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大佛寺(山西稷山县大佛寺)

(2020-04-05 22:34:58) 百科综合
大佛寺(山西稷山县大佛寺)

大佛寺(山西稷山县大佛寺)

稷山佛阁寺,位于稷山县城东北1公里的高崖之上,距今已逾800年历史。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大佛寺
  • 外文名:Temple of the Great Buddha
  • 地址:县城东北1公里的高崖之上
  • 别名:清凉院
  • 创建时间:金代皇统二年(1142年)
  • 文保级别: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着名景点:射鵰村,大雄宝殿等
  • 景点级别:国家AAAA级景区
  • 占地面积:25平方公里
稷山佛阁寺,位于县城东北1公里的高崖之上,其寺又名"清凉院",因寺内有一巨佛,故俗称"大佛寺".
该寺始建于金代皇统二年(1142年),元,明,清各代曾多次重修或扩建.原寺规模较大,拾级而上,坡道两旁殿宇棋布有序,塑像极多.因战乱大部分建筑遭毁.现仅存正殿,垛殿及十王洞,十六罗汉洞等.正殿,系楼阁式建筑,殿内有一尊高20余米,宽6.7米,保存完好的释迦牟尼佛像.佛身穿之阁之上下, 攀木梯登至顶层,不仅可瞻仰佛之整体,整个县城全景均历历在目.
在华夏大佛的範畴里,儘管有驰名的乐山和强巴大佛,可它们分别为石质和铜质,而稷山大佛独具特色,佛身是以土崖雕塑而成,亦可谓出类拔萃。
大佛寺大佛寺
大佛寺位居高地,土雕大佛又以此为基,更显其气势恢宏,巍峨壮观.稷山大佛,实堪称天下第一土雕大佛.
1996年元月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1996)7号]档案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清同治《稷山县誌》及寺内所存在碑碣记载,该寺自兴建后,元,明,清各代曾多次重修或扩建.寺院坐北向南,南北长233米,东西宽150米.总面积4000佘平方米.原寺规模较大.拾级而上下班,坡道两旁殿宇棋布有序.塑像极多.因兵 大部分建筑遭毁。现仅存下殿,垛殿及十王洞,十六罗汉洞等。
正殿,系楼阁式建筑,依崖建成造。前的抱厦三间。面阔三部,进深三部悬山顶。其一楼斗拱系典型的金代构件。单昂五铺作。该殿原为重楼三层,道光三十年(1850年)楼阁倾圯,至鹹丰九年(1859年)建翅墙,“自下而上砌以砖,上建大厦三间”。现二层为鹹丰九年所建。正殿左右各的垛殿一间,为元时所建。
殿记忆体有释加牟尼坐佛一尊.该佛像依崖 雕塑,高20米,宽6.7米,气魄雄伟,保存完好.佛身串通阁之上下,攀木梯登至楼顶,不仅可瞻爷佛之全身,稷城全景历历在目。
正殿两侧,尚存有十王洞和十六罗汉洞。该洞系人工凿成,深9米,宽3米,正麵塑地藏王坐像,高1。55米,两侧侍童高1.23米,十王雕像分立洞之左右两侧,高0.69米,栩栩如生,保存完好,为元代雕塑之精品。
十六罗汉洞,保存有十六尊塑像,亦为土元时所塑。
大佛寺处高崖之上,气势雄伟,其土雕大佛及众多佛像,在华北地区极为罕见。在我国雕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