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铜川药王庙

(2020-04-27 16:42:40) 百科综合
铜川药王庙

铜川药王庙

药王庙为纪念隋唐时代着名的医学家孙思邈而建,位于陕西耀县城东的药王山上。药王山又称五台山,平均海拔高度约1000米,是孙思邈的隐居之地,明代修建的药王大殿位于五台中的显化台上,是药王庙的中心。殿高22米,长57米,宽24米,坐北面南,殿内中央供奉着孙思邈的彩色塑像,像高3米,身着昏黄袍服,头戴道巾,两腿跨坐,双手搭膝,姿态和蔼可亲,色彩绚丽异常。殿前东边有碑亭一座,明隆庆六年所刻的五通碑石立于此亭内。其中习通石碑的两面刻写的是《千金宝要》 ,记载了孙思邈所着《千金方》中近千副重要药方。另一通刻写的是《海上仙方》 ,记载了药王蒐集、整理的治疗各种病症的单方、验方。碑亭东侧室内陈列着药王画像和各种版本的《千金翼方》、《备急千金要方》等着作。位于药王庙西南200米处的洗药池,为两个直径约2米,深1.5米的石窝。传为孙思邈当年洗药用的池子。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铜川药王庙
  • 纪念者:隋唐时代着名的医学家孙思邈
  • 地址:陕西耀县城东的药王山
  • 平均海拔:1000米
  • 类别:庙

人物介绍

孙思邈(541年或581年—约682年),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着名的医师与道士。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着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据新唐书载,他从小勤读书,精通百家学说,善于谈老子、庄周之道,擅长阴阳、推步,妙解数术,孙思邈从小多病,“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周围的百姓都很贫苦,很多人因为没钱治病而死去,因此他从小就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
此”。十八岁之后就“志于学医”,最后终有所成。相传,孙思邈曾经作过唐太宗的御医,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以高官厚爵与之,都被他婉拒,上元元年他称病退隐山中,唐高宗以良马赐之。
孙思邈着有《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要方》,共三十卷,二百三十二门,已接近现代临床医学的分类方法。他汲取《黄帝内经》关于脏腑的学说,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为中心的杂病分类辨治法。收集药方五千三百首。《千金翼方》是对《千金要方》的补编。《千金要方》卷首以显着地位论述了《大医精诚》与《大医习业》,把医德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强调为人治病,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还强调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孙思邈将道教内修理论和医学、卫生学相结合,把养生学也作为医疗内容。认为人若善摄生,当可免于病。只要“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体形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孙思邈还对炼丹、服食以求长生成仙的道教方术作了探索。 临终时,孙思邈遗嘱“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并遗有大量的医书,人尊其为「孙药王」。在陕西耀县药王山,有祭祀孙思邈的药王庙。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地理位置

位于建城镇东门外德胜街,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纪念历史上称为神医的鹊面建。该庙在民国之前都有不同程度的修缮,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该庙建筑为硬山顶,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有前殿、后殿、迴廊、配殿及天井。天井前后4条方形檐柱阴刻两副楹联:“妙道精微不事人间频採药,神功广大能教天上早回春”;“讽寒暑度阴阳黎庶鹹登寿域,致中和赞化育苍生恆坐春台”,笔力遒劲。墙壁上刻画各种人物、花鸟及山水画,头门两旁木雕,饰以形态各异的龙、凤、人物花鸟等物,技艺精湛。该庙为研究我国医药史,民俗史有一定价值,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庙宇介绍

