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经济与社会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同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各种灾害及突发事件不断发生,严重危害了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也给国家和地区的安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极大地阻挠了经济建设的步伐;
☆ 国家对于应急系统建设以及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工作均已提上日程,并在各地设立应急管理办公室;
基本介绍
- 中文名:2011年北京国际减灾救灾装备及技术展览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北方工业公司
- 承办单位:北方国际展览有限公司
- 预计规模:10000平方米
展会概况
组织阵容:
中企创新国际会展(北京)有限公司(CEIIEC)
预计参观人数:2万人
展会概述
☆国家、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在应对各种灾害及突发事件时迫切需要配备各类应急救援装备,将灾难发生时的损失减小到最低。
☆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平时期职能有所增加,在执行“国土防卫,保证国家安全”任务同时,需要随时应对各种灾害、突发事件。
☆ 军工企业也从由的“动态保军”向“为军队抢险救灾,提供技术和器材支持”转变。
展品範围
(一)、灾害救助技术与设备:
1.救援设备:遥感设备、无人机探测系统、生命探测仪、爆破设备、救援车辆等、照明设备、热成像仪、空气呼吸器、搜救设备、救生器材、救援音视频监控系统、山地及高层建筑救援、救生装备等;
2.工程抢险:大型挖掘机、重建设备、起重、支撑设备、破拆工具、电源配电车、修理车等特种车辆等;
3. 保障设备:仓储车、指挥车、宿营车等特种车辆、应急指挥调度平台、救援应急指挥系统、排烟设备、水处理系统、各类环保使用技术等;
4. 通讯设备:卫星通信站、短波电台、移动应急通讯车、应急通讯网路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移动视频技术、卫星导航系统等;
5. 急救防疫:现场採样用品、医疗器械、灾害救助药品、医疗急救车、卫生防疫车等特种车辆、医院紧急救援服务、现场流动急救医疗技术等;
6. 森林防火、朴火装备及探测设备;
7. 地震、海啸、雪崩、火山爆发、颱风等灾害探测技术及装备;
8. 高压电线除冰设备。
(二)、救灾储备物资和公众减灾应急用品:
睡袋、帐篷、棉衣、棉被、食品、饮水、医疗急救用品、通讯、照明、取暖、自救逃生工具等。
(三)、 安全防护技术与设备:
个人防护用具、金融系统保全防範产品、消防救援器材、反恐设备、警用装备类、安全生产检测设备、安全防护技术设施设备、环保设施、交通安全设施、机械安全系统、监控系统、火灾警报系统、特种用途车辆等。
观众构成
1. 国家紧急救援以及各省市应急管理办公室,各地紧急救援机构,中央和各级救灾物资储备单位;
2. 联合国相关专门机构和在华採购专门机构;
3. 国家减灾委相关部委成员单位及其所属的省地市部门;
4. 各相关领域的遥感中心、信息中心、测绘中心、探测中心、监测中心等;
5. 交通部救助打捞局、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民政部紧急救援促进中心、中国地震应急搜救
中心、各地区应急救援基地和救援队等;
6. 石油化工、地震勘探、交通运输、矿山冶金等高危行业的大型企业和科研单位;部队、监察、
公安、安全、环保等部门;
7. 各地民间救援组织、医疗队等採买机构;
8. 各国驻中国大使馆有关官员等。
主办/支持机构
◆ 中国国际商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司 (拟)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核安全司 (拟)
◆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应急管理办公室 (拟)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拟)
◆ 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拟)
◆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 (拟)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拟)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拟)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拟)
◆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
◆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
◆ 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
◆ 国际应急管理学会 协办单位:
◆ 国家林业局森林公安局 (拟)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救助打捞局 (拟)
◆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海上搜救中心 (拟)
◆ 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
◆ 中国地震局防灾科技学院 (拟)
◆ 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 (拟)
◆ 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数字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
◆ 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 国际应急管理学会中国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