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北校区,位于阜新市玉龙路88号,北校区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历时一年多的时间,一个占地550亩、校舍面积14万平方米(2010年)的新校区已屹立在玉龙新城,成为玉龙新城一道靓丽的风景。学校土木与交通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套用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已成建制搬迁到北校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北校区
- 英文名: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sity North Campus
- 简称:辽工大北校区
- 校训:诚朴求是,博学笃行
- 创办时间:2009
- 所属地区:辽宁阜新
- 类别:全国重点大学
- 学校类型:理工
- 学校属性:省部共建高校,全国重点大学
- 主要院系:土木与交通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套用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 主要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
- 现任校长:王继仁
- 知名校友:马兴瑞、付建华、丁向阳、张喜武
建校史
玉龙新城建设刷新“阜新速度”。在全省瞩目的阜新玉龙新城内,一座崭新的现代化大学校园,仿佛一夜之间洒落人间。
9月8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4个学院整体搬迁,近8000名师生一开学,就住进了位于“玉龙新城”的北校区。北校区布局大器厚重,环境清新典雅。教学楼、实验室宏伟壮观,各具特色,绿树、亭台、小桥流水等园林景观掩映其间,精心雕琢、修饰的景物随处可见,令人赏心悦目。
辽工大北校区工程是阜新市“玉龙新城”建设的首项大工程,对推动“玉龙新城”建设和阜新城市化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阜新高速度建设的一个缩影,一个思想解放、创新模式的标桿,一个科学建设、只争朝夕的丰碑。该校区一期建筑面积共14.08万平方米,14个单体工程,绿化面积14万平方米。如此大规模工程,按照通常计算,建设期限起码在2年以上,而辽工大北校区工程仅仅用了14个月,创造了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个奇蹟。阜新市领导评价说:“辽工大北校区工程建设打了一场令人振奋的漂亮仗! ”
什幺原因促使辽工大北校区刷新 “阜新速度”,首先归功于阜新市上下同心、服务大局的精神。从该工程启动之日起,阜新市领导多次亲临工程建设现场指导工作,要求把该工程做成质量和速度上的 “样板”。在阜新市住建委的牵头下,全市20多个县区、职能部门服从、服务于大局,从始至终密切配合、步调一致、特事特办,使从工程立项批覆、用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估到规划许可证、施工图审查等手续在短时间内办理齐全,为工程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该工程之所以快速高效完成,还在于思想的解放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正是由于勇于挑战、敢打敢拼和科学决策、选準路线,为工程顺利完成提供了重要前提。经过领导小组的审慎研究,该工程决定採取代建制。这是该市重点工作实行代建制的首例。阜新市住建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代建制使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和工作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项目投资预算得到有效控制,工程质量得到切实保障。
发展
事业成败,关键在人。辽工大北校区工程可谓是“群英荟萃”。阜新市从全市建设系统中专门抽调了一批懂技术、会管理、业务精、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人员。如市工程造价专家、高级造价师于宝昌任工程部部长,市住建委科长、高级工程师林桂英等一同参与。原市建委副主任郭福常,这位在建筑行业具有丰富领导和实践经验的老同志重新“出山”,负责各方面协调工作。在事关大局的工作任务面前,每名成员都怀着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以饱满的工作热忱投入到项目中。
工程前期準备到施工建设,处处体现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开拓精神。建设过程中,做到提前谋划,提前推进,不等不靠,狠抓进度。今年年初,记者到工地採访,发现各项目的施工进度上墙,而且层层分解到每一天,每个项目都标出了落实机制,并使工程按计画有序进行。参加工程现场的指挥人员告诉记者,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不让上级交办的任务在我手中延误,不让该办的事情在我这里积压,不让工作失误在我身上发生”,严格操作规程,得以保证工程建设进度。
在狠抓工程建设进度的同时,工程领导小组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指挥部按照“高标準、高质量、高速度”的建设要求和“精心组织、精緻施工,建精品工程,不留遗憾”的建设宗旨,在施工前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契约,确保工程严格按图纸进行施工。加强施工监管工作,对每个单体工程都实行电子监控,随时掌握施工单位工作情况,保证了工程建设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