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2013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2020-03-21 18:17:03) 百科综合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2013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是2013年7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李青禄、关玉琴。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
作者:李青禄、关玉琴 主编
出版日期:2013年7月 书号:978-7-122-16815-3
开本:16K 787×1092 1/16 装帧:平 版次:1版1次 页数:134页
本书以一级减速器为设计题目,介绍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为后续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奠定基础。
本书可供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等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时使用,也可以供相关教师、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参考书。
目录
第1章课程设计概述
1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目的及基本要求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内容及任务
121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22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
1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131课程设计的步骤
132课程设计的注意事项
1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及成绩评定标準
141课程设计的题目
142成绩评定标準
第2章传动装置的总体设计
21传动方案的选择
22电动机的选择
221选择电动机的类型和结构形式
222确定电动机的功率
223确定电动机的转速
224确定电动机的型号
23总传动比的计算与分配
231总传动比的计算
232传动比的分配
24计算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
241计算各轴转速
242计算各轴输入功率
243计算各轴转矩
第3章减速器传动零件的设计
31带及带轮设计
311V带的设计
312带轮设计
313设计V带时注意事项
314V带传动设计步骤
32齿轮传动设计
321设计齿轮时注意事项
322设计步骤
33轴的设计
331轴设计时注意事项
332轴设计步骤
34其他传动零件的选择与校核
341联轴器的选择与校核
342键的选择与校核
343轴承的选择与校核
第4章减速器结构设计
41减速器箱体设计
411箱体的材料
412箱体的结构
413箱体的结构尺寸
414确定减速器各传动件之间的位置
415箱体结构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42减速器箱体附属档案设计
421窥视孔和视孔盖
422通气孔
423放油螺塞
424油标
425定位销
426起盖螺钉
427起吊装置
428轴承端盖
第5章减速器装配图的设计与绘製
51减速器装配图的设计
511减速器装配图设计的準备工作
512初绘减速器装配草图
513减速器装配草图的检查和修正
52减速器装配图的绘製
521标注尺寸
522编写技术要求
523编制减速器的技术特性
524编写零部件编号
525编制零件明细表和标题栏
526检查装配图
第6章零件工作图的设计与绘製
61零件工作图的设计要点
611视图及比例尺的选择
612合理标注尺寸、公差及表面粗糙度
613技术要求及标题栏
62轴类零件工作图的设计与绘製
621视图
622尺寸标注
623表面粗糙度
624形位公差
625技术要求
63齿轮类零件工作图的设计与绘製
631视图
632尺寸标注
633表面粗糙度
634齿坯形位公差
635啮合特性表
636技术要求
第7章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和準备答辩
71编制设计计算说明书
711设计计算说明书的内容
712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的要求
72课程设计的总结
721课程设计总结的目的
722课程设计总结的内容
723设计计算说明书的格式举例
73课程设计的答辩
731课程设计答辩的目的
732课程设计答辩的準备工作
733课程设计答辩的问题题目
第8章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实例
81设计题目及相关条件
811设计题目
812工作条件
82课程设计实例
821传动方案的选择
822选择电动机
823传动比分配
824运动参数及动力参数计算
825带传动的设计计算
826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827轴的设计计算
828滚动轴承的选择
829键连线的选择
附录机械设计常用标準和规範
附录1一般标準
附表11图纸幅面、图样比例
附表12零件图示题栏
附表13装配图示题栏及明细表
附表14标準尺寸(直径、长度、高度等)
附表15中心孔表示法
附表16中心孔的有关尺寸
附表17迴转面及砂轮越程槽
附表18零件倒圆与倒角
附表19普通螺纹退刀槽和倒角
附表110紧固件通孔及沉孔尺寸
附表111圆柱形轴伸
附表112机器轴高
附表113铸造圆角
附表114铸造斜度
附表115铸造过渡斜度
附表116铸造最小壁厚
附表117壁厚的过渡形式及尺寸
附表118壁的连线形式及尺寸
附录2极限配合与表面粗糙度
附表21标準公差
附表22优先及常用配合轴的极限偏差表
附表23优先及常用配合孔的极限偏差表
附表24基孔制优先、常用配合
附表25基轴制优先、常用配合
附表26线性尺寸的未注极限偏差数值
附表27《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方法》
附表28常用加工方法能达到的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等级
附表29圆度、圆柱度公差值
附表210直线度、平面度公差值
附表211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公差值
附表212同轴度、对称度、圆跳动、全跳动公差值
附表213位置度公差係数
附表214直线度、平面度公差等级套用
附表215圆度、圆柱度公差等级套用
附表216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公差等级套用
附表217同轴度、对称度、径向跳动公差等级套用
附表218直线度、平面度未注公差值
附表219垂直度未注公差值
附表220对称度未注公差值
附表221圆跳动未注公差值
附表222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的数值
附表223轮廓最大高度Rz的数值
附表224间距特性参数Sm、S的数值
附表225形状特性参数tp(%)的数值
附表226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及其意义
附表227表面粗糙度的代号标注示例
附表228表面粗糙度选用举例
附录3螺纹及螺纹连线
附表31普通螺纹直径与螺距
附表32梯形螺纹直径与螺距
附表33非螺纹密封的管螺纹
附表34六角头螺栓
附表35双头螺柱
附表36螺钉
附表37紧定螺钉
附表38内六角圆柱头螺钉
附表39六角螺母
附表310平垫圈
附表311标準型弹簧垫圈
附录4键连线与销连线
附表41平键和键槽剖面尺寸及键槽极限偏差
附表42半圆键的基本尺寸
附表43导向键的基本尺寸
附表44矩形化键的尺寸及公差
附表45矩形化键的位置度及对称度公差
附表46圆柱销和圆锥销
附录5密封件
附表51毡圈油封及槽
附表52O形橡胶密封圈
附表53J形无骨架橡胶油封
附表54旋转轴唇形密封圈的形式、尺寸及安装要求
附表55油沟式密封槽
附表56迷宫式密封槽
附录6润滑剂
附表61工业常用润滑油的性能和用途
附表62常用润滑脂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附录7电动机
附表71Y系列(IP44)电动机的技术数据
附表72Y系列电动机安装代号
附表73机座带底脚、端盖无凸缘(B3/B6/B7/B8/V5/V6型)电动机的安装及
外形尺寸
附表74机座带底脚、端盖有凸缘(V35/V15/V36型)电动机的安装及外形
尺寸
附录8联轴器
附表81轴孔和键槽的形式、代号及系列尺寸
附表82凸缘联轴器
附表83LT型弹性套柱销联轴器
附表84弹性柱销联轴器
附表85十字滑块联轴器
附录9滚动轴承
附表91一般轴承的基本代号对照
附表92深沟球轴承
附表93角接触球轴承
附表94圆锥滚子轴承
附表95推力球轴承
附表96向心轴承载荷的划分
附表97安装向心轴承的轴公差带代号
附表98安装向心轴承的孔公差带代号
附表99安装推力轴承的轴和孔公差带代号
附表910轴和外壳的形位公差
附表911配合面的表面粗糙度
附录10减速器装配图常见错误示例
附录11参考图例
参考文献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