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金属切削和机械製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线,并将与之有关的工具机、刀具、夹具、工艺等有关内容进行了融合,把工具机、刀具、夹具、切削原理、加工工艺等用“机械製造工艺系统”串起来,形成知识的关联化、系统化。
本书可作为机械设计製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等机械工程类专业教材,也可供从事机械方面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基本介绍
- 书名:机械製造工程学
- 作者:郭兰申、王阳 主编
- ISBN:978-7-122-22100-1
- 页数:272页
- 出版时间:2015年1月
- 装帧:平
- 开本:16K 787×1092 1/16
- 版次:1版1次
前言
本书配合《机械製造工程学》精品课的建设,配合“国家特色专业”专业改革,笔者从中得到很多体会,取得很多经验,也产生了很多新想法。本书以金属切削和机械製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主线,并将与之有关的工具机、刀具、夹具、工艺等有关内容进行了融合,把工具机、刀具、夹具、切削原理、加工工艺等用“机械製造工艺系统”串起来,形成知识的关联化、系统化。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金属切削过程及其控制
第一节概述
一、切削运动
二、工件加工表面
三、切削用量
四、 切削层参数
五、刀具几何参数
第二节常用刀具
一、刀具分类
二、车刀
三、孔加工刀具
四、铣刀
五、拉刀
六、螺纹刀具
七、齿轮刀具
第三节 常用刀具材料
一、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二、高速钢
三、硬质合金
四、涂层材料
五、陶瓷
六、立方氮化硼
七、金刚石
第四节磨料与磨具
一、磨料
二、粒度
三、结合剂
四、硬度
五、组织
六、砂轮形状
第五节金属切削过程
一、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变形区的划分
二、切削变形程度
三、影响切屑变形的因素
四、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五、刀工接触区的变形与加工质量
六、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屑的类型及控制
第六节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和切削功率
一、切削力
二、切削功率
三、切削力的测量
四、切削力的经验公式和切削力的估算
五、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第七节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一、切削热的产生与传导
二、切削温度的测量与分布
三、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
第八节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
一、刀具磨损的形态
二、刀具磨损机理
三、刀具磨损过程
四、刀具的磨钝标準
五、刀具耐用度和刀具寿命
第九节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一、衡量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指标
二、常用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三、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措施
第十节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
一、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二、切削用量的选择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金属切削工具机简介
第一节概述
一、工具机的技术性能
二、工具机的分类
第二节工具机简介
一、 卧式车床CA6140型卧式车床简介
二、其他类工具机简介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工具机夹具设计原理
第一节概述
一、夹具的定义及功能
二、工具机夹具的组成
三、工具机夹具的分类
第二节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
一、工件在夹具上定位的概念
二、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三、常见的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
第三节定位误差
一、定位误差的概念
二、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
三、定位误差的计算
四、保证规定加工精度实现的条件
第四节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一、夹紧装置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二、夹紧力的确定
三、典型夹紧机构
四、夹紧机构的动力装置
第五节各类工具机夹具简介
一、车床夹具
二、钻床夹具
三、镗床夹具
四、铣床夹具
五、其他类型夹具
第六节工具机夹具设计步骤与方法
一、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专用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三、专用夹具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实例
第一节概述
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三、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四、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五、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与步骤
第二节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评价
一、合理标注尺寸
二、有利于达到所要求的加工质量
三、有利于减少加工劳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节制定工艺规程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定位基準的选择
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三、机械加工工序的设计
四、时间定额的估算
五、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
六、成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第四节工艺尺寸链
一、工艺尺寸链的组成
二、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公式
三、工艺尺寸链的套用
第五节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一、轴的加工工艺分析
二、圆柱齿轮的加工工艺
三、非迴转体的加工工艺分析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机械製造精度分析与控制
第一节机械加工精度
一、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
二、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第二节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
一、影响加工精度的单因素及其分析
二、加工精度的多因素综合分析
三、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实例
四、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第一节概述
一、加工表面质量的内容
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械产品使用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一、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二、影响加工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
