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的前身为1958年创办的湖南文艺学院,是湖南省内办学历史最长、最富盛名的高等美术学府,为教育部指定的全国八所“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养培训基地”之一。
学院具备美术学、设计学两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美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15所拥有美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院校之一。拥有美术学、设计学、课程与教学论、艺术学理论4个科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美术、艺术设计、学科教育(美术)3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开设了美术学、绘画、艺术设计学、环境设计四个本科专业。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86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3名、教授18名、副教授22名,外籍在编教师3人。聘请了26名外籍专家和18位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内专家担任客座教授。教学科研场所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拥有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汉字文化与艺术研究基地等一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级项目共8项,主持省级、厅级科研项目45项,出版专着(译着)、教材、画集27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及作品332篇(件),其中在SSCI、CSSCI期刊发表88篇(件)。美术与设计作品获得国家级奖17项,省部级奖26项。
目前,学院正秉承着“教学为本,学术立院、怀文抱质,厚德载物”的院训精神,以“大美术”为学科发展模式,树立“开放式”的办学思路,致力于建设教学、科研、创作并举,国际性、综合性、创新性兼备的,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研究教学型美术学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湖南师範大学美术学院
- 简称:湘师美院
- 创办时间:1958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艺术
- 属性:211工程
-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
- 现任校长:蒋洪新
- 知名校友:陈白一、颜家龙、曾晓浒、黄铁山、易英、朱辉、段江华
- 硕士点:6
- 博士点:1
- 主要院系:美术学系、绘画系、艺术设计系、环境设计系
- 学校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左家壠湖南师範大学美术学院
- 博士生导师:13人
- 现任院长:李少波
- 创办时间:1958年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院长 | 李少波 |
党委书记 | 许杭平 |
党委副书记 | 刘杰 |
副院长 | 陈晓华 |
副院长 | 李蒲星 |
副院长 | 刘湘东 |
师资力量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86名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3名、教授18名、副教授22名,外籍在编教师3人。聘请了26名外籍专家和18位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内专家担任客座教授。
教授
教授 | ||||
---|---|---|---|---|
C: | 陈和西 | |||
D: | 党朝阳 | 段江华 | ||
F: | 范伟 | |||
J: | 姜松荣 | 李少波 | ||
Q: | 曲湘建 | |||
L: | 刘永健 | 刘伟 | ||
S: | 孙泉 | |||
W: | 王金石 | 王健荣 | 吴尚君 | 吴卫 |
X: | 谢芳 | 肖弋 | ||
Z: | 朱训德 | 郑林生 |
副教授
副教授 | |||||
---|---|---|---|---|---|
D: | 戴永强 | ||||
F: | 冯晓阳 | ||||
H: | 胡专一 | 江波 | |||
L: | 李蒲星 | 刘湘东 | 柳泽明 | 鲁雯 | 鲁政 |
S: | 石强 | 石明祥 | |||
T: | 唐宏岳 | ||||
W: | 吴荣光 | 吴余青 | 王奋英 | ||
Y: | 颜永刚 | 杨志坚 | 易奕 | ||
Z: | 曾进 | 周功华 | 曾传兴 |
讲师
讲师 | |||||
---|---|---|---|---|---|
C: | 陈池 | 陈丹 | 陈枫 | 陈骥乐 | 陈文明 |
G: | 郭莉虹 | 黄龙 | |||
J: | 蒋新 | 蒋文 | |||
L: | 刘弋 | 刘京莎 | 刘芳 | 罗畅 | 罗葳 |
L: | 吕道建 | 李婵 | 刘寒青 | 李翀宇 | |
M: | 孟子萌 | ||||
Q: | 卿科军 | ||||
S: | 苏丰 | ||||
W: | 吴延 | 王维 | 王宙川 | 伍英鹰 | 王墨 |
T: | 谭建明 | ||||
X: | 徐纲 | 薛嘉 | |||
Y: | 叶晓兰 | 杨洋 | 易奕 | 余骏 | |
Z: | 朱娟 | 邹毅 | 周萍 | 朱政 | 赵雨 |
助教
助教 | ||
---|---|---|
C: | 陈石虎 | 仇琰 |
H: | 黄泽亮 | |
Y: | 易寻思 | |
Z: | 张泠泠 | 邹攀宇 |
导师队伍
博士生导师
