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高等学校保险学系列教材:保险学(第2版)》在保持原教材一些优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强调了教材的基础性,例如关于保险契约和保险的基本原则,除了依据2009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进行相应修订外,更进一步细化了有关内容,增加了一些短小精悍的案例。这些案例有如下两个特点:(1)来源于现实判例(仅仅因为保密需要做了细小变通处理);(2)情节简单,可直接运用法理得出结论,便于初学者理解并加深对相关法律条款的认识、记忆、运用。
基本介绍
- 中文名:21世纪高等学校保险学系列教材:保险学
- 作者:胡炳志 何小伟
- 出版日期:2013年5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04969620
- 外文名:21ST Textbooks for Insurance
- 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
- 页数:211页
- 开本:16
- 品牌:中国金融出版社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21世纪高等学校保险学系列教材:保险学(第2版)》由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胡炳志,男。1962年8月出生,湖北省江陵人,经济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出版的主要着作或教材有:《中国金融制度重构研究》(独着,人民出版社,2003年)、《保险学》(主编,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系列教材,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年)、《再保险》(主编,普通高等学校金融类“九五”规划重点教材,教育部经济类主干课程推荐教材,中国金融出版社,1998年)、《世纪末回顾:全球金融大震荡》(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再保险通论》(独着,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保险数学》(独着,中国金融出版社,1991年)。在《管理世界》、《中国软科学》、《金融研究》、《经济评论》、《经济学动态》、《消费经济》、《保险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 何小伟,男,湖北随州人,1979年出生。先后就读于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参加教育部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赴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学习,2010年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教师。在《金融研究》、《经济科学》、《保险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图书目录
第一章风险与保险
第一节风险的概念与分类
一、风险的概念
二、风险的特徵
三、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四、风险分类
第二节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式
三、风险处理方式及其比较
第三节风险成本与风险代价
一、风险的经济效应
二、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
三、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
四、预防或控制风险损失的成本
第四节保险与风险管理的关係
一、风险转移与保险
二、可保风险的条件
【专栏1—1】 气候灾害——越来越兇恶的敌人
【专栏1—2】 风险管理的新趋势:整合风险管理
【专栏1—3】 可保风险的範围在不断扩展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第二章保险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经济补偿方式的产生与发展
一、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理论基础
二、经济补偿方式及其比较
三、保险经济补偿方式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保险经营的基础
一、自然基础
二、经济基础
三、技术基础
四、法律基础
五、制度基础
第三节保险与社会经济环境
一、保险与经济发展
二、保险发展与人口
三、保险发展与家庭
四、保险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
第四节保险发展简史
一、古代的保险思想和保险雏形
二、现代保险的形成与发展
【专栏2—1】 汶川大地震获保险业赔付仅18亿元
【专栏2—2】 精算科学及其套用
【专栏2—3】 中国保险立法史
【专栏2—4】 我国传统文化与寿险需求
【专栏2—5】 2002—2012年中国保险业实现历史性发展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第三章保险的性质、职能与作用
第一节保险的性质
一、损失说
二、非损失说
三、二元说
四、保险的本质
五、保险与类似经济行为的区别
第二节保险的职能
一、保险的基本职能
二、保险的派生职能
第三节保险的作用
一、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二、保险在巨观经济中的作用
【专栏3—1】 忠诚无私的“保险防损卫士”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第四章保险契约
第一节保险契约及其特徵
一、保险契约的概念
二、保险契约的特徵
第二节保险契约的分类
一、财产保险契约与人身保险契约
二、定值保险契约与不定值保险契约
三、足额保险契约、不足额保险契约与超额保险契约
四、单个保险契约与团体保险契约
五、指定保险契约与一切险保险契约
六、原保险契约与再保险契约
七、为自己利益订立的保险契约与为他人利益订立的保险契约
第三节保险契约的要素
一、保险契约的主体
二、保险契约的客体
三、保险契约的内容
第四节保险契约的订立、生效与履行
一、保险契约的订立
二、保险契约的生效
三、保险契约的履行
四、保险契约中止
第五节保险契约的变更与终止
一、保险契约的变更
二、保险契约的终止
第六节保险契约的争议处理
一、保险契约的解释原则和解释效力
二、保险契约争议处理的方法
【专栏4—1】 世界保险契约溯源
【专栏4—2】 保险条款理解分歧易引发纠纷
【案例4—1】 受益人指定不明的,出险后保险金如何给付?
