经济、开发科技项目等碰到困难需要帮助党员。
4、其他需要帮扶的困难党员。
帮扶内容
1、帮思想。进行思想帮扶,定期走访帮扶对象,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鼓励和引导他们转变观念,通过自力更生逐步脱贫致富。
2、帮生活。切实为帮扶对象解决一些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帮生产。对党员在创业、发展经济、开发项目遇到困难时,提供相关服务。
4、帮就业。通过组织他们参加再就业培训、个别指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学习掌握相关实用技术,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
5、帮信息。多渠道为帮扶对象提供各种致富信息,及时为他们出谋划策,努力拓宽其家庭收入来源。
帮扶措施
1、摸清情况。困难党员的致困原因各不相同,有的缺乏技术、有的缺乏生产启动资金、有的因灾或因病造成生活困难。各党支部要专门组织有关人员,对本支部内困难党员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掌握他们的家庭结构、生活状况、困难原因、有何特长、急需何种帮助等情况。
2、建档立册。各党支部将调查情况进行分类登记造册。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制订帮扶困难党员的年度计画,对帮扶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在帮扶过程中,把农村困难党员、企业下岗党员、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党员作为重点帮扶对象。
3、分类帮扶。根据党员的困难程度和帮扶要求,分类别、分层次落实各类帮扶措施,在人力、物力、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针对性扶持。成立困难党员救助基金,通过党员捐助的形式募集资金,为各党支部救助特困党员的暂时困难提供资金帮助。对因意外灾祸、患重病等原因,一时造成生活上严重经济困难的党员进行困难补助。对一些技能单一,就业素质偏低的困难党员推荐进行再就业培训,帮助其掌握1—2门职业技能,提高再就业、再创业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