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是一个象形字,本义是指上车,主要用于动词表示践踏,脚向下用力,另有姓氏名“登”。出自《岳阳楼记》、《淮南子·览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
词组有登基、登极、登记、登程、登入、登门拜访、登山越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登
- 拼音:dēng
- 注音:ㄉㄥ
- 部首:癶
部首笔画
部首:癶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2
结构:半包围
五笔86&98:WGKU
仓颉:NOMRT
郑码:XSJU
笔顺编号:543341251431
四角号码:12108
UniCode:CJK 统一汉字U+767B
基本字义
登
dēng ㄉㄥˉ
上,升:~山。~车。~门。~天。~台。~场(chǎng )。~高。~攀。~临。~科。~程。~堂入室。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踏。踢~。
记载:~记。~报。~载。
穀物成熟:~岁(丰年)。五穀丰~。
立刻:~时。“~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进:~崇(进用推崇)。
方言,穿:~上靴子。
方言集汇

粤语:dang1
客家话:[海陆丰腔] den1 [客英字典] den1 [沙头角腔] dien1 [梅州腔] den1 dang1 [台湾四县腔] den1 [客语拼音字彙] dang1 den1 [陆丰腔] den1 [宝安腔] den1 [东莞腔] den1
汉英互译
rise,mount,board,climb ascend mount publish record step on
详细释义
登 dēng
动词

- (象形。本义:上车)
- 同本义 [get on a car]
登,上车也。——《说文》
登,升也。——《尔雅》
登车则有光矣。——《礼记·玉藻》
登轼而望之。——《左传·庄公十年》
(袁可立)与辟嬉戏,即为登坛部署兵马状。——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 升,上,从下而上 [ascend;mount;scale]
登席不由前。——《礼记·玉藻》。注:“升也。”
欲释阶而登天兮。——《楚辞·惜诵》。注:“上也。”
诞上登于岸。——《诗·大雅·皇矣》
登斯楼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示例
又如:捷足先登;登宝(登基;帝王即位);登筵(登上筵席);登平(上升);登仙(声名直上或升迁高官) - 进献 [offer]
农乃登黍。——《吕氏春秋》
又如:登隆(进上隆贵的);登仪(进献礼物);登闲(进入马廄);登荐(进献) - 增加 [add]
皆登一焉。——《左传·昭公三年》。注:“加也。”
又如:登降(增减);登损(增减);登曜(增添光彩) - 成熟;丰收 [rippen]
五穀不登,禽兽逼人。——《孟子·滕文公》
风雨时节,五穀登熟。——《淮南子·览冥》
禾稼登熟。——《越绝书·纪吴王占梦》
年穀不登。——《礼记·曲礼》
蚕事既登。——《礼记·月令》
始至之日,岁比不登。——宋·苏轼《超然台记》
又如:登年(丰年);登秋(秋收);登衍(丰收);五穀丰登 - 登记;记载 [enter;record;register]
掌登万民之数。——《周礼·秋官·司民》
又如:登下(登记与削除);登纪(登记) - 登天,指死 [die]。如:登仙(人死亡的婉辞;成仙人);登真(成仙。称人死亡的婉辞)
- 成,引申为定 [become;success]
登是南邦。——《诗·大雅·崧高》
登其夫家之众寡。——《周礼·遂人》
不登于器。——《左传·隐公五年》
且不登叛人也。——《左传·襄公二年》 - 加封,升任 [confer (a title)]。如:登建(进立,升封);登轴(进任要职)。
- 进用;选拔 [promote]。如:登用(进用);登臣(进用官吏);登拔(选拔)
- 谓科举考试中选 [enroll]。
登博学弘词科。——欧阳修《新唐书》
又如:登龙(登龙门。比喻科举中试);登科发甲(考中进士为“登科”。发甲同登科);登乡荐(考取乡试)
(袁可立)登籍四十六年,居朝仅十二载。——明 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 - 超过 [surpass]。如:登三(功德登于三王之上)
- 踩;踏 [step on;tread]。如:登在窗台上擦玻璃;登锋履刃(踩踏刀剑的锋刃。比喻冲锋陷阵在最前头)
- 蹲;呆 [squat on the heels]
荆公见屋傍有个坑厕,讨一张毛纸,走去登东。——《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又如:登东(解手。东:东圊,厕所);登坑(蹲茅坑) - 穿 [put on;wear]
(宝玉)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红楼梦》
