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第三版)(高职周家泽)》是2015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家泽。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基础(第三版)(高职 周家泽)
- 作者:周家泽
- ISBN:978-7-5606-3331-2
- 定价:22.95元
-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10
编辑推荐
根据国家职业教材规划,本书在内容的选择修订思路上,基本保持原第二版的基本架构,适当增减各章节的相关内容,力求做到以套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注意经典与系统性,紧密结合工程实际。全书总学时80~90左右,内容广泛,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易学宜教,同时又能反映职业发展的新情况,体现人才培养的层次性、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本书适用于近机类、非机类、电类等专业的高职高专人才对机械基础知识的补充与学习,如自动控制、数控加工、外语翻译、工商管理等专业。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适应我国迅猛发展的高职教育而编写的改革教材,书中以职业教育为特点,注意取材的套用性与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套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材料及热处理、构件的外力和平衡计算、构件的内力和强度计算、极限与配合基础、平面机构运动、平面连桿机构、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螺纹联接和键联接、轴系零件和机电一体化等。
本教材适用学时数为80~90学时,採用最新的国家标準,内容宽,便于取捨,其中带*号的章节和习题可作为选修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成教等学校电类、非机类及近机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机类相关专业的教材,还可供自学者参考。
目录
绪论 1
第1章 工程材料及热处理 3
1.1 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3
1.1.1 强度和塑性 3
1.1.2 硬度 6
1.1.3 冲击韧性 8
1.1.4 疲劳强度 9
1.2 铁碳合金相图 10
1.2.1 纯铁、铁碳合金相结构 10
1.2.2 铁碳合金相图 13
1.2.3 Fe-Fe3C相图的套用 18
1.3 钢的热处理 19
1.3.1 钢的普通热处理 20
1.3.2 钢的表面热处理 23
1.4 碳钢与合金钢 25
1.4.1 碳钢 25
1.4.2 合金钢的分类及编号 27
1.4.3 合金结构钢 28
1.4.4 合金工具钢 31
1.4.5 特殊性能钢 34
1.5 铸铁 35
*1.6 非金属及新型材料 37
1.6.1 工程塑胶 37
1.6.2 陶瓷材料 39
1.6.3 複合材料 39
1.6.4 纳米材料 40
习题1 42
第2章 构件的外力和平衡计算 43
2.1 基本概念 43
2.2 基本理论及定理 44
2.3 构件的受力图 46
2.3.1 约束及约束反作用力 46
2.3.2 受力图 48
2.4 构件的平衡计算 50
2.5 摩擦及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53
2.5.1 静滑动摩擦 54
2.5.2 动滑动摩擦 55
2.5.3 考虑摩擦时的平衡问题 55
习题2 58
第3章 构件的内力和强度计算 65
3.1 强度计算的基本概念 65
3.2 内力与截面法 66
3.2.1 截面法的概念 66
3.2.2 截面法的套用 66
3.3 桿件的内力图 70
3.4 桿件的应力及强度计算 75
3.4.1 桿件应力的概念 75
3.4.2 桿件的强度计算 76
习题3 84
第4章 极限与配合基础 88
4.1 极限的基本概念 88
4.1.1 互换性及其标準化 88
4.1.2 极限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89
4.2 配合的基本概念 92
4.2.1 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定义 92
4.2.2 配合公差 93
4.2.3 孔与轴 95
4.2.4 极限与配合套用简介 100
4.3 形位公差与表面结构简介 104
4.3.1 形位公差 104
4.3.2 表面结构要求 107
习题4 111
第5章 平面机构运动 112
5.1 机器的组成 112
5.2 运动副及机构运动简图 113
5.2.1 平面机构的运动副 113
5.2.2 机构运动简图 114
5.3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117
5.3.1 构件的自由度及其约束 117
5.3.2 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117
5.3.3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问题 118
5.3.4 平面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121
习题5 122
第6章 平面连桿机构 123
6.1 铰链四桿机构 123
6.1.1 铰链四桿机构的组成 123