药王山在南北朝时就开始建有佛教寺院,唐朝末年以来,宋、元、明、清各朝,陆续为孙思邈修建庙字,使药王
山成为寺庙林立、文物丰富的宝库。药王山海拔812米,药王大殿在北边的山腰上。从山下拾级而上,经过天门,便是雄伟壮观的大殿。大殿高22米、宽24米、长57米,依山而立,如同空中楼阁。殿门前耸立着一对铁旗桿,上面有一幅讚颂药王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的对联:“铁桿铜条耸碧霄,千年不朽;铜烧汞炼点丹药,一日回春。”大殿中央靠山,有明代孙思邈彩色塑像一尊,高3米,白脸长须,身着便服;相貌温和端庄。塑像上方,有松鹤延年雕画。塑像背后,有一岩洞,俗称药王洞。
大殿配殿内,还有扁鹊、仓公、张仲景、华陀等10位古代名医的彩色塑像,他们都是孙思邈当年研究医学时尊崇的先师。 孙思邈塑像前面有献亭,内立30多通石碑,上刻药王山的历史变迁和历代文人学士对药王的颂诗。献亭东侧还有一碑亭,其中《千金宝要》碑由四块相等石碑组成,刻于宋徽宗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碑刻分六卷,有164页,拓印后可装订成书。碑上的900多副常用药方,是宋代人郭思从《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书中选的,可称普及本。另一石碑为《海上方》,上刻卫生常识和常用验方100多副,韵文记述,便于记忆。《千金宝要》四字取自孙思邈原书用语:“人命至贵,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海上方》一名源自民间传说,相传孙思邈救过东海龙王的太子,老龙王感恩不尽,将宫中珍藏的《海上仙方》赠与孙思邈。大殿东边有一陈列室,展出历代印刷的孙思邈着作的版本,还有1985年日本出版的《千金翼方》。
耀县药王山保留有金、元、明、清诸代建筑近200间,除药王庙,还有静应庙,院中有唐代古柏一株,周长3.9米,相传为孙思邈所植。院东南有一块平地,叫检药场,相传为孙思邈在这里检晒过中药材。药王庙建筑以
金、元建筑尤为可观,特别是元殿中尚有大型元代壁画两幅,至今基本完好,为国内少见。
药王大殿东约200米左右,有一处“摩崖造像”共有8个大小不同的佛龛,有佛像43尊,据清代重修碑记载,这里的造像是由殿宇改造而成的,其中有一龛观音立像,高1.8米,姿态优美,肌肉丰润,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从作风上看,属隋代作品。另有金代和明代坐佛各一龛,其余均系唐代作品。这批造像有浮雕、有圆雕,大者高达丈余,小者不过1尺,形象生动,雕刻细腻,线条流畅,肌肉感强,表情和悦可亲,是关中渭北有名的古代石刻艺术。有被称为北魏造像之始的《魏文朗造像碑》(公元424年);有被誉为“三绝”的《姚伯多兄弟》等造像碑卜还有许多反映宗教音乐、经变,以及其他内容的碑石,为从事宗教研究、民族史研究和雕刻艺术提供了难得的史料。历代名碑等150多块,其中见诸各家金石着录的近30块。有着名的《张僧妙法师碑》(碑即《宋徽宗题椿慧龙章云篆诗碑》北宋)。这些碑石存放在药王大殿西侧的五室一廊中,号称耀县碑林。
药王山集山川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文物胜迹丰富多采,是关中渭北有名的游览胜地。1961年药王山石刻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整修的药王山,堪称古代艺术陈列馆和古代医学博物馆。

