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传动装置(把动力装置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的中间设备)

(2020-05-17 10:29:49) 百科综合
传动装置(把动力装置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的中间设备)

传动装置(把动力装置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的中间设备)

传动装置(Transmission device)把动力装置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等的中间设备。传动系统的基本功用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汽车的驱动车轮,产生驱动力,使汽车能在一定速度上行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传动装置
  • 功能:将原动机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作机构
  • 分类:机械传动、液力传动、液压传动等
  • 其他分类:机械式、液力机械式、静液式

结构

传动装置:是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作机构的中间装置。.
对于前置后驱的汽车来说,发动机发出的转矩依次经过离合器、变速箱、万向节、传动轴、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传给后车轮,所以后轮又称为驱动轮。驱动轮得到转矩便给地面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并因此而使地面对驱动轮产生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这个反作用力就是汽车的驱动力。汽车的前轮与传动系一般没有动力上的直接联繫,因此称为从动轮。
传动系统的组成和布置形式是随发动机的类型、安装位置,以及汽车用途的不同而变化的。例如,越野车多採用四轮驱动,则在它的传动系中就增加了分动器等总成。而对于前置前驱的车辆,它的传动系中就没有传动轴等装置。

分类

基本分类
机械式传动系常见布置型式主要与发动机的位置及汽车的驱动型式有关。可分为:
1.前置后驱—FR:即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
这是一种传统的布置型式。国内外的大多数货车、部分轿车和部分客车都採用这种型式。
2.后置后驱—RR:即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
在大型客车上多採用这种布置型式,少量微型、轻型轿车也採用这种型式。发动机后置,使前轴不易过载,并能更充分地利用车箱面积,还可有效地降低车身地板的高度或充分利用汽车中部地板下的空间安置行李,也有利于减轻发动机的高温和噪声对驾驶员的影响。缺点是发动机散热条件差,行驶中的某些故障不易被驾驶员察觉。远距离操纵也使操纵机构变得複杂、维修调整不便。但由于优点较为突出,在大型客车上套用越来越多。
3.前置前驱—FF: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
这种型式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散热条件好。但上坡时汽车质量后移,使前驱动轮的附着质量减小,驱动轮易打滑;下坡制动时则由于汽车质量前移,前轮负荷过重,高速时易发生翻车现象。大多数轿车採取这种布置型式。
4.越野汽车的传动系
越野汽车一般为全轮驱动,发动机前置,在变速箱后装有分动器将动力传递到全部车轮上。轻型越野汽车普遍採用4×4驱动型式,中型越野汽车採用4×4或6×6驱动型式;重型越野汽车一般採用6×6或8×8驱动型式。
汽车传动系统的维护
汽车传动系统包括变速箱、传动轴、减速器和半轴等重要部件。传动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把发动机的动力传输给驱动轮,因此它直接关係到汽车能否安全地行驶。一旦传动系统发生故障,就会导致车辆抛锚在半路。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维护:
1.及时检查变速箱的油质和油位,看情况更换或者添加,传动轴也要及时加注润滑油;
2.检查防尘套是否损坏并及时更换;
3.检查万向结是否鬆动,并注意更换;
4.同时也要检查减速器的油质和油位,适情添加或者更换,并保证其处于密封状态,防止其出现漏油的现象。

功用

汽车传动系的基本功能就是将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传给驱动车轮。它的首要任务就是与汽车发动机协同工作,以保证汽车能在不同使用条件下正常行驶,并具有良好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为此,汽车传动系都具备以下的功能:

减速和变速

我们知道,只有当作用在驱动轮上的牵引力足以克服外界对汽车的阻力时,汽车才能起步和正常行驶。由实验得知,即使汽车在平直得沥青路面上以低速匀速行驶,也需要克服数值约相当于1.5%汽车总重力得滚动阻力。以东风EQ1090E型汽车为例,该车满载总质量为9290kg(总重力为91135N),其最小滚动阻力约为1367N。若要求满载汽车能在坡度为30%的道路上匀速上坡行驶,则所要克服的上坡阻力即达2734N。东风EQ1090E型汽车的6100Q-1发动机所能产生的最大扭距为353Nm(1200-1400rpm)。假设将这以扭距直接如数传给驱动轮,则驱动轮可能得到的牵引力仅为784N。显然,在此情况下,汽车不仅不能爬坡,即使在平直的良好路面上也不可能匀速行驶。
另一方面,6100Q-1发动机在发出最大功率99.3kW时的曲轴转速为3000rpm。假如将发动机与驱动轮直接连线,则对应这一曲轴转速的汽车速度将达510km/h。这样高的车速既不实用,也不可能实现(因为相应的牵引力太小,汽车根本无法启动)。