6.1.2 铰链四桿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套用 123
6.1.3 铰链四桿机构有曲柄的条件 125
6.2 含有一个移动副的平面四桿机构 126
6.2.1 曲柄滑块机构 126
6.2.2 偏心轮机构 127
6.2.3 导桿机构 128
6.2.4 摇块机构和定块机构 129
6.3 平面四桿机构的工作特性 130
6.3.1 急回特性 130
6.3.2 压力角和传动角 131
6.3.3 死点位置 132
*6.4 平面四桿机构设计简介 134
6.4.1 按给定的行程速比係数设计四桿机构 134
6.4.2 按给定连桿的两个或三个位置设计四桿机构 135
习题6 136
第7章 凸轮机构和齿轮机构 138
7.1 概述 138
7.1.1 凸轮机构的组成 138
7.1.2 凸轮机构的分类 139
7.2 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 141
7.2.1 等速运动规律 142
*7.2.2 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143
7.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145
7.3.1 尖顶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145
7.3.2 对心滚子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146
7.3.3 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 147
7.3.4 凸轮机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148
7.3.5 凸轮的材料、加工及固定 150
*7.4 CAD方法在凸轮轮廓曲线设计中的套用 153
7.4.1 建立平面凸轮轮廓曲线的方程 154
7.4.2 程式运行及框图 155
7.5 齿轮机构简介 157
7.5.1 齿轮机构的特点及分类 157
7.5.2 渐开线齿轮齿廓的形成 158
7.5.3 渐开线齿轮的几何尺寸 158
7.5.4 渐开线齿轮的传动特点 161
*7.6 其他常用齿轮机构 161
7.6.1 斜齿圆柱齿轮机构 161
7.6.2 圆锥齿轮机构 165
7.7 蜗桿机构 168
7.7.1 蜗桿机构的组成和类型 168
7.7.2 蜗桿传动的特点 168
7.7.3 主要参数 169
7.7.4 蜗桿传动迴转方向的确定和几何尺寸计算 171
习题7 173
第8章 螺纹联接和键联接 175
8.1 螺纹的分类与主要参数 175
8.1.1 螺纹的分类 175
8.1.2 螺纹的主要参数 176
8.2 螺纹联接的预紧与防松 177
8.2.1 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 177
8.2.2 螺纹的预紧 179
8.2.3 螺纹的防松 179
8.2.4 螺栓组联接的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80
8.3 键联接的分类及选用 183
8.3.1 键联接的类型 183
8.3.2 键的选用 186
习题8 187
第9章 轴系零件 188
9.1 轴的分类和轴的材料 188
9.1.1 轴的分类 188
9.1.2 轴的材料 190
9.2 轴的结构设计 191
9.2.1 轴头、轴颈和轴身 191
9.2.2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与固定 192
9.2.3 轴上零件的周向固定 193
9.2.4 轴的结构工艺性 193
9.2.5 提高轴的疲劳强度的措施 194
9.2.6 轴的强度计算简介 195
9.3 滑动轴承简介 195
9.3.1 滑动轴承的套用、类型及选用 195
9.3.2 滑动轴承的结构形式 196
9.3.3 轴瓦的结构和轴承的材料 199
9.4 滚动轴承的结构、类型及代号 201
9.4.1 滚动轴承的结构和材料 201
9.4.2 滚动轴承的类型和特点 202
9.4.3 滚动轴承的代号 206
9.5 滚动轴承的选择 209
9.6 滚动轴承的组合结构设计 210
9.6.1 滚动轴承的轴向固定 210
9.6.2 滚动轴承支承的轴繫结构 213
9.6.3 滚动轴承轴向间隙及其组合位置的调整 214
9.6.4 滚动轴承的游隙和预紧 215
9.6.5 滚动轴承的配合 217
9.6.6 滚动轴承的装拆和润滑 217
习题9 218
第10章 机电一体化 220
10.1 机电一体化概述 220
10.1.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结构要素 220
10.1.2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 222
10.2 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 223
10.2.1 机电一体化对机械传动的要求 223
10.2.2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分析 224
10.2.3 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设计 225
10.3 机电一体化典型传动装置及机器 226
10.3.1 精密传动零件 226
10.3.2 谐波齿轮减速器 229
10.3.3 机电一体化的典型机器 231
10.4 工业机器人 234
10.4.1 工业机器人概述 234
10.4.2 机器人的组成 237
10.4.3 工业机器人的类型 238
10.4.4 工业机器人的套用 240
习题10 242
参考文献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