【案例4—2】 擅自改装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可以获得保险赔偿?
【案例4—3】 车辆转让未通知保险公司的,保险契约是否继续有效?
【案例4—4】 受益人故意製造保险事故的,其他受益人是否可以获得保险金?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第五章保险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保险利益原则
一、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及其构成要件
二、强调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
三、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
四、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
五、保险利益的转移、消灭和适用时限
第二节最大诚信原则
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
二、告知
三、保证
四、说明
五、弃权与禁止反言
第三节损失补偿原则
一、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
二、损失补偿原则的基本内容
三、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
第四节近因原则
一、近因原则的含义
二、近因原则的套用
【案例5—1】 公司对已调离的职工还具有保险利益吗?
【案例5—2】 投保人未如实告知,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责任
【案例5—3】 保险公司未尽到说明义务,免责条款无效
【案例5—4】 超额投保如何处理?
【案例5—5】 保险公司诉停车场车辆被盗代位追偿案
【案例5—6】 罗某之父死亡的近因是什幺?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第六章保险的种类
第一节保险形态的分类
一、按照实施方式分类
二、按照保险标的分类
三、按照承保方式分类
四、其他分类
第二节财产保险
一、财产保险的概念及特徵
二、狭义财产保险
三、责任保险
四、信用保险
五、保证保险
第三节人身保险
一、普通人寿保险
二、特种人寿保险
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四、健康保险
第四节再保险
一、再保险的概念
二、比例再保险
三、非比例再保险
【专栏6—1】 某保险公司的家庭财产保险产品介绍
【专栏6—2】 某保险公司的交通意外伤害保险产品介绍
【专栏6—3】 长期护理保险“货少价高”,市场关注度仍较低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第七章保险市场结构和运作
第一节保险市场概述
一、保险市场的概念
二、保险市场的构成要素
三、保险市场运行环节
四、保险市场的种类
五、保险市场的特徵
六、保险市场的模式
第二节保险市场的组织形式
一、保险市场的一般组织形式
二、几种典型的保险市场组织形式
三、保险中介组织
四、保险市场的组织创新
第三节保险供应和需求
一、保险需求的制约因素
二、保险供应的制约因素
三、保险供求均衡
【专栏7—1】 关于国营保险及其争论
【专栏7—2】 我国首家专业化自保公司出炉
【专栏7—3】 保险股份公司和相互保险公司
【专栏7—41 欧洲经验:巨灾险证券化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第八章保险机制及其作用
第一节保险机制的概念
一、经济机制与保险机制
二、保险机制的内容
第二节保险机制的作用
一、保险机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维护作用
二、保险机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
第三节保险机制的运行
一、风险选择机制
二、损失补偿机制
三、资金运用机制
【专栏8—1】 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破冰
【专栏8—2】 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意义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
第一节风险的概念与分类
一、风险的概念
二、风险的特徵
三、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
四、风险分类
第二节风险管理的基本方法
一、风险管理的概念
二、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式
三、风险处理方式及其比较
第三节风险成本与风险代价
一、风险的经济效应
二、风险损失的实际成本
三、风险损失的无形成本
四、预防或控制风险损失的成本
第四节保险与风险管理的关係
一、风险转移与保险
二、可保风险的条件
【专栏1—1】 气候灾害——越来越兇恶的敌人
【专栏1—2】 风险管理的新趋势:整合风险管理
【专栏1—3】 可保风险的範围在不断扩展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第二章保险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第一节经济补偿方式的产生与发展
一、建立社会后备基金的理论基础
二、经济补偿方式及其比较
三、保险经济补偿方式与制度的建立
第二节保险经营的基础
一、自然基础
二、经济基础
三、技术基础
四、法律基础
五、制度基础
第三节保险与社会经济环境
一、保险与经济发展
二、保险发展与人口
三、保险发展与家庭
