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体学院

(2020-03-14 16:16:54) 百科综合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体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体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体学院是2002年7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七所省级示範性软体学院之一,是辽宁省率先推出的超常规培养高素质软体工程人才的一项重大举措,是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下属的二级学院。学院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全日制本科生1538人,硕士研究生45人,工程硕士39人。学院设有三个本科专业和软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其中软体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体学院
  • 创办时间:2002年7月
  • 所属地区:辽宁
  • 主要院系:软体工程专业

学院设定

学校高度重视软体学院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高起点起步、高水平建设”的指导方针,要求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学院现有教职工44人,专业教师3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2人,高级工程师2人。专业教研室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5人,已形成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相对合理的学科学术队伍。
软体学院现设有软体工程专业、网路工程专业和软体工程(嵌入式软体方向)专业3个本科专业,有本科、专科升本科两个办学层次;设有软体工程、嵌入式软体工程和网路工程三个系;设有软体工程实验室、嵌入式软体实验室,网路工程实验室(华为-3Com网路实验室)、企业信息化实验室等。软体学院教师曾参与完成包括国家863高科技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50余项,其研究成果获得省级奖励7项,市级奖励8项。
始终保持与时代同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关爱学生、关心教师、关注发展”是软体学院的办学理念,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方针,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

历史沿革

一、2002年7月,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成立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葫芦岛软体学院,成为省属首批示範性软体学院之一。
二、2002年9月,软体学院正式招生,开始了葫芦岛,阜新两地办学的发展历程。
三、2004年6月,软体学院与华为—3com公司携手成立辽宁省第一家华为—3com网路学院。
四、2004年9月,软体学院800余名师生入住葫芦岛新校区。
五、2005年5月,软体学院软体工程本科专业获得国家教育部审批通过。
六、2005年5月,成立软体学院软体工程系。
七、2006年5月,软体学院网路工程本科专业获得国家教育部审批通过。
八、2006年5月,成立软体学院网路工程系。
九、2006年5月,软体学院实习实训基地已达27家。
十、2006年9月,软体学院学生总数超过1400人。
十一、2012年9月,软体学院在太阳石广场举办十年院庆庆典,校长潘一山倾情献唱。

目标定位

在辽宁省创建一流的本科教育教学示範性学院,在为辽宁区域经济发展输送软体本科生的同时,在已有的软体工程专业、网路工程专业的基础上,积极申报信息安全工程专业,加大与华为、中兴、思科等知名网路企业的合作,为培养高层次、实用型、複合型的软体工程人才、网路工程人才服务。

培养定位

以本科生教育为主体,以专升本教育为辅助。

师资队伍

根据学院本科教学的需求和学院教师结构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广大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是软体学院实用型、複合型人才培养的关键,也是提高学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适应软体学院人才培养需要的重要保证。
①切实执行“青年教师培养计画”,通过选拔骨干教师进修、鼓励青年教师攻读计算机、通信专业博士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②根据学院专业的发展需求,积极配合学校的人才引进工程,在网路安全管理、网路工程开发等专业方向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③实施新进教师的“听课试讲制度”。
④加强与知名企业合作,聘请国内着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
教授
刘万军
副教授
张海涛
崔丽群
王永贵
肖振久
郭伟
邱云飞
陈虹
齐向明
李义杰
史庆伟
任自然

专业建设

为了不断提高软体学院的办学水平、办学层次和办学效益,拓宽专业範围,努力形成学科结构合理、相互支撑的信息类学科群。
①加大网路工程、软体工程专业的建设力度,把两个专业办大、办强,在不断提高质量的同时,提高学校的办学效益。
②积极申报信息安全工程专业;
③加大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在现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力争每年增设5-10个实习基地;
④加大实验室的投入力度,使其达到学院教学的要求;
⑤力争把华为-3COM网路学院办大、办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层次。
软体工程专业介绍
2000年国务院发布了18号档案《关于印发鼓励软体产业和积体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通知》,2001年经教育部和国家计委批准,全国成立了35所示範性软体学院, 2002年辽宁省相继成立了7所省级示範性软体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体学院就是其中的1所。我院软体工程专业2005年1月份获教育部批准,2005年9月正式本科招生。2005年4月,学院申请将软体工程学科列入学校重点建设学科。
网路工程专业介绍
软体学院现设有软体工程专业和网路工程专业2个本科专业,有本科、专科升本科两个办学层次;设有软体工程、网路工程两个系;设有软体工程实验室、网路工程实验室(华为-3Com网路实验室)、企业信息化实验室等。