中国画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朱训德、王金石、郑林生
油画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曲湘建、陈和西、党朝阳
水彩画创作与理论研究方向:刘永健
美术教育和美术史论研究方向:姜松荣、谢芳、吴卫
公共艺术研究方向:李少波、黎大志、吴尚君
硕士生导师
中国画研究方向:朱训德、王金石、郑林生、曾进、颜永刚、吴荣光、郑斌
水彩画研究方向:刘永健、刘湘东、冯晓阳、 吴灿、洪琪
油画研究方向:曲湘建、陈和西、段江华、党朝阳、杨志坚、石强、曾传兴
美术理论:李蒲星、谢芳
书法研究方向:江波
设计理论研究方向:周功华、姜松荣
动漫设计研究方向:邹毅
平面设计研究方向:李少波、吴尚君、吴余青、柳泽明
环艺设计研究方向:鲁政、范伟、朱政、易奕、刘伟、王小宝、殷崑仑、欧阳国辉
数码艺术研究方向:王健荣、鲁雯、唐宏岳
广告摄影研究方向:黎大志
雕塑创作研究方向:孙泉
环境
教学办公楼
美术楼——绘画系、美术系。
设计楼——设计系。
环艺楼——环境设计系。
专家楼——专家工作室。
艺术高地——后湖国际艺术区。
学院图书馆
设计楼209室
机房
苹果机房207,
戴尔机房203、307,
老机房308。
教学设施
拥有美术楼、设计楼、专家楼、实验楼等教学、科研场所,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设有学府图书馆、学府美术馆、艺术博物馆、艺术高地展览厅、大报告厅等艺术展览、交流、馆藏场所,拥有专业图书、期刊近10万册。拥有湖南省社科研究基地——湖南省汉字文化与艺术研究基地,湖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湖南省公共美术教育科普基地等一批实验室和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共8项,主持省级、厅级科研项目45项,出版专着(译着)、教材、画集27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及作品332篇(件),其中在SSCI、CSSCI期刊发表88篇(件)。美术与设计作品获得国家级奖17项,省部级奖26项。
院系设定
截至2014年,学院设有5个教学系,开设专业範围涵盖中国画、油画、水彩、书法、雕塑、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环境艺术设计、摄影艺术、动画、服饰设计、美术教育学等多个方向。
院系设定 | |||
---|---|---|---|
美术学系 | 视觉传达系 | 绘画系 | 环境艺术系 |
新媒体系 |
专业简介
学科分布-本科
学科门类 | 专业 | 专业方向 | 学制 |
美术学 | 中国画 油画 水彩 书画 | 四年 | |
艺术设计学 | 视传专业【视觉传达、服饰】 新媒体专业【UI设计、微电影、插画、电视包装、动画、游戏】 | 四年 | |
绘画 | 国画 油画 | 四年 | |
环境设计 | 环境艺术 园林景观 家具设计 室内设计 |
学科分布-硕士
目前已有学位学科点 | |||
层次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硕士学位 | 艺术学 教育学 | 美术学 设计学 艺术学理论 艺术硕士(美术) 课程与教学论 | 美术学科教学论 |
学科分布-博士
目前已有学位学科点 | |||
层次 | 学科门类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博士学位 | 艺术学 | 美术学 |
专业介绍
美术学
美术学是四年制师範教育类专业。主要学习美术学、美术教育和专业技法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接受艺术思维拓展和绘画专业创作以及教师教育实践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绘画创作以及绘画研究和教学的基本能力。通过专业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中西绘画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掌握绘画(国画、油画、水彩、书画)创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专业艺术创作能力、胜任美术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专业人才。
绘画系
绘画是四年制非师範专业。坚持多样化的教学方针,坚持传承和创新并举的教学理念,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通过理论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中西方传统绘画体系及现当代绘画体系,通过中西绘画专业技法的实践学习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绘画的基本材料和表现技法,掌握基础造型和色彩表现的专业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特艺术视角及鲜明的艺术语言,使学生成为绘画基础坚实同时具备绘画教学及研究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艺术设计
艺术设计学是四年制非师範专业,分设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方向。视觉传达设计涵盖图形设计、书籍设计、文字设计、视觉形象系统设计、广告设计、界面设计、包装设计等研究方向。课程教学具有国际化程度高、与产业结合紧密、注重现代设计的概念、思维、表现与本土文化精神的有机结合等特点,强调艺术、科技、文化与设计的融合。数字媒体艺术是基于网际网路等新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设计专业方向和媒体形态,是新兴的学科和专业。课程分为设计、电脑、绘画三个部分,从不同的方面充实专业课程,使教学内容更全面更丰富,拥有校级“信息可视化创新设计研究中心”。就业方向为各大网际网路公司、电视台、广告公司、文化公司、动画公司、游戏公司等机构。