四、保险发展与社会文化环境
第四节保险发展简史
一、古代的保险思想和保险雏形
二、现代保险的形成与发展
【专栏2—1】 汶川大地震获保险业赔付仅18亿元
【专栏2—2】 精算科学及其套用
【专栏2—3】 中国保险立法史
【专栏2—4】 我国传统文化与寿险需求
【专栏2—5】 2002—2012年中国保险业实现历史性发展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第三章保险的性质、职能与作用
第一节保险的性质
一、损失说
二、非损失说
三、二元说
四、保险的本质
五、保险与类似经济行为的区别
第二节保险的职能
一、保险的基本职能
二、保险的派生职能
第三节保险的作用
一、保险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二、保险在巨观经济中的作用
【专栏3—1】 忠诚无私的“保险防损卫士”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第四章保险契约
第一节保险契约及其特徵
一、保险契约的概念
二、保险契约的特徵
第二节保险契约的分类
一、财产保险契约与人身保险契约
二、定值保险契约与不定值保险契约
三、足额保险契约、不足额保险契约与超额保险契约
四、单个保险契约与团体保险契约
五、指定保险契约与一切险保险契约
六、原保险契约与再保险契约
七、为自己利益订立的保险契约与为他人利益订立的保险契约
第三节保险契约的要素
一、保险契约的主体
二、保险契约的客体
三、保险契约的内容
第四节保险契约的订立、生效与履行
一、保险契约的订立
二、保险契约的生效
三、保险契约的履行
四、保险契约中止
第五节保险契约的变更与终止
一、保险契约的变更
二、保险契约的终止
第六节保险契约的争议处理
一、保险契约的解释原则和解释效力
二、保险契约争议处理的方法
【专栏4—1】 世界保险契约溯源
【专栏4—2】 保险条款理解分歧易引发纠纷
【案例4—1】 受益人指定不明的,出险后保险金如何给付?
【案例4—2】 擅自改装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可以获得保险赔偿?
【案例4—3】 车辆转让未通知保险公司的,保险契约是否继续有效?
【案例4—4】 受益人故意製造保险事故的,其他受益人是否可以获得保险金?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第五章保险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保险利益原则
一、保险利益原则的含义及其构成要件
二、强调保险利益原则的意义
三、财产保险的保险利益
四、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
五、保险利益的转移、消灭和适用时限
第二节最大诚信原则
一、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
二、告知
三、保证
四、说明
五、弃权与禁止反言
第三节损失补偿原则
一、损失补偿原则的含义
二、损失补偿原则的基本内容
三、损失补偿原则的派生原则
第四节近因原则
一、近因原则的含义
二、近因原则的套用
【案例5—1】 公司对已调离的职工还具有保险利益吗?
【案例5—2】 投保人未如实告知,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责任
【案例5—3】 保险公司未尽到说明义务,免责条款无效
【案例5—4】 超额投保如何处理?
【案例5—5】 保险公司诉停车场车辆被盗代位追偿案
【案例5—6】 罗某之父死亡的近因是什幺?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第六章保险的种类
第一节保险形态的分类
一、按照实施方式分类
二、按照保险标的分类
三、按照承保方式分类
四、其他分类
第二节财产保险
一、财产保险的概念及特徵
二、狭义财产保险
三、责任保险
四、信用保险
五、保证保险
第三节人身保险
一、普通人寿保险
二、特种人寿保险
三、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四、健康保险
第四节再保险
一、再保险的概念
二、比例再保险
三、非比例再保险
【专栏6—1】 某保险公司的家庭财产保险产品介绍
【专栏6—2】 某保险公司的交通意外伤害保险产品介绍
【专栏6—3】 长期护理保险“货少价高”,市场关注度仍较低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第七章保险市场结构和运作
第一节保险市场概述
一、保险市场的概念
二、保险市场的构成要素
三、保险市场运行环节
四、保险市场的种类
五、保险市场的特徵
六、保险市场的模式
第二节保险市场的组织形式
一、保险市场的一般组织形式
二、几种典型的保险市场组织形式
三、保险中介组织
四、保险市场的组织创新
第三节保险供应和需求
一、保险需求的制约因素
二、保险供应的制约因素
三、保险供求均衡
【专栏7—1】 关于国营保险及其争论
【专栏7—2】 我国首家专业化自保公司出炉
【专栏7—3】 保险股份公司和相互保险公司
【专栏7—41 欧洲经验:巨灾险证券化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第八章保险机制及其作用
第一节保险机制的概念
一、经济机制与保险机制
二、保险机制的内容
第二节保险机制的作用
一、保险机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维护作用
二、保险机制对社会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
第三节保险机制的运行
一、风险选择机制
二、损失补偿机制
三、资金运用机制
【专栏8—1】 个人消费信贷保证保险破冰
【专栏8—2】 保险资金对资本市场发展的意义
【本章小结】
【关键术语】
【複习思考题】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