庙会

孙思邈被人尊为药圣,药王。旧日,每逢农曆二月二日,这里有庙会,前来烧香磕头的男女老少不计其数,他们
之中有献祭麵塑的,有取神水的,祈望百病脱身,健康长寿。在药王洞内,刻着全国各地药王庙的石谱,凡石谱上刻有名字的药王庙,每年二月二日之前,都要到这里取神水。“药王山‘二月二’古庙会又快到了!”在铜川的耀州、王益、印台、宜君、新区,在铜川周围的三原、富平、白水……每年一到正月下旬,人们脑子里自然就会闪现这个念头!药王山“二月二”古庙会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根深蒂固,早已经成为一个传统,一个不了的心结。
“二月二”古庙会很多地方都有,像宜君的五里镇就是,但都是取“二月二龙抬头”之意的“春季物资交流会”,“冬闲”之后的农民,要在这“交流会”上购买春耕生产以至夏忙的各种农具,交流生活、生产的各种信息……唯独只有这“药王山‘二月二’古庙会”,是一个以祈福还愿、祭拜“药王爷”为主要内容的“健康保健节”。这一天,人们不惜在人山人海中拥挤,兴致勃勃地来到药王山上给“药王爷”上个香、磕个头,献上自己蒸的花馍,是为了报告自己和家人在“药王爷”的保佑下一年四季健康平安的信息,祈求来年的四季平安;人们蜂拥而至地挤上前去在“摸摸爷”的某个部位摸上一下,再在自己的相应部位摸一摸,是为了“消灾祛病”。据说,这一天药王山北洞药王大殿前的山门(一天门),只有作为药王舅家的孝北堡的长老才能打开……这一天也是孝北堡的乡亲最有“地位”的一天,他们总是很体面地排在民祭药王爷队伍的最前面。
药王山古庙会历时已久,它到底起源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也不可枉猜,但是最早不会早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一生经历了西魏、北周、隋、唐四个朝代七个皇帝,活了141岁的药王孙思邈,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医药学家和寿星之一,他既是医药保健的理论家,也是健康长寿的实践家。他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早已经深入人心,惠及官方和民间。唐太宗李世民为他作颂:“巍巍堂堂,百代之师”;历代医家对孙思邈更是推崇备至;尤其是他“有病无类”、不为高官厚禄所动隐居在民间医病的“平民情结”,早已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立起了“心碑”。经过道教的“神化”,他也就进入了中国神仙的序列,笔者所及的名山大川,像泰山、峨眉山、崆峒山、太白山、白云山、云台山等,都有专设的“药王庙”或“药王洞”,西安有“药王洞”,铜川有“三里洞”,全国各地以至海外,到处都有药王庙。前多年就有台湾台南药王庙的主持人回来“认宗”,在药王故里孙原村朝拜药王、植纪念树……虽说药王庙到处都有,但是作为药王故里和他晚年的隐居地,铜川的药王故 里和“药王山”,却是中国唯一。应当说,在铜川的历史文化名人中,只有药王孙思邈才是最具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的本土名人。在铜川这块土地上,有中国历史上的长寿之星彭祖——民间传说他“活了八百岁,取了十二个老婆”,他的墓就在宜君彭村;有活了141岁的药王孙思邈。现在,铜川百岁老人更是不少见,宜君有位百岁老人还能包饺子、养花、餵鸡,乾各种家务活儿;王益区有一位世纪老人,前几年还能自己洗衣,今年已是104岁了……从这个意义上讲,说铜川是一个“养生保健之城”,一点也不过分。
铜川药王山——“中国药王第一山”,它拥有“养生保健名山”这一中国垄断性的资源。因此,在药王山举办专题纪念药王的“二月二”古庙会,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笔者曾见过民国时拍的药王山“二月二”古庙会的照片——整个“通元桥”广场人头攒动,看戏的人,已经满噹噹挤上了北洞的山坡,那热闹劲儿,绝不亚于现在!药王山因为出了名,所以出生于三原的中国现代书法大家于右任先生就曾在这里小住,他的“于体”标準草书,就浸润着药王山“石窟艺术宝库”的辉光。中国当代的大家田汉、贺敬之等,都在药王山留下了佳句……

看丹和药王庙

看丹村位于丰台区南部,东临马场,西临榆树庄村,北靠西道口,南近杨村庄,看丹昔日曾是一个小有名气的村
落,明代《宛署杂记》中,称该地为“看滩”,同时记载:“卢沟河入宛平县境,出卢沟桥下,东南至看丹口,沖流散漫,分为二派……”由此可见,这里当年曾是河滩地。
看丹村的出名和村东口的药王庙有关,传说,唐代药王孙思邈曾来此行医治病,炼丹製药,人们故修庙以示纪念。据庙内的碑文记载,该庙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及民国期间重修,当时因“殿宇不整,有甚忧心,”由京都各方人士集资进行重修。重修后的药王庙,规模并不大,“东西进深只有16丈,宽4丈6尺6寸”,“南北山门面阔10丈,后界南北进深仅8丈,南北宽7丈5尺”。
药王庙内设药王殿,供奉药王孙思邈的造像、三皇殿中供奉伏羲、黄帝轩辕氏和炎帝神农氏。此外还有娘娘殿及配殿、普济殿三间,南北配殿、神库等。山门内有参天的古树,在药王殿山墙两处镶嵌着《重修药王庙碑文》和京都各界香客修庙捐款名单。
药王庙最为出名的当属每年农曆四月二十八的庙会,相传这天为药王孙思邈的生日,看丹庙会在此开庙三
天。庙会期间,大街两侧摊棚店铺鳞次栉比,四乡八村游人络绎不绝,人们除购买日常用品外,还可以尝到各种风味小吃,除此之外,庙会还有各种文娱活动。
此时的药王庙香菸缭绕,气氛庄严,不少人来看丹庙会不是为了赶集,而是要到药王殿神像前,上几炷香,祈求太平,还有人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庙中当“跳墙和尚”以侍奉药王爷,另外,还有很多的妇女,到庙内娘娘殿祈求早生贵子。
看丹药王庙会历经沧桑,一直沿袭到解放初期,上世纪60年代初停办,庙宇遭到破坏。一停就是40多年,直到2001年,丰台区政府又初步修复了看丹药王庙,重修了药王殿、三皇殿及部分配殿,并于同年办了全新的看丹药王庙庙会。