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是四年制非师範专业,是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设计学的优势专业方向,已有20余年的办学历史。专业以建筑学为基础,分别支撑室内设计和景观设计两个方面。课程类型涉及美术基础、史论、技术、专业表现、项目实操五个板块,将空间设计艺术、当代科学技术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并与国内顶尖设计公司建立紧密合作。毕业生可在室内、景观、建筑、规划谘询等环境设计公司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教育或研究等工作。
学院艺术高地
湖南师範大学美术学院艺术高地,位于岳麓山下,美术学院院内,风景优美,是一个集创作、展示、交流、研究生教学为一体的艺术研究及教育平台;是湖南省艺术家的集聚地。
现已有湖南省的画家、设计师、摄影家以及艺术评论家50余位在此设有个人工作室。现有的艺术研究机构有: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发展中心、湖南省油画学会、湖南省工笔画学会、湖南省高校摄影学会、金煌装饰空间产品研发中心、Apcsite 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 United Nations 等。
发展历程
湖南师範大学美术学院,前身为1958年7月创办的湖南文艺学院,1959年更名湖南艺术学院。美术系设中国画、油画、雕塑与版画、舞台美术专业及预科班。组长为黄肇昌,副组长为聂南溪。
1961年院系调整,湖南艺术学院美术、音乐两系併入湖南师範学院成立艺术系,黄肇昌主持美术专业工作。美术专业分设中国画、油画两个专业方向,培养美术教育专业人才。湖南艺术学院的成立,改写了湖南没有高等艺术院校的历史。创业者们功不可没,是他们为新中国湖湘美术教育事业开创了道路,为三湘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工作全面瘫痪。校园生活和教学秩序异变,教学设施遭到人为破坏,石膏像全部被砸毁,有些教师受到迫害。1967年,艺术系所有干部、教师转移到湖南师範学院平江分院,与体育系教职工组成“体艺连”,进行为期10个月的农村劳动。
1970年,学校恢复招生,教学秩序逐步恢复。儘管社会政治气候依然严峻,教学环境和条件也极其艰苦,但通过教师们的努力工作,仍然取得了一些教学成绩,为社会输送了急需的艺术人才,为美术教育事业和美术创作队伍的建设作出了一定的历史性贡献。
这一时期,在文艺思想上强调知识分子要“自觉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因此,美术教学活动经常是带领学生下农村、进工厂体验生活,进行实习写生和创作教学,形成了这一时期美术教学的内容取向和形式特徵。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政治上的拨乱反正,国家各项工作全面展开,文化教育也开始步入正规。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给湖湘大地的美术发展注入了一股新的春风,给学院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学院大胆尝试改革美术教育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在近十二年的调整探索中,先后试行过“两年制”、“三年制”、“四年制”等多种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成果显着,从77级到89级培养出一批批优异的美术专业人才。
历史进入90年代,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同时加大了教育改革的力度。美术学院顺应时代要求,抓住机遇谋发展。1990年首次招收美术课程教学论研究生,开创了美术学院研究生教育的先河,自1991年开始,明确了以本科为主体的办学模式。随后,在艺术学院领导的组织发展下,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展学科结构,在原美术系的基础上新增设艺术设计系,同时扩大了招生规模。青年教师队伍日渐成熟,成为教学的骨干力量。科研成果更见成效,美术创作频频在全国美术展览中获大奖。
2001年11月,湖南师範大学美术学院成立。当历史跨入新世纪,学院与时俱进,取得了全方位的持续发展,办学思想更加明确、教学设施更加完善、教学体系更加成熟、师资力量更加雄厚、科研成果更加丰硕。
学院乘势而上,抓住机遇谋发展。提出了“教学为本,学术立院”办学理念。进一步拓展学科结构,在原美术系和艺术设计系的基础上新增绘画系。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并于2011年成功申报艺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美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艺术学院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自此,我们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研究视觉文化、启发视觉智慧、创造视觉艺术、开拓视觉人文、将成为时代课题,这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们必将把美术学院建设为一所集人文、审美、修为、教学、创作为一体的时代美术学府。“怀文报质,厚德载物”是我们的人文理想,“教学为本,学术立院;示範三湘,影响全国”是我们的办学思想,美术学院必将成为麓山脚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地图信息
地址: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638号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