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宝典:275位文化大家谈养生长寿之道》是一本(唐代)孙思邈编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在2011年4月1日出版的书籍。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华养生宝典:275位文化大家谈养生长寿之道
- 页数:450页
- 出版社: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4月1日
- 开本: 16开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出版信息
从书名: 决定健康书库
瓶装:
内容简介
《中华养生宝典:275位文化大家谈养生长寿之道》内容简介:“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是顺应生命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年益寿目的的整套理论和方法。其实早在上古,就已经形成了长寿观念,《尚书·洪範》最早将“寿”列为“五福”中的第一。先秦时期,诸子名家几乎都把养生学作为其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加以研讨,观点更是五彩纷呈。奠定了中华养生学的基础。魏晋时代,各派养生论开始融合,如嵇康倡导“清虚静泰”与“呼吸吐纳”结合;葛洪主张“藉众术之共成”以“内修形神”“外攘邪恶”。六朝时期这些观念又得到了发展,到隋唐时期,养生术更是诸术合流,成果斐然,如《千金要方》所录“老子按摩法”就将导引术与按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司马承祯的“养生操”则糅合了梳发、叩齿、行气、按摩、导引诸术。到了宋元明清时期,前代养生资料得以汇集整理,涌现了更多的养生专着,新的养生术也不断地被编撰出来,中华养生学在成熟的同时也进入了繁荣时期。
这些蔚为壮观的中华养生之道,内容浩富,立论精湛,但诸多论述散载于各种古籍文献,一个人就算穷其毕生精力也难探究其渊薮。为了引导人们用科学方法实践养生、提高身体素质,以延年益寿的美好心愿,我们特地从浩若烟海的中华传统典籍中,发掘养生秘法、採撷养生精华,编写了这部《中华养生宝典》。
《中华养生宝典》从十八个方面阐释中华养生学对人体器官、机能、行为的影响和帮助。每个方面单独列为一卷。既有修身心法,又有行为约束、养生手法和药疗食谱等,具体分为:总论、养性、情志、形体与劳逸、饮食起居、房事、生育、天人、乐观与达观、雅兴、游览、按摩、吐纳、药补、食补食疗、美容、慎疾、养老。为了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中华养生宝典》选取的内容名录都準确翻译为白话文,并精心绘製了167张功法图,辅以补充和说明。最后还附录有非常实用的“古今医学常用度量衡对照表”。
自初版以来,《中华养生宝典》就广受读者欢迎,一直是养生类图书中的翘楚,成为很多读者养生实践的最方便的必备读物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中华养生宝典:275位文化大家谈养生长寿之道》作为起居指南之外,很多读者都以赤诚之心给我们建言,将他们的很多最新发现提供给我们;另外,我们延请很多在养生方面拥有心得体会的中医专家为《中华养生宝典:275位文化大家谈养生长寿之道》出谋划策,听取了他们的宝贵建议。这给我们编撰比初版更完备的新版本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了这些读者和专家的建言,新版的《中华养生宝典》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全面的提升可以说,《中华养生宝典:275位文化大家谈养生长寿之道》其实已经是另一本新书。
作者简介
作者:(唐代)孙思邈 等 编译:倪泰一
目录
2006版前言
再版说明
第一卷 总论
天地万物人最贵
四大
五福六极
名·身·货
平为福
贵生
审为
养德养生可同得
养生不妨事业
人生有四大变化
……
第二卷 养性
养性 养气 养形
治气养心
养性四要
久生之道
养性十三字诀
除习气
百病与百药
十四难
名利害人,胜于戈矛
利蔽才情
……
第三卷 情志
百病起于情
无故之乐,无故之忧
九气致病
七情之伤
心火焚和
喜与怒
喜乐与悲哀
解颐
喜气致病
喜病根源
……
第四卷 形体与劳逸
养身如治国
人体生理与保养
形体与寿夭
从面色观察健康
观色大略
六宜
六余之养
内外吟
胖瘦不同,养亦有异
修崑仑
……
第五卷 饮食·起居
饮食,活人之本
饮食男女
饮食之患,超过声色
饮食要言
调治饮食
膳食之宜
五味养五气
五味之宜
五味所伤
孔子论饮食
……
第六卷 房事
早婚不宜
结婚不宜过早过晚
不可绝欲
男女交合应有法度
戒色延年十效
舜谈接阴治气之道
房中节度
孙思邈论房中节度
八益七损
欲不可强
……
第七卷 生育
婚育者人伦之本
婚育的年龄
阴阳交畅
心在一,不在广
男贵寡慾养精,女贵平心养血
男须聚精养气
老年育子不寿
他怎样使子孙身材高大…
不孕诸因
……
第八卷 天人
天 地 人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天地以气生人
得天地之气有长短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天行有常,应之以治则吉
去害
制天命而用之
容成养生术
四时八正
……
第九卷 乐观与达观
悦其志意
自乐其身
人生三福
数种快乐
人生三乐
肉体之乐与精神之乐
安乐的关键
乐者昌强
乐观的人长寿
莫做薄福人
……
第十卷 雅兴
美使人解脱
心动就快乐
情有所寄
美育陶养性灵
艺术能陶养情感
美是人类生活的要素
情趣难得
趣味的源泉
齐斋十乐
六爱四爱
……
第十一卷 游览
游历之道
高子说游
平生三愿
看山乐
韩持国游西湖
卧游
壶丘子论游
春时幽赏
夏时幽赏
秋时幽赏
……
第十二卷 按摩·导引
按摩是养生之一法
延年却病以按摩导引为先
导引乃养生大律
导其血脉,强其筋骨
内壮
导引所宜
老子按摩法四十九势
天竺国按摩法十八势
孙思邈按摩法
延年九转法
……
第十三卷 吐纳
吐纳导引
六气
六气疗五脏疾病
六字诀
胡愔六字诀
六气歌诀
调理津液歌诀
六字诀四季却病歌
打坐
打坐要领
……
第十四卷 药补
服饵
药饵扶护,以培后天
五味补养五脏
却病的关键是补虚
温中
气血阴阳虚证的治法
滋补的利与害
对症下补
补虚重在扶胃气
补剂不可滥用
……
第十五卷 食补食疗
至补莫过馔食
食药之性须知
粳米
麵粉
大麦
花生
绿豆
黑大豆
服大豆法
赤小豆
……
第十六卷 美容
体肤识小录
令发易长方
令发不落方
香发散
髭发黑美须养气血
生眉乌须
眉发再生
乌须明目方
乌须方
……
第十七卷 慎疾
慎疾慎医
病可治,人不可治
致病有天人之分
疾病之由
嗜欲太多则疾生
与其病后勤服药,莫若病前善自防
相有病于未病,治已病于无病
病皆自取
虚证六因
重视疾病,可以防病
……
第十八卷 养老
论养老
养老之宜
养老之道
老人日常养生
养老的方法
养老大要
老人犹当节慾
人生心理历程
老人心理
老人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