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设备与编程(第2版)》是由杨仲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该教材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套用专业教材,也可作为相关行业岗位培训教材或自学用书。
该教材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数控设备的基本知识、数控加工设备的典型机械结构、数控加工程式编制的基本知识、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的编程与操作、数控电火花加工设备的编程与操作、自动编程、数控仿真加工以及数控加工设备的套用与维护。
基本介绍
- 书名:数控设备与编程(第2版)
- 作者:杨仲冈
- ISBN:978-7-04-026019-9
- 类别: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 页数:236页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07-10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面字数:350千字
成书过程
随着数控技术的普及与专业教育的深入改革,原书中部分内容已跟不上教学形势的需求。为此,原编写人员在听取同行意见的基础上对该书作了修订。该教材是以教育部颁布的数控技术套用专业的基本要求、有关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规範和中级技术工人等级考核标準为基础进行编写的。
该教材是坚持以能力为本位,培养智慧型型操作人员为原则,以普及与实用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国内大部分地区数控加工的实际情况和人才需求进行修订的。主要修改如下:
1.在修订中突出了数控车削与数控铣削教学的内容和实例,而将要求相对较高的加工中心归入数控铣削中仅作一般介绍。
2.考虑一些学校的实训条件有限,但随着计算机普及和套用软体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实训。为此在修订时,增加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可了解该软体的功能和用法。
3.随着编程软体的不断开发,在该次修订中收入了一些较新的常用编程软体。
4.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修订中将原结构複杂的装配图改为更为直观的三维图,便于学生直观了解工具机的典型机构。同时减少了不实用的理论教学内容,特别是编程中繁琐的数学运算。
5.在附录中增添了一些新的更为实用的表格,供学生参考。
6.鑒于工业机器人与数控工具机关联不大,为了减少教材的篇幅,这次修订时作了删减。
参加该书编写的有杨仲冈(第一、三、九章)、胡荣全(第二、七章)、倪厚滨(第四、六、八章)、严建红(第五章)。全书由杨仲冈担任主编。
1.在修订中突出了数控车削与数控铣削教学的内容和实例,而将要求相对较高的加工中心归入数控铣削中仅作一般介绍。
2.考虑一些学校的实训条件有限,但随着计算机普及和套用软体的发展,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模拟实训。为此在修订时,增加了计算机仿真技术的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学习可了解该软体的功能和用法。
3.随着编程软体的不断开发,在该次修订中收入了一些较新的常用编程软体。
4.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修订中将原结构複杂的装配图改为更为直观的三维图,便于学生直观了解工具机的典型机构。同时减少了不实用的理论教学内容,特别是编程中繁琐的数学运算。
5.在附录中增添了一些新的更为实用的表格,供学生参考。
6.鑒于工业机器人与数控工具机关联不大,为了减少教材的篇幅,这次修订时作了删减。
参加该书编写的有杨仲冈(第一、三、九章)、胡荣全(第二、七章)、倪厚滨(第四、六、八章)、严建红(第五章)。全书由杨仲冈担任主编。
2009年7月,该书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数控设备与编程(第2版)》共九章,主要内容包括数控设备的基本知识、数控加工设备的典型机械结构、数控加工程式编制的基本知识、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数控铣床的编程与操作、数控电火花加工设备的编程与操作、自动编程、数控仿真加工以及数控加工设备的套用与维护。此外,书末还有四个附录。
教材目录
前辅文 | 第五章 数控铣床的编程与操作 |
第一章 数控设备的基本知识 | 第一节 数控铣床的主要功能及参数 |
第一节 概述 | 一、数控铣床的加工特点 |
一、数控技术与数控设备 | 二、数控铣床的组成和主要参数 |
二、数控设备的特点 | 第二节 数控铣床加工程式的编制 |
第二节 数控设备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 一、数控铣床编程基础 |
一、数控设备的组成 | 二、常用编程指令 |
二、数控设备的主要装置及其功能 | 三、刀具补偿功能 |
第三节 数控加工设备的分类 | 四、孔加工固定循环 |
一、按工艺用途分类 | 五、编程时的工艺处理 |
二、按控制运动的方式分类 | 六、数控铣床编程实例 |
三、按伺服系统的类型分类 | 第三节 数控铣床的操作与维护 |
四、按控制坐标轴数分类 | 一、数控铣床操作面板介绍 |
五、按数控装置的功能水平分类 | 二、零件的安装 |
複习思考题 | 三、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 |
第二章 数控加工设备的典型机械结构 | 四、运算元控铣床的注意事项 |
第一节 概述 | 五、数控铣床的预防性维护 |
第二节 数控工具机的主传动系统 | 第四节 加工中心简介 |
一、主传动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 一、加工中心的分类及功能 |
二、主传动系统的变速方法 | 二、加工中心的特点及加工範围 |
