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与艺术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的90年代初。1993年,依託阜新矿业学院电教中心优势开办电视编导、电视技术专科专业;1994年改招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专科生,翌年停止招收专科生,组织申报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2002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2003年7月正式成立新闻与传播系,2010年9月撤系建院,成立传媒与艺术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
- 创办时间:1993年
- 所属地区:中国辽宁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理工
- 学校属性:省属
学院综述
传媒与艺术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的院系,现有动画和广播电视新闻学两个专业,动画专业是阜新市人民政府重点扶持的专业,是适应社会需求,发展前景广阔的使用专业。现有动画和新闻两个实训中心,主要承担全系学生的专业实验课教学和教师科研工作。动画实训中心,是中国科协声像中心资助的科普动感产品製作示範基地,下设有二维动画工作室、三维动画工作室、数字漫画工作室和定格动画工作室四个分室,基本满足了全系师生实验教学的需求。新闻实训中心设摄影摄像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和演播室三个分室;图书资料室现有图书3000余册,杂誌20余种,报纸8种。
学院资料
办学特色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与改革中,传媒与艺术学院逐渐形成了“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抓科研促教学”的办学思路和“开放办学、重在实践“的办学特色,经常邀请学界和业界的知名人士来系交流,并在省市级多家媒体单位和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有力地推动了教学科研工作的快速发展,深受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我系培养的毕业生,就业率每年均在98%以上,毕业生也多任职于各级新闻媒体。我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扎实有效、学生课余活动丰富多彩。我院学生昝莹莹2007年末在全国大学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座谈会暨首期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结业式上受到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同志的亲切接见;校园记者大赛、舞蹈大赛、实战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已经成为传媒与艺术学院的特色活动,学院承办了由中国科协声像中心、中共阜新市委、市政府主办的中国·阜新红玛瑙杯科普动漫剧本大赛,参赛选手来自全国十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挂职锻鍊、“三下乡”社会实践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广大青年学生提供了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平台,学院的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受到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精神文明办、省教育厅、团辽宁省委、省学联等单位的表彰。
师资力量
传媒与艺术学院现有专业教师26人,外聘教师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人,学院下设广播电视系和艺术系,现有广播电视新闻学和动画两个本科专业共有在校生642人。
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院一直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套用、创新能力为重点,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教学结果。不论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专业媒体,还是从企业台、站到国外各类宣传机构,不论是规模较大的动漫公司,还是发展势头强劲的文化、影视工作室,学生们都显示了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专业修养,为学院赢得了社会美誉度。
办学条件
学院现有实验教学中心一个,下设电视节目製作实验室、摄影与摄像实验室、广播节目製作实验室等三大实验实训室,有力的保障了实践教学的需要。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传媒人正秉承“诚朴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和“厚德,敏行,精艺,进取”的院训,在“太阳石”精神的引领下,努力奋进,不断创新,为探索出一条具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特色的文科艺术类专业办学之路而努力奋斗。
专业介绍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较高政治思想觉悟、广播电视新闻基本理论和较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具备新闻採访与写作、编导製作、节目主持、广告创意等基本能力,具备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现场採访报导能力以及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辑、管理等方面基本技能的複合型高级实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新闻基本原理和新闻宣传政策,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科技知识,熟悉中外广播电视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辑、摄影、摄像、录音、主持等专业知识,有较强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一门外语。
就业领域:毕业生能够在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其他新闻宣传部门,从事新闻採访、写作、报导、编排、摄製、广告创意、策划、主持、评论以及广播电视管理等工作,也可到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秘、行政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网路公司、影视製作公司、广告公司就业。
主要课程:新闻理论、大众传播学、新闻写作、电视画面编辑、电视节目策划、新闻採访、新闻评论、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摄影、电视摄像、套用广播学、广告创意与策划、网路新闻传播、计算机三维动画、非线性编辑、电视编导等。
动画专业
本专业根据迅速发展的动漫产业对动漫人才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系统动画设计理论知识,以及动画製作等专业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动画发展的历程,并具有较高素质的套用型高级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了解党和政府关于动漫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了解国内外动画事业的发展动态。掌握动画设计与製作等业务知识与技能;具有计算机套用和网路套用能力,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一门外语。
就业领域:毕业生能够在影视製作公司、动漫企业、广告公司、新闻媒体等行业从事动漫画绘製、计算机动画製作、剧本创作、动画创意以及动画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到网路公司、各级出版社就业。
主要课程:绘画基础训练、动画艺术专业概论、动画概论、计算机动画基础、中外电影史、户外写生、3D-MAX动画、3D动画—Maya、Flash/Director製作、视听语言、动画造型设计、电影技术概论、动画剧作、摄影摄像技术、动画场景设计、动作设计、动画艺术鉴赏、漫画製作、动画大师研究等。
学校文化
院训
院训:厚德、敏行、精艺、进取
院训释义:
厚德
《易经》有坤卦,其《大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人生要像天那样高大刚毅而自强不息,要像地那样厚重广阔而厚德载物。亦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
敏行
语出《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少说多做,也是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应遵循的準则。要善于把思想化为行动,切忌空想,说空话,说大话……紧跟时代发展,面向社会,我们应该“敏于行”,勇于实践,积极实践。
精艺
《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不论做什幺事情,只有把全部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的高峰。
进取
《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倾心努力向前,立志有所作为。
院徽

院徽释义:
院徽以水纹、声波、荷花作为设计元素
古语有云: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水纹在经历了数千年的完善沉澱后,也早已成为民族图腾式的符号。院徽设计中,将传统的水纹重新梳理变形,保留了原有的视觉特点,同时融入了时代设计感,不仅凸显了院训中厚德与精艺内涵,同时也精準的传达了学院的系设架构。
声波代表着传播,经过世人的认知与提炼,声波的视觉符号已成为世界通用的万能文字。院徽设计中,採取了借用的手法,将拥有与水纹同样视觉特点的声波符号反转结合,构成了“精緻和谐、大气开放”的视觉主体。
水纹与声波层叠交错,巧妙的勾画出一朵含苞欲放的荷花图案。
荷花在传统文化中不仅是和谐、合作、团结之意,同时也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般君子品格的代表,凸显了院训中对师生要有君子般敏行进取的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