实验中心

软体学院于2002年成立,实验中心也随之建立。刚开始是只有40台计算机的教学机房。随着软体学院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实验中心已发展成软体工程、网路工程、企业信息化三个专业实验室。其中企业信息化实验室2008年度被学校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建项目,项目资金达400万元。实验中心服务于软体工程、网路工程二个专业。实验中心面积560平方米,设备总量306台件,其中计算机226台,网路设备80台,学校累计投资总计173余万元。实验中心拥有专职实验管理人员3名,兼职实验老师31名。随着软体工程专业20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必将加大对软体学院支持力度,实验中心也必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实验中心树立了以学生为本,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构建了符合软体工程专业发展规律和人才培养特点的实验教学体系,採用了先进的实验教学方法及手段,拥有了一支素质优良的实验教学队伍,配备了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产生了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具有较好的示範意义。
实验中心实验中心
1.实验教学改革目标明确,实验教学理念先进
以学生为本,以培养软体工程类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实验教学改革和资源共享为核心,以营造多学科相互渗透和融合的优势为方向,以高素质教学队伍建设和完备实验条件建设为保障,创新管理机制,持续不断地通过综合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慾,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始终贯穿于实验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形成了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氛围。
2.实验教学体系完善、教学基本档案齐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了验证型实验、设计型实验、综合型实验、创新型实验四大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该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既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使学生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全面内化。与社会套用实践以及科学研究密切联繫,融入科技创新和实验教学改革成果,教师自製软体、实验教材、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项目卡片等教学基本档案,为实验教学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实验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 为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设定科技创新实践活动,并把研究型教学思想贯穿始终,科学设计实验方案与实验实施方法与手段。注重实验技术研究,引入现代技术,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中心实验中心
4.实验教学队伍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学校选派了学术水平高,教学科研实践经验丰富,热爱实验教学,管理能力强。实验中心实验教学队伍由实验教师队伍、实验管理队伍二部分组成。实验教学人员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不断最佳化,核心骨干相对稳定。
5.实验教学设备先进、环境优良实验中心总资产近200万元,所配置的仪器设备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品质优良、组合最佳化。仪器设备配置的档次符合实验项目的需求,台套数有一定规模,数量充足,保证了实验教学质量。建立健全了仪器设备管理制度,运行效果好,实验室设计、设施、环境体现以人为本,安全、环保严格执行国家标準,应急设施和措施完备。
6.实验教学效果突出、成果显着。实验中心每学年学生人数3000人次,年累计学时数12万,教学覆盖面广。注重综合型、设计型、创新型实验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实验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了宽厚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取得了优异教学效果。
软体工程实验室
软体工程实验室拥有计算机160台。服务于软体工程、网路工程专业的1517名同学相关课程实验,每年完成约11万人机时数的实践教学任务。该实验室还为软体工程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提供环境支持。
企业信息化实验室
2008年被学校确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主要承担软体工程项目案例分析、软体工程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软体项目管理。服务对象包括软体工程本科学生、研究生1400多人/年,近2万人时/年的教学任务。 2008年,企业信息化实验室被批准为“中央与地方高校共建实验室项目”,实验室把软体学院几年来在煤炭、石油、电力等行业企业所实施的“中小型机械製造企业ERP系统”、“北票发电厂煤质管理与分析系统”、“阜新发电厂设备及设备缺陷管理与分析系统”、“油井工况的监测监控系统及信息处理与发布系统”等企业信息化项目在实验室进行现场模拟,用于学生实习和课程设计,为培养“套用创新型”的软体人才和实施更高水平的科研项目提供研发平台,同时也为煤炭、石油、电力等行业更好的提供服务。该实验室的最大特色是将学院的教学科研成果,作为案例直接引入到教学之中,直接转化为教学资源。现在已经有4个典型案例用于教学。
华为3COM网路实验室
网路工程实验室有计算机40台,网路设备80台件,并拥有一定处理能力的核心交换机和路由器,可完成功能较为複杂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直接服务于软体工程专业的1377名同学,网路工程专业140名的网路相关课程实验,每年完成约2万人机时数的实践教学任务。 2003年,软体学院与华为网路公司共建华为-3COM网路学院,现在软体工程专业、网路工程专业部分课程採用华为认证课程教学体系。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