三、数控工具机的主轴部件 | 三、加工中心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数控工具机的进给传动系统 | 四、加工中心的编程功能 |
一、进给传动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 複习思考题 |
二、滚珠丝槓螺母副 | 第六章 数控电火花加工设备的编程与操作 |
三、无间隙齿轮传动副 | 第一节 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具机 |
四、导轨 | 一、电火花线切割的加工原理与特点 |
五、工作檯 | 二、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具机的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 |
第四节 自动换刀装置 | 三、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具机的主要装置 |
一、刀架式自动换刀装置 | 四、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工具机加工程式的编制 |
二、刀库式自动换刀装置 | 五、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的操作要点 |
第五节 排屑装置 | 六、数控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实例 |
一、排屑装置的作用 | 第二节 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工具机 |
二、排屑装置的结构形式 | 一、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的原理与特点 |
複习思考题 | 二、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工具机的组成及主要技术参数 |
第三章 数控加工程式编制的基本知识 | 三、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工具机的主要部件与装置 |
第一节 程式编制的基本内容与方法 | 四、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的操作要点 |
一、程式编制的基本内容 | 五、数控电火花成形加工编程实例 |
二、程式编制的方法 | 複习思考题 |
第二节 程式编制中常用的术语 | 第七章 自动编程 |
一、程式编制中的坐标系 | 第一节 自动编程概述 |
二、编程参考点 | 一、自动编程的基本原理及工作过程 |
三、编程方式(绝对坐标与增量坐标) | 二、自动编程方法 |
四、加工程式的结构与格式 | 三、自动编程的主要特点 |
五、最小输入增量与最小指令增量 | 第二节 Mastercam 9软体介绍 |
六、插补功能 | 一、概述 |
第三节 编程时常用的工艺指令 | 二、CAD技术的套用 |
一、準备功能G指令 | 三、CAM技术的套用 |
二、辅助功能M指令 | 複习思考题 |
三、其他功能指令 | 第八章 数控仿真加工 |
第四节 编製程序时的工艺处理 | 第一节 数控仿真加工软体简介 |
一、加工零件的工艺分析 | 一、数控仿真加工软体的启动 |
二、刀位点?对刀点与换刀点的确定 | 二、数控仿真加工软体的操作面板及功能 |
三、加工路线的确定 | 第二节 数控仿真加工软体套用实例 |
四、刀具和切削用量的选择 | 一、数控车床仿真加工 |
第五节 程式编制中的数值计算 | 二、数控铣床仿真加工 |
一、零件几何元素基点坐标的计算 | 複习思考题 |
二、非圆曲线节点的确定 | 第九章 数控加工设备的套用与维护 |
複习思考题 | 第一节 数控加工设备的安装?调试与验收 |
第四章 数控车床的编程与操作 | 一、设备的安装 |
第一节 数控车床的主要功能与参数 | 二、设备的开机调试 |
一、数控车床的加工特点 | 三、设备验收 |
二、数控车床的组成及主要参数 | 第二节 数控加工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
第二节 数控车床加工程式的编制 | 一、设备的使用要求 |
一、数控车床的编程基础 | 二、设备的维护 |
二、端面与外圆加工程式的编制 | 第三节 数控加工设备故障的简易诊断与处理 |
三、圆弧面加工程式的编制 | 一、故障与可靠性 |
四、孔加工程式的编制 | 二、故障诊断与处理的基本方法 |
五、螺纹加工程式的编制 | 三、常见故障及处理 |
六、固定循环加工程式的编制 | 複习思考题 |
七、刀具补偿功能 | 附录 |
第三节 数控车床的基本操作 | 附录一 G功能代码表 |
一、操作面板简介 | 附录二 辅助功能M代码表 |
二、对刀 | 附录三 数控加工常用切削用量表 |
三、车床操作要点 | 附录四 常用数控技术名词中英文对照 |
第四节 车削加工编程实例 | 参考文献 |
複习思考题 |
注:目录排版顺序为从左列至右列。
教学资源
- 课程资源
《数控设备与编程(第2版)》配有Abook数字课程。此外,还配有教学课件。
数字课程名称 | 出版社 | 出版时间 | 内容提供者 |
---|---|---|---|
“数控设备与编程(第2版)(数控技术套用专业)”数字课程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 | 2008年6月 | 杨仲冈 |
教材特色
该教材的编写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符合数控技术套用专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的要求。
主要有以下特点:
1.针对岗位目标的需求,在教材中加强了数控设备操作与保养方面的内容。
2.教材中以铣削加工编程与加工中心操作为重点,同时还增加了数控电火花线切割与电火花成形加工工具机的编程与操作的内容。
3.教材中选用中国国内较为先进且普遍套用的数控设备为典型实例,并配有来自生产现场的实例分析。
4.对美国CNC软体公司的Mastercam 8软体的使用方法进行了介绍。
5.突出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教材中选用的图表直观形象,便于教学。
6.教材中各章均附有複习思考题,书末常用数控技术名词中英文对照等附录。
作者简介
杨仲冈:上海市轻工业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