三、影响表面波度的因素
第三节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的途径
一、精密加工与光整加工
二、表面强化工艺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机械产品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第一节概述
一、装配的概念
二、装配的组织形式
三、装配工艺系统图
四、装配精度的概念
五、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係
六、装配尺寸链
第二节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
一、互换法
二、选配法
三、修配法
四、调整法
第三节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一、制定装配工艺规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所需的原始资料
三、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第四节机械产品设计的装配工艺性评价
一、便于装配与调整
二、应有足够的装卸空间
三、减少装配时的机械加工量
四、减少机构的零件种类
五、选择合适的装配角度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
第一章金属切削过程及其控制
第一节概述
一、切削运动
二、工件加工表面
三、切削用量
四、 切削层参数
五、刀具几何参数
第二节常用刀具
一、刀具分类
二、车刀
三、孔加工刀具
四、铣刀
五、拉刀
六、螺纹刀具
七、齿轮刀具
第三节 常用刀具材料
一、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
二、高速钢
三、硬质合金
四、涂层材料
五、陶瓷
六、立方氮化硼
七、金刚石
第四节磨料与磨具
一、磨料
二、粒度
三、结合剂
四、硬度
五、组织
六、砂轮形状
第五节金属切削过程
一、切屑的形成过程及变形区的划分
二、切削变形程度
三、影响切屑变形的因素
四、积屑瘤的形成及其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五、刀工接触区的变形与加工质量
六、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屑的类型及控制
第六节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切削力和切削功率
一、切削力
二、切削功率
三、切削力的测量
四、切削力的经验公式和切削力的估算
五、影响切削力的因素
第七节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切削热和切削温度
一、切削热的产生与传导
二、切削温度的测量与分布
三、影响切削温度的主要因素
第八节刀具磨损和刀具寿命
一、刀具磨损的形态
二、刀具磨损机理
三、刀具磨损过程
四、刀具的磨钝标準
五、刀具耐用度和刀具寿命
第九节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一、衡量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指标
二、常用金属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三、改善材料切削加工性的措施
第十节切削条件的合理选择
一、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
二、切削用量的选择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金属切削工具机简介
第一节概述
一、工具机的技术性能
二、工具机的分类
第二节工具机简介
一、 卧式车床CA6140型卧式车床简介
二、其他类工具机简介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工具机夹具设计原理
第一节概述
一、夹具的定义及功能
二、工具机夹具的组成
三、工具机夹具的分类
第二节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
一、工件在夹具上定位的概念
二、工件定位的基本原理
三、常见的定位方式和定位元件
第三节定位误差
一、定位误差的概念
二、产生定位误差的原因
三、定位误差的计算
四、保证规定加工精度实现的条件
第四节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
一、夹紧装置的组成及基本要求
二、夹紧力的确定
三、典型夹紧机构
四、夹紧机构的动力装置
第五节各类工具机夹具简介
一、车床夹具
二、钻床夹具
三、镗床夹具
四、铣床夹具
五、其他类型夹具
第六节工具机夹具设计步骤与方法
一、专用夹具设计的基本要求
二、专用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
三、专用夹具设计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实例
第一节概述
一、生产过程与工艺过程
二、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组成
三、生产纲领与生产类型
四、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五、制定工艺规程的原始资料与步骤
第二节零件的结构工艺性评价
一、合理标注尺寸
二、有利于达到所要求的加工质量
三、有利于减少加工劳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节制定工艺规程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定位基準的选择
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三、机械加工工序的设计
四、时间定额的估算
五、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
六、成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第四节工艺尺寸链
一、工艺尺寸链的组成
二、工艺尺寸链的计算公式
三、工艺尺寸链的套用
第五节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
一、轴的加工工艺分析
二、圆柱齿轮的加工工艺
三、非迴转体的加工工艺分析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机械製造精度分析与控制
第一节机械加工精度
一、加工精度的基本概念
二、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
第二节加工精度的影响因素与控制方法
一、影响加工精度的单因素及其分析
二、加工精度的多因素综合分析
三、加工误差的综合分析实例
四、提高加工精度的途径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第一节概述
一、加工表面质量的内容
二、机械加工表面质量对机械产品使用性能的影响
第二节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
一、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
二、影响加工表面层物理力学性能的因素
三、影响表面波度的因素
第三节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的途径
一、精密加工与光整加工
二、表面强化工艺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机械产品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第一节概述
一、装配的概念
二、装配的组织形式
三、装配工艺系统图
四、装配精度的概念
五、装配精度与零件精度的关係
六、装配尺寸链
第二节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
一、互换法
二、选配法
三、修配法
四、调整法
第三节装配工艺规程设计
一、制定装配工艺规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二、制定装配工艺规程所需的原始资料
三、制定装配工艺规程的步骤
第四节机械产品设计的装配工艺性评价
一、便于装配与调整
二、应有足够的装卸空间
三、减少装配时的机械加工量
四、减少机构的零件种类
五、选择合适的装配角度
思考与练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