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学院外国语学院起源于外语教学部,2000年设立英语专业并成立直属外语系,2011年8月更名为外国语学院。学院开设有英语和日语两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生600多名。
学院共有76名教职员工,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8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 %;硕士研究生及其以上学历者达到90%以上,博士研究生(包括在读)10人;学院还常年聘请4-6名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外籍专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上海电力学院外国语学院
- 所属院校:上海电力学院
- 成立时间:2011年8月
- 属性:二级学院
学院简介
学院始终将人才培养、学科研究和社会服务作为工作主旋律,已先后为社会培养1000余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历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5%,毕业生活跃在外事、商务、教学、管理、旅游、工程等各个行业。学院教师还承担全校研究生、本科生、中外合作办学、函授、夜大学等公共外语教学任务。
学院设有外国文学、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团队,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并完成省市级科研、教研项目28项,其中1项获上海市教学成果三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近50%刊于包括CSSCI期刊在内的核心期刊,出版学术专着、译着10部,编写专业教材和辅助书籍等19套50余册。
学院严格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日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加强专业建设,同时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服务面向,增加电力能源特色,开设具有电力能源行业背景知识的相关课程。《笔译》、《高级英语》和《口译》为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电力英语》为上海市精品课程。2009年还获得上海市第四期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2012年通过验收。
学院具有先进的教学硬体设施,配备有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同声传译语言实验室以及语音教室,同时拥有自己的专业外文图书资料室,图书藏量将近2万册。
目前,在上海电力学院积极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电力大学的宏伟目标激励下,外国语学院广大教职员工正以满腔热忱投身学校、学院的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事业,努力开创外国语学院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学院领导
党总支书记:周洁明
院长:潘卫民
学院副院长:赵月琴
学院办公室主任:魏伟
团总支书记:赵姝
党支部书记:赵姝、冯为兰、王治琴、范俊雄、曹晓声
英语系主任:冯为兰
英语系专业负责人:韩仲谦
日语系主任(专业负责人):文钟莲
大学英语部主任:胡汝昉
大学英语部副主任:谢华
教学科研秘书:余樟亚
工会主席:胡汝昉
学术委员会主任:潘卫民
科研团队负责人:
翻译团队:赵德全
文学团队:韩仲谦
语言学团队:幺孝颖
日本语言文学团队:文钟莲
专业介绍
英语
本专业招收商务、旅游、翻译、科技英语四个专业方向的学生。
本专业主要培养既能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 又懂得国际商务、旅游、语言文学、翻译知识和技能的宽口径、套用性、複合型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以通用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商务英语、旅游英语、语言文学、翻译为方向。学生通过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底和实际套用能力,并掌握基本专业方向理论和知识。在课程设定方面一、二年级注重基础课和语言技能课的教学,三、四年级注重专业方向课的教学,使语言教学和专业课教
学在不同阶段有所侧重。此外,学生还应通过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和计算机一级考试。
毕业生适应的就职部门和行业: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适应在国家机关、外经贸部门、金融企业、三资企业、文化、外事、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
日语
日语专业本科教学旨在培养能熟练地运用日语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电力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套用型日语高级人才。在校四年期间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日语语言运用能力,并掌握比较广泛的人文、科技、经贸、电力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注重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
日语专业拥有一支以中青年学者为主、高级职称教师领衔、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教师队伍。所有教师均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包括获得日本名古屋大学的博士学位的教师和获得国内外高校的双硕士学位的教师。所有教师都有在日本留学或做学术访问的经历,具有丰富的教学和科研经验。日语系还常年聘请1-2名外籍专家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修满教学计画规定学分,符合毕业条件,準予毕业;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评定合格,授予日语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主要课程有: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听力、日语会话、日语泛读、日本概况、日语写作、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日本文学史、日语语法、日本文学选读、日语口译、高等数学、现代汉语、计算机套用基础、第二外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