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器的控制类型和交换机基本相同,分为带外控制和带内控制。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路由器控制类型
- 外文名:router control type(RCT)
- 相关领域:网路信息工程
- 所属类别:专业术语
路由器控制类型
路由器的控制类型和交换机基本相同,都分为带外控制和带内控制。带外控制同样是通过连线 Console口和PC的COM口的方式来控制;带内控制的方式有 Telnet、Web页面管理和基于SNMP的控制方式。不同的是,路由器上有一个AUX口,可以通过AUX来控制路由器。通过AUX口连线 MODEM,可以访问路由器,对路由器进行配置。
路由器组成
路由器也是一台计算机,它的硬体和计算机类似。它的内部是一块印刷电路板,电路板上有许多大规模积体电路及一些插槽,还有处理器(CPU)、记忆体、接口及汇流排等。路由器是台有特殊用途的专用计算机。路由器与普通计算机不同,它没有显示器、软駆、硬碟和键盘等设备。
路由器的硬体组件包括:处理器、记忆体、线卡和接口。
(1)微处理器(CPU):它是路由器的控制和运算部件。
(2)唯读存储器(ROM):存储加电自检程式和引导程式。
(3)随机访问记忆体(RAM):存储正在运行的配置或活动配置档案,路由和其他的表和数据包缓冲区。RAM中的数据在路由器断电后会丢失。
(4)非易失性RAM( NVRAM):用于存放路由器的配置档案。路由器断电后, NVRAM中的内容仍然保持。
(5)快闪记忆体(Flash):可擦除、可程式ROM,用于存储作业系统软体映像或NOS映像。
(6)接口:路由器的全部作用就是从一个网路向另一个网路传递数据包,路由器通过接口连线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网路上。一些最重要的路由器接口是串列和LAN接口。
(7)作业系统软体:是一个软体映像,放在快闪记忆体中。
路由器类型
网际网路各种级别的网路中随处都可见到路由器。接入网路使得家庭和小型企业可以连线到某个网际网路服务提供商;企业网中的路由器连线一个校园或企业内成千上万的计算机;骨干网上的路由器终端系统通常是不能直接访问的,它们连线长距离骨干网上的ISP和企业网路。网际网路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对骨干网、企业网还是接入网都带来了不同的挑战。骨干网要求路由器能对少数链路进行高速路由转发。企业级路由器不但要求连线埠数目多、价格低廉,而且要求配置起来简单方使,并提供QoS。
常见路由器类型:接入路由器、企业级路由器、骨干级路由器、太比特路由器。
相关概念
接入路由器
接入路由器连线家庭或ISP内的小型企业客户。接入路由器已经开始不只是提供SLIP或PPP连线,还支持诸如PPTP和 Ipsec等虚拟私有网路协定。这些协定要能在每个连线埠上运行。诸如ADSL等技术提高了各家庭的可用频宽,这将进一步增加接入路由器的负担。由于这些趋势,接入路由器将来会支持许多异构和高速连线埠,并在各个连线埠能够运多种协定,同时还要避开电话交换网。
企业级路由器
企业或校园网的路由器连线许多终端系统,其主要目标是以儘量便宜的方法实现儘可能多的端点互连,并且进一步要求支持不同的服务质量。路由器的每个连线埠造价要贵些,并且在能够使用之前要进行大量的配置工作。因此,企业路由器的成败就在于是否提供大量连线埠且每个连线埠的造价很低,是否容易配置,是否支持QoS。另外,还要求企业级路由器有效地支持广播和组播。企业网路还要处理历史遗留的各种LAN技术,支持多种协定,包括IP、IPX和Vine。它们还要支持防火墙、包过滤、大量的管理和安全策略以及VLAN。
骨干级路由器
骨干级路由器实现企业级网路的互连。对它的要求是速度和可靠性,而代价则处于次要地位。硬体可靠性可以採用电话交换网中使用的技术,如热备份、双电源、双数据通路等来获得。这些技术对所有骨干路由器而言差不多是标準的。
骨干IP路由器的主要性能瓶颈是在转发表中查找某个路由所耗的时间。当收到一个包时,输入连线埠在转发表中查找该包的目的地址以确定其日的连线埠,当包越短或者当包要发住许多目的连线埠时,势必增加路由查找的代价。因此,将一些经常访问的目的连线埠放到快取中能够提高路由查找的效率。不管是输入缓冲还是输出缓冲路由器,都存在路由查找的瓶颈问题。除了性能瓶颈问题,路由器的稳定性也是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
太比特路由器
在未来核心网际网路使用的3种主要技术中,光纤和DWDM都已经是很成熟并且是现成的。如果没有与现有的光纤技术和DWDM技术提供的原始频宽对应的路由器,新的网路基础设施将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性能的改善,因此开发高性能的骨干交换/路由器(太比特路由器)已经成为一项迫切的要求。太比特路由器技术现在还处于开发实验阶段。
智慧型路由器
智慧型路由器是指通过在硬体上搭载相应的作业系统,使用户可以自行安装各种套用,从而实现控制频宽、控制线上人数、浏览网页、控制线上时间、USB共享等功能,对路由器进行智慧型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