景区交通

乘西安-铜川(耀县)的班车(火车站、城东客运站发车)至耀县,再由耀县县城搭乘计程车、机动三轮车前往(5元/人)。
自驾车沿西铜一级公路耀县出口下(行程96千米,过桥费20元),向东再行驶3千米。
门票:15元,20元(旺季)
地址:陕西耀县城东1.5公里处。
最佳旅游时间:西安地处黄河流域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北临渭河,属于暖温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区,四季
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3℃。
除了较寒冷的冬季外,其它时间都比较适合旅游。
开放时间:08:00~18:00
餐饮: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品尝西安的风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乐事,无论是一直被西安人钟爱的羊肉泡馍,还是名扬海内外的“西安饺子宴”,都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此外还有梆梆面、柿麵糊塌、凉皮、炒粉鱼、锅盔、千层油酥饼等特色小吃。
在西安城内经营羊肉泡馍的餐馆很多,几乎每一条大街上都会有几家专门的羊肉泡馍馆,其中最有名的无疑要算老孙家羊肉泡馍了,此外,同盛祥牛羊肉泡馍馆、陕西太子楼御膳馆有限公司、西关牛羊肉泡馍馆、春发生泡馍馆等也久有盛名。
首创“西安饺子宴”的是西安餐饮行业中唯一的国家二级企业——西安解放路饺子馆,此外,天津饺子馆、德髮长饺子馆、永新饺子馆等几家餐馆也各具特色。
在西安品尝小吃除可在南稍门、东新街的夜市外,还可以去鼓楼后的小吃街。鼓楼的街道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各种知名的西安小吃应有尽有,很有特色,但是切记适可而止,不要吃坏肚子。
住宿:西安是一个国际性的旅游城市,每年都有大量的中外游客前来游览参观,市内有各种不同档次的饭店和宾馆,住宿十分方便。在西安市火车站及汽车站附近,就有不少的宾馆可供普通游客住宿,虽然不是很豪华,但也乾净舒适,而且价格不贵,一般都在百元以下。市内还有很多的旅游定点饭店,套间和标準间客房内一般有卫生间、电话、和电视。普通标準间客房价通常100元至200元不等,淡旺季价格有所浮动,大部分饭店可为住店客人代订飞机票、火车票,非常方便。
交通:从西安乘火车或汽车,耀县站下车,乘18路公车即到。
小贴士:公车
西安公车中,以数字1、2、6打头的车是普通公车,上车1元;以5、7打头的是中巴,前三站5角,以后每四站加5角。市内有610旅游专线车,以火车站为起点,经过北新街、革命公园、钟楼、鼓楼、广济街、朱雀门、小雁塔、南稍门、大兴善寺、陕西历史博物馆、大雁塔、秦王宫等地,票价在1-2元之间,且都在景点正门下车,大大方便了游人。
去兵马俑,华清池一线,可在火车站乘306/307路,价格便宜,速度较快,车次多,最好别上那些一日几游的车,会拉你到一些人造景点和购物点,不仅时间太受限制,而且斩客厉害。去华山可在汽车东站乘中巴,单程20元(依维柯),车程1.5小时。
计程车
西安市计程车车色为绿色,收费低廉。桑塔纳起步价6元,3公里后为1.6元/公里;其他车型起步费均为6元,3公里后1.4元/公里。市区有乘车点标识。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