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七股盐山

(2019-08-21 23:46:56) 百科综合
七股盐山

七股盐山

七股盐山位在台南市七股区和将军区,是台湾面积最大、最晚发展的七股盐场遗蹟之ㄧ,总面积有2,700多公顷,全盛时每年产盐11万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七股盐山
  • 地理位置:台南市七股区和将军区
  •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 占地面积:2,700多公顷
  • 着名景点:台湾盐博物馆

现状

已停止晒盐生产,转型成为着名的盐业观光据点,即新南瀛八景之一“盐田晒玉”的所
在地。由于盐山如白雪耀眼,像长年堆雪的长白山,也称作“南台的长白山”,来台观光的日本人则戏称是“台湾的富士山”。最主要的盐山有两座,为盐山主峰和盐山北峰,前者是为七股盐场末代的晒盐,海拔高度为20米,约相当于七层楼高,堆储之盐约六万吨;后者来自西澳洲,为粉碎盐工厂的原料盐。
七股盐山

历史

七股的晒盐最早是在明郑时期1665年由郑成功将领陈永华出任“统领勇卫”时开始教民晒盐。在日治时期1935年分别由“台湾製盐”、“南日本盐业”两株式会社逐步闢建,台湾战后时期1971年由“台湾製盐总厂”再加以闢建而成。全盛时期面积广达2,700多公顷,每年产盐110,000吨占全台总产量十分之六。由于盐滩结晶池属于土盘构造,所以成为工业用盐的重要供应地。但是后期因生产成本偏高,无法与进口盐竞争,台塩公司于2002年5月关闭晒盐场,338年的晒盐产业从此走入历史,移转产权为国有。
七股盐场有三座盐田如下:台区盐田:位于七股区盐埕里西、北侧,为“台湾製盐株式会社”于1935年12月投资兴建,1938年4月完成,面积398甲。南盐盐田:位于七股区中寮里、顶山里及将军乡口寮地区,是“南日本盐业株式会社”于1938年6月投资兴建,1942年完成,面积1691甲。扇形盐田:为台湾战后时期台湾唯一新开发的盐田,位于台区盐田以北、将军渔港以南,由“台湾製盐总厂”(后改制为台盐实业公司)于1971年1月投资兴建,1977年6月完成,面积716公顷。
七股盐山

观光资源

台湾盐博物馆:外观仿盐山而建,是兼具传统意象与现代感设计的博物馆建筑,馆内介绍各国的盐,展场内容有:历史文物馆、动手做实验区、新产品体验区、世界各地晒製盐资讯与模型展示。馆外有传统示範盐滩,可供游客体验与学习。不沉之海:不沉之海的原理如同死海是海水密度大于人体密度,使得人体沉不下去,大约是三分之二浮在水面上,而剩余的三分之一在水里。因海水蕴藏着接近人体结构的胺基酸以及矿物质,可以促进细胞活化、养身、美容;另外有盐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能鬆弛神经、去除疲劳,有益于肤质改善。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