又如:登云履(法师做法术时穿的鞋);登上鞋。 - 上路,登程 [set out;start off on a journey]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唐·杜甫《石壕吏》
名词
(1) 古代祭器名 [sacrificial vessel]
昂盛于豆,于豆于登。——《诗·大雅·生民》
(2) 又如:登豆(泛指祭器和食器)
形容词
(1) 高 [high]
不哀年之不登。——《国语·晋语》。注:“高也。”
涉三皇之登闳。——《汉书·扬雄传》
(2) 又如:登闳(高远,高大)
副词
(1) 即刻 [at once]
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登时(马上;立刻);登场(当场);登答(立刻答覆)
常用词组
- 登岸 dēng’àn
[go ashore] 上岸;登上陆地。 - 登报dēngbào
[publish in a newspaper] 在报纸上刊载。
这份公告登报了。 - 登场dēngchǎng(1) [be carried to the threshing ground]∶ [穀物] 收割运到场上。
小麦已经登场。(2) [come on stage]∶ [剧中人] 出现在舞台上。 - 登程dēngchéng
[set out;sart off on a journey] 上路,出发。 - 登船dēngchuán
[embark] 上船
部队在午夜时登船 - 登峰造极dēngfēng-zàojí
[reach the limit] 登上顶峰,到达最高点。比喻精绝的造诣。
便终身不脱依傍二字,断不能登峰造极。——清·顾炎武《与人书》 - 登高dēnggāo
[ascend a height] 上到高处。也特指重阳节登山的风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唐·李白《庐山遥寄卢侍御虚舟》 - 登基dēngjī(1) [ascend the throne] 就任或继任王位。
女皇于1918年登基。(2) 也说“登极” - 登极dēngjí
[be enthroned] 帝王即位执政。 - 登记dēngjì
[register;check in] 载入正式记录。
在名单上登记。 - 登科dēngkē
[receive government degrees] 科举时代应考人被录取,也说“登第”。 - 登临dēnglín
[visit fam ous muntains,place of interest,etc.]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 登入dēnglù
[land] 渡过海洋或江河登上陆地。 - 登录dēnglù
[enroll]列入;记载 - 登门dēngmén
[call at sb's house] 上门去对方家。
登门拜访 - 登攀dēngpān
[climb;scale a height] 攀登,努力向上。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上》 - 登山dēngshān
[climb] 徒步爬山;体育运动的一种。
它的计画包括几次登山。 - 登山临水dēngshān-línshuǐ
[scale the summit and face the water] 登上山头,来到水边。形容游览山水名胜。也指长途跋涉。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战国楚·宋玉《九辨》 - 登山越岭dēngshān-yuèlǐng
[up hill and down dale] 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西游记》 - 登市 dēngshì
[on sale] 季节性货物或新开发的物品,软体等的上市。
由于旱灾,今年水果登市较迟。 - 登台dēngtái(1) [appear]∶演员出现在观众面前。
他去年第一次在百老汇登台(表演)。(2) [take the stage and perform]∶走上讲台或舞台。
他想登台表演一番。 - 登台拜将dēng-táibàijiàng
[to appoint military leader] 喻指任命将帅及其他主持工作的首脑人物。
这沥泉原是神物,令郎定有登台拜将之荣。——清·钱彩《说岳全传》 - 登堂入室dēngtáng-rùshì
[pass through the hall into the inner chamber——reach a higher level in one's studies or fecome more proficient in one's profession] 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皆黄门登堂入室者,实自足以名家。——宋·吴炯《五总志》 - 登位dēngwèi
[ascend the throne or seat] 登上皇位;晋升职位。 - 登载dēngzǎi
[publish(in newspapers or magazines)] [新闻、文章等]被印在报刊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