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铸造新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在中北大学铸造工程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建立的铸造新工艺以及先进制造领域内高水平科研和成果转化的研究开发机构,依託中北大学建设。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山西省铸造新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机构类型:研究开发机构
- 隶属:中北大学
- 研究项目:快速成型技术、新材料技术
中心概况
山西省铸造新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在铸造工艺模拟仿真、铸造新工艺与装备、雷射增材製造和材料再生和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开展基础及工程技术研究。拥有选区雷射熔化(SLM)成形机、选区雷射烧结(SLS)成形机、光固化立体(SLA)成形机、工业型三维扫瞄器、雷射熔覆加工设备、电磁低压设备、气压式低压铸造设备、工作站等设备,为套用基础及工程化技术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科研人员
截至2017年9月,山西省铸造新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研究人员2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9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8人。中心负责人白培康,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北大学副校长。担任中国兵工学会特种加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3D列印技术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山西省雷射加工与增材製造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增材製造标準化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务。

研究方向
(1)铸造工艺模拟仿真技术

该方向主要包括铸造工艺模拟仿真及缺陷预测技术、铸造工艺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和铸造专家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自主开发了铸造工艺集成软体系统CASTSoft。通过国家软体登记,计算速度和精度达到国外同类软体水平,在兵器、航空领域200多家单位获得套用。
(2)铸造新工艺与装备技术
该方向主要针对大型铸件生产过程中力学性能低、尺寸精度差及充型不平稳等问题,开展铸造合金强韧化、尺寸控制和电磁反重力铸造及输送等技术研究。自主研製了国内第一台直流平面电磁泵,已套用于装甲车辆及舰船发动机箱体、缸盖等大型複杂铸件的研製和生产,相关零件通过了总装专家考核验收。
(3)雷射增材製造

该方向主要围绕选区雷射熔化(SLM)、选区雷射烧结(SLS)和熔融沉积成型(FDM)等3D列印技术,开展成型设备、材料、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自主研发了选区雷射熔化(SLM)成型机、SLS成型机和桌面型3D印表机,及多种适合于雷射3D列印的粉末材料,并在航空航天、兵器、汽车、机械製造等行业得到了套用。
(4)材料再生和综合利用技术
该方向主要利用保级还原技术对废弃易拉罐铝合金熔体净化工艺和变质细化工艺等开展了研究。已在广东省肇庆市大正铝业有限公司建成了国内第一条生产示範线,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成果的评价结论为“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铝回收率和节能技术指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研究成果
截至2017年9月,山西省铸造新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承担国家科技攻关、总装瓶颈重大专项、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国家工信部绿色製造项目、国防科工委跨行业重点项目、总装预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60余项,研究总经费7000余万元;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7项;获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着、教材9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