减速作用

为解决这些矛盾,必须使传动系具有减速增距作用(简称减速作用),亦即使驱动轮的转速降低为发动机转速的若干分之一,相应地驱动轮所得到的扭距则增大到发动机扭距的若干倍。
汽车的使用条件,诸如汽车的实际装载量、道路坡度、路面状况,以及道路宽度和曲率、交通情况所允许的车速等等,都在很大範围内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汽车牵引力和速度也有相当大的变化範围。对活塞式内燃机来说,在其整个转速範围内,扭距的变化範围不大,而功率的及燃油消耗率的变化却很大,因而保证发动机功率较大而燃油消耗率较低的曲轴转速範围,即有利转速範围很窄。为了使发动机能保持在翻译公司有利转速範围内工作,而汽车牵引力和速度有能在足够大的範围内变化,应当使传动系传动比(所谓传动比就是驱动轮扭距与发动机扭距之比以及发动机转速与驱动轮转速之比)能在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变化,即传动系应起变速作用。

差速作用

当汽车转弯行驶时,左右车轮在同一时间内滚过的距离不同,如果两侧驱动轮仅用以根刚性轴驱动,则二者角速度必然相同,因而在汽车转弯时必然产生车轮相对于地面滑动的现象。这将使转向困难,汽车的动力消耗增加,传动系内某些零件和轮胎加速磨损。所以,我们需要在驱动桥内装置具有差速作用的部件——差速器,使左右两驱动轮可以以不同的角速度旋转。
传动装置(把动力装置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的中间设备)

安全防护措施

工具机上常见的传动机构有齿轮啮合机构、皮带传动机构、联轴器等。在齿轮传动机构中,两轮开始啮合的地方最危险。 在皮带传动机构, 皮带开始进入皮带轮的部位最危险。
联轴器上裸露的突出部分有可能钩住工人衣服等,给工人造成伤害。为了保护机构设备的安全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所採取的安全 技术措施一般可分为直接、间接和指导性三类。
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是在设计 机器时,考虑消除机器本身的不安全因素;间接安全技术措施是在机械设备 上採用和安装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克服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安全因素;指 导性安全措施是制定机器安装、使用、维修的安全规程及设定标誌,以提示或指导操作程式,从而保证作业安全。
1、齿轮传动的安全防护 齿轮传动装置必须装置全封闭型的防护装置。齿轮传动机构没有防护罩不得使用。防护装置的材料可用钢板或铸造箱体,必须坚固牢靠,保证在机 器运行过程中不发生振动。同时应便于开启,便用机器的维护保养,即要求 能方便地打开和关闭。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防护罩内壁应涂成红色,最好 装电气联锁,使防护罩在开启的情况下机器停止运转。另外,上海铤和建议大家机械设备防护罩壳体本 身不应有尖角和锐利部分。
2、皮带传动的安全防护 由于皮带摩擦后易产生静电放电现象,故不适用于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场所。 皮带传动机构的危险部分是皮带接头处、皮带进入皮带轮的地方。皮带传动装置的防护罩可採用金属骨架的防护网,与皮带的距离不应小 于 50mm,一般传动机构离地面 2m 以下,应设防护罩。但在下列3 种情况 下,即使在 2m以上也应加以防护:皮带轮中心距之间的距离在 3m 以上;皮 频宽度在 15cm 以上;皮带迴转速度在 9m/min 以上。 皮带的接头必须牢固可靠。
3、联轴器的安全防护 对联轴器的安全要求是没有突出的部分,即採用安全联轴器。但这样还没有彻底排除隐患,根本的办法是加防护罩,最常见的是“”型防防罩。 轴上的键及固定螺钉必须加以防护,螺钉一般应採用沉头螺钉。

传动装置设计

一般工作机器通常由原动机、传动装置和工作装置三个基本部分组成。传动装置传送原动机的动力、变换其运动,以实现工作装置预定的工作要求,它是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
传动装置的设计方案通常由以下运动表示。它直观的反映了工作机、传动装置和原动机三者间的运动和力的传第关係。如下即为带式运输机运动简图:
  1. 电动机
  2. 联轴器
  3. 直齿圆柱齿轮传动
  4.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
  5. 捲筒
  6. 运输带
传动装置(把动力装置的动力传递给工作机构的中间设备)

选择原则

    传动装置首先应满足工作机可靠。此外,还应该结构简单,尺寸紧凑、成本低,效率高和易维护等。同时要满足上述要求是困难的,因此,应该根据具体要求,选用具体方案。
    分析和选择传动机构的类型及其组合是拟定传动方案的重要一环,这时应综合考虑工作装置载荷、运动以及机器的其他要求,再结合各种传动机构的特点适用範围,加以分析比较,合理选择。
    传动装置中广泛採用减速器。
    1. 传动装置中广泛採用减速器。
    2. 传动装置的布局应使结构紧凄、匀称,强度和刚度好.并适合车间布置情况和工人操作,便于装拆和维修。
    3. 在传动装置总体设计中,必须注意防止因过载或操作疏忽而造成机器损坏和人员工伤,可视具体情况在传动系统的某一环节加设安全保险装置。
    4. 在一台机器中可能有几个彼此之间必须严格协调运动的工作构件。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