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政诉讼法适用解答》是2015年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林鸿潮、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
基本介绍
- 书名:新行政诉讼法适用解答
- 作者:林鸿潮、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
- ISBN:9787510912221
- 页数:228页
- 出版社:人民法院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8
- 开本:16开
- 丛书名:新行政诉讼法适用解答
- 字数:238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採用简明问答的方式,对行政诉讼法的基础理论和实用热点进行了详细的阐释,具有文字浅显规範、法理与案例并重的特点,堪称行政机关及普通民众贯彻、执行新《行政诉讼法》的实用宝典。
本书作为一本面向民众的普法读本,通过大约100个问答的形式,运用通俗简洁的语言,对行政诉讼的受案範围、审判、执行等问题予以重点阐述。帮助民众跨越“民告官”的法律知识障碍,从而实现公民合法权益的伸张。
作者简介
林鸿潮,男,汉族,广东揭阳人,1979年11月生。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应急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法学博士,兼任北京市行政複议委员会非常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行政法研究所研究员。
作者长期从事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在这一领域,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法务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画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防灾减灾战略研究项目等课题的工作。近年来,先后参与《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修正案)、《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等应急立法的起草或论证工作。
在《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法学家》《法商研究》《法学》《社会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有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複印资料转载;独着、主编、合着、参编各种着作、教材20多部。
作者长期从事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的研究,在这一领域,曾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法务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国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项目,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画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防灾减灾战略研究项目等课题的工作。近年来,先后参与《突发事件应对法》《防震减灾法》(修正案)、《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条例》等应急立法的起草或论证工作。
在《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中国行政管理》《法学家》《法商研究》《法学》《社会主义研究》等刊物上发表文章60余篇,其中有多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複印资料转载;独着、主编、合着、参编各种着作、教材20多部。
目录
1.什幺是行政诉讼?
2.什幺是行政诉讼法?
3.制定《行政诉讼法》的目的是什幺?
4.2014年我国《行政诉讼法》修订的背景和原因是什幺?
5.2014年我国《行政诉讼法》进行了哪些重大修改?
6.我国行政诉讼有哪些基本原则?
7.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概括性标準是什幺?
8.行政诉讼法如何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的权利?
9.人民法院受理哪些行政诉讼案件?
10.人民法院对哪些事项提起的诉讼不予受理?
11.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由哪一级法院管辖?
12.行政诉讼案件由哪个地方的法院管辖?
13.人民法院如何管辖跨区域的行政案件?
14.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时,最后由哪个法院管辖?
15.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如何进行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
16.什幺是原告?
17.如何确定行政诉讼的原告?
18.什幺是被告?
19.如何确定行政诉讼的被告?
20.在什幺情况下会出现共同诉讼?
21.共同诉讼的代表人如何确定?
22.什幺是第三人?
23.如何确定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
24.原告型第三人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和原告有何不同?
25.如何确定行政诉讼中的代理人?
26.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有什幺权利和义务?
27.行政诉讼的证据有哪些种类?
28.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承担哪些举证责任?有什幺举证权利?
29.在行政诉讼中原告有什幺举证权利?承担哪些证明责任?
30.在行政诉讼中第三人有什幺举证权利?
31.人民法院能否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
32.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可以调取证据?
33.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可以进行证据保全?
34.人民法院如何对证据进行质证?
35.人民法院如何对证据进行核实认定?
36.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如何选择行政诉讼和行政複议两种救济渠道?
37.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如何计算?
38.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什幺起诉条件?
39.原告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起诉?
40.人民法院如何进行立案?
41.人民法院没有依法立案时,当事人可以怎幺办?
42.如何申请人民法院对规範性档案一併审查?
43.人民法院对规範性档案一併审查之后应当如何处理?
44.哪些行政诉讼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
45.当事人如何申请审判人员迴避?
46.行政行为在行政诉讼期间是否停止执行?
47.人民法院可以对哪些案件裁定先予执行?
48.在什幺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对原告按撤诉处理?
49.在什幺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50.人民法院如何採取排除妨碍诉讼的强制措施?
5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否适用调解?
52.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如何处理与民事纠纷交织的案件?
53.原告如何申请撤诉?
5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如何适用法律、法规、规章?
55.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如何公开?
56.人民法院如何处理在行政诉讼中发现、出现的公务人员违纪、犯罪行为?
57.被告提交答辩状应当遵循什幺规定?
58.行政诉讼如何进行合议审理?
59.行政诉讼为什幺不再适用维持判决?
60.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应当作出驳回判决?
61.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应当作出撤销判决?
62.人民法院作出责令被告重做行政行为的判决,有何法律效力?
63.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作出责令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
64.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应当作出责令履行给付义务的判决?
65.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应当作出确认违法判决?
66.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应当作出确认无效判决?
67.人民法院作出确认违法或确认无效判决的,可以同时採取何种附带措施?
68.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应当作出变更判决?
69.人民法院对行政协定案件应当如何判决?
70.人民法院对经过複议的案件应当如何判决?
71.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宣告和送达判决书?
72.行政诉讼一审的审理期限是多长?
73.什幺行政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式审理?
74.人民法院适应简易程式审理案件有何特殊之处?
75.简易程式如何迴转为普通程式?
76.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的一审裁判应当如何抗诉?
77.第三人能否抗诉?
78.人民法院如何审理二审案件?
79.人民法院如何判决二审案件?
80.再审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产生?
81.哪些案件应当再审?
82.人民法院如何决定再审?
83.人民检察院在行政诉讼中如何实行审判监督?
84.在行政诉讼中,哪些是可以执行的法律文书?
8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应当如何执行?
86.行政机关拒绝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应当如何执行?
87.在什幺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申请法院非诉执行?
88.行政机关申请法院非诉执行,应当遵循什幺期限?
89.行政机关申请法院非诉执行,应当遵循什幺程式?
90.行政机关申请法院非诉执行,由哪个法院管辖?
91.行政机关申请法院非诉执行,应当提供什幺材料?
92.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其受理程式有何规定?
93.人民法院对非诉执行的申请如何审查和裁定?
94.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不予执行的裁定有异议的,如何救济?
95.在什幺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立即执行?
96.非诉执行的费用如何负担?
97.行政侵权案件应当如何进行赔偿和追偿?
98.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我国如何进行行政诉讼?
99.行政诉讼的哪些制度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100.行政诉讼的诉讼费如何负担?
2.什幺是行政诉讼法?
3.制定《行政诉讼法》的目的是什幺?
4.2014年我国《行政诉讼法》修订的背景和原因是什幺?
5.2014年我国《行政诉讼法》进行了哪些重大修改?
6.我国行政诉讼有哪些基本原则?
7.人民法院受理行政诉讼案件的概括性标準是什幺?
8.行政诉讼法如何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的权利?
9.人民法院受理哪些行政诉讼案件?
10.人民法院对哪些事项提起的诉讼不予受理?
11.第一审行政诉讼案件由哪一级法院管辖?
12.行政诉讼案件由哪个地方的法院管辖?
13.人民法院如何管辖跨区域的行政案件?
14.两个以上法院都有管辖权时,最后由哪个法院管辖?
15.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如何进行移送管辖、指定管辖和管辖权的转移?
16.什幺是原告?
17.如何确定行政诉讼的原告?
18.什幺是被告?
19.如何确定行政诉讼的被告?
20.在什幺情况下会出现共同诉讼?
21.共同诉讼的代表人如何确定?
22.什幺是第三人?
23.如何确定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
24.原告型第三人的诉讼地位、诉讼权利和原告有何不同?
25.如何确定行政诉讼中的代理人?
26.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有什幺权利和义务?
27.行政诉讼的证据有哪些种类?
28.在行政诉讼中被告承担哪些举证责任?有什幺举证权利?
29.在行政诉讼中原告有什幺举证权利?承担哪些证明责任?
30.在行政诉讼中第三人有什幺举证权利?
31.人民法院能否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
32.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可以调取证据?
33.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可以进行证据保全?
34.人民法院如何对证据进行质证?
35.人民法院如何对证据进行核实认定?
36.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如何选择行政诉讼和行政複议两种救济渠道?
37.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如何计算?
38.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什幺起诉条件?
39.原告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起诉?
40.人民法院如何进行立案?
41.人民法院没有依法立案时,当事人可以怎幺办?
42.如何申请人民法院对规範性档案一併审查?
43.人民法院对规範性档案一併审查之后应当如何处理?
44.哪些行政诉讼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
45.当事人如何申请审判人员迴避?
46.行政行为在行政诉讼期间是否停止执行?
47.人民法院可以对哪些案件裁定先予执行?
48.在什幺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对原告按撤诉处理?
49.在什幺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50.人民法院如何採取排除妨碍诉讼的强制措施?
5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是否适用调解?
52.人民法院在行政诉讼中如何处理与民事纠纷交织的案件?
53.原告如何申请撤诉?
5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如何适用法律、法规、规章?
55.人民法院的裁判文书如何公开?
56.人民法院如何处理在行政诉讼中发现、出现的公务人员违纪、犯罪行为?
57.被告提交答辩状应当遵循什幺规定?
58.行政诉讼如何进行合议审理?
59.行政诉讼为什幺不再适用维持判决?
60.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应当作出驳回判决?
61.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应当作出撤销判决?
62.人民法院作出责令被告重做行政行为的判决,有何法律效力?
63.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作出责令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
64.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应当作出责令履行给付义务的判决?
65.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应当作出确认违法判决?
66.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应当作出确认无效判决?
67.人民法院作出确认违法或确认无效判决的,可以同时採取何种附带措施?
68.人民法院在什幺情况下应当作出变更判决?
69.人民法院对行政协定案件应当如何判决?
70.人民法院对经过複议的案件应当如何判决?
71.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宣告和送达判决书?
72.行政诉讼一审的审理期限是多长?
73.什幺行政案件可以适用简易程式审理?
74.人民法院适应简易程式审理案件有何特殊之处?
75.简易程式如何迴转为普通程式?
76.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的一审裁判应当如何抗诉?
77.第三人能否抗诉?
78.人民法院如何审理二审案件?
79.人民法院如何判决二审案件?
80.再审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产生?
81.哪些案件应当再审?
82.人民法院如何决定再审?
83.人民检察院在行政诉讼中如何实行审判监督?
84.在行政诉讼中,哪些是可以执行的法律文书?
8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绝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应当如何执行?
86.行政机关拒绝履行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应当如何执行?
87.在什幺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申请法院非诉执行?
88.行政机关申请法院非诉执行,应当遵循什幺期限?
89.行政机关申请法院非诉执行,应当遵循什幺程式?
90.行政机关申请法院非诉执行,由哪个法院管辖?
91.行政机关申请法院非诉执行,应当提供什幺材料?
92.人民法院接到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申请,其受理程式有何规定?
93.人民法院对非诉执行的申请如何审查和裁定?
94.行政机关对人民法院不予执行的裁定有异议的,如何救济?
95.在什幺情况下,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立即执行?
96.非诉执行的费用如何负担?
97.行政侵权案件应当如何进行赔偿和追偿?
98.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我国如何进行行政诉讼?
99.行政诉讼的哪些制度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
100.行政诉讼的诉讼费如何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