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因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卖淫罪,非法经营罪,非法拘禁罪,寻衅滋事罪,隐匿会计凭证罪等七宗罪。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李俊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湖北省石首市
人物介绍
国籍:中国
庭审现场

贯籍:湖北省石首市
案发地点:重庆市
李俊因涉嫌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组织卖淫罪,非法经营罪,非法拘禁罪,寻衅滋事罪,隐匿会计凭证罪等七宗罪。
经检方查明,1998年以来,李修武伙同李俊共同出资,在沙区先后成立重庆金得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金皇冠”歌舞厅、重庆俊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俊峰置业有限公司等经济实体,採取经济笼络控制等方式,拉拢、招募、纠集亲属、社会闲散人员,有组织地开办金龙玉凤大酒店、金龙玉凤国际俱乐部进行组织卖淫犯罪活动;开设重庆诚安信用担保有限公司发放高利贷,进行非法经营犯罪活动;为了谋取组织利益,大肆进行有组织的寻衅滋事、非法拘禁、隐匿会计凭证等违法犯罪活动;逐步形成了以李俊及李修武为组织、领导者,以台士华等人为积极参加者,以郝建等人为一般参加者的黑社会性质组织。
敛财揭秘
200万元起家
一个只靠200万元启动资金承包的加油站,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缘何能发展成为一个资产达20多亿元的集团公司,并涉足房地产、餐饮娱乐、金融等领域?在这个财富呈千倍暴增的背后,到底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随着“金龙玉凤”涉黄涉黑案昨天开审,李俊犯罪团伙的神秘面纱也由此揭开。
李俊

暴力垄断加油站经营
李俊是湖北省石首市人。1991年,他还在重庆某部服役时,得知部队在沙区杨公桥有一个加油站对外承包,遂邀约哥哥李修武到重庆发展。“当时李俊不好出面,他介绍我去承包了这个加油站,只用了200万元启动资金。”李修武交代说。
据介绍,李氏兄弟在早期经营杨公桥加油站时,为了垄断经营,派大批马仔对周边同行进行打砸和要挟,并通过不正当手段买下该加油站至今。2003年8月,沙区燕兴加油站两次被他人打砸,损坏加油机数台,加油站负责人詹某怀疑是杨公桥加油站负责人李俊派人所为。詹某去理论时,被李俊及李修武、魏文清等人殴打致伤。
组织妇女卖淫攫取暴利
暴力垄断经营为李氏兄弟掘得了第一桶金。1996年,他们先后成立了金得利贸易公司、金得利石油製品公司、重庆风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诚安信用担保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公司。李修武说:“这些公司当时全是以李俊的名义去办证照。虽然李俊至今没有为公司出资,但我觉得他在重庆关係好,而我又不熟悉,所以亲兄弟就没计较公司的权属问题。”
据承办检察官介绍,在这些合法公司的外衣下,李氏兄弟拉拢家族成员一同从事违法活动,先后开办了金皇冠歌舞厅、金龙玉凤大酒店、金龙玉凤国际俱乐部,组织大量的妇女进行卖淫犯罪活动,攫取了大量钱财。
大肆发放高利贷敛财
随着资金滚雪球般地扩大,他们开设担保公司大肆发放高利贷。2009年1月,因同创集团借诚安公司的高利贷未及时还款,李俊安排岳明杨等带领俊峰集团的保全人员20余人到江北区同创集团总部扰乱其办公秩序,限制同创集团负责人人身自由,直到次日凌晨谈好还款协定后才準许对方离开。
据了解,该团伙在以公司化运作为掩护,通过实施一系列违法犯罪活动攫取巨额经济利益用于支持该组织的活动和发展的同时,李氏兄弟还大量豢养“便衣保全队”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昨天受审成员中,就有雷良建等5名保全,被控涉嫌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寻衅滋事罪。
“这三项收入,构成了俊峰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检察官说,后来房地产业也构成了该团伙收益的来源之一。据了解,2005年4月1日,李氏兄弟成立了重庆俊峰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资产达到20多亿元。李俊担任董事长负责日常经营管理,让一些亲友担任各个部门与子公司的负责人,开发了“俊峰·龙凤云洲”小区楼盘。
潜逃国外
据介绍,去年10月12日晚,接到举报的沙区警方突击清查了位于石碾盘的金龙玉凤国际俱乐部,当场抓获涉嫌营业性陪侍人员70多人,其中有5名从事管理的“妈咪”。该俱乐部随即因涉黄涉黑被警方查封。去年10月23日至11月27日期间,涉案的李修武、台士华、魏文清等19人先后被抓获。
今年2月25日,沙区公安分局将该案移送沙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期间,沙区检察院曾将该案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两次。7月20日,沙区公安分局再次将该案移送沙区检察院审查起诉。
“该团伙除黑老大李俊目前潜逃国外尚未归案外,还有一人在逃。有关部门正在追捕中。”据沙区检察院该案承办检察官昨天介绍,目前已捉获了一名成员,另有一名“妈咪”主动投案自首,现已有12名成员被判刑。
今年6月初,沙区法院率先对金龙玉凤涉黄案进行不公开审理,原销售经理胡某、刘某和易某因犯协助组织卖淫罪,分别被法院判处2年、1年和8个月的有期徒刑,而雷某和毛某两名销售经理助理也分别获刑1年和8个月。随后,原财务副总监舒某因犯隐匿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罪,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万元。9月16日,“金龙玉凤”大老闆李俊前妻罗某被沙区法院以犯窝藏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
“之前审理的主要是一些外围成员,今天才开始对涉黑成员进行集中审理。”据介绍,2009年6月重庆第一波打黑时,时任俊峰集团董事长的李俊逃到外地近一年。也就在这时,台士华走到台前,不但通过零转让的方式获得了俊峰集团49%的股权,还一跃取代李俊成为了该集团公司的法人代表。
资金被返还
2013年10月10日,重庆俊峰置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俊峰置业”)高层透露,自去年以来,当地警方已经陆续返还企业公章、资金,但当年重庆“打黑”带来的企业经营之困,亦开始全面显现。“公章、两亿资金返还了,两个主要账户也予以解冻。但地产项目却遭遇300多个诉讼,如果输掉所有官司,那幺企业支付的违约金及各种费用会超过1.15亿元。”
2010年10月,李俊及其实际控制的重庆俊峰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俊峰集团)多名职工被当地公安机关以涉黑问题逮捕至2011年12月,俊峰集团及下属企业中的20人被判刑。该案由于李俊在案发时前往海外,因而成为重庆“打黑”浪潮中备受海内外关注的案件,其相关申诉也被法学界人士认为最有可能获得司法系统重视。
但在企业经营权全面回归的同时,李俊案相关申诉却迄今无任何进展。“申诉材料送过去,也接收,但既不表态立案受理,也不说不受理。”李俊亲属称,最大的进展则是,近期有亲属接到法院来电询问申诉材料递交情况,但相比于法院约谈李庄,他们的这点申诉“进展”似乎仍不足乐观。
陆续返还两亿
“给你们一份大礼!”警方人士随即开始办理公章返还手续。前后被返还的还有两亿元资金,以及解冻两个主要账户。
“2011年特侦组开始接管企业,同时企业主要账号被冻结,两亿元被划到打黑专用账户。”俊峰集团某高层回忆,当时所有开销均需要向特侦组写申请,比如必须偿还的银行利息、员工工资等。
记者获得的13份华夏银行支付专用凭证显示:在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期间,重庆俊峰置业有限公司先被划走两亿元资金,之后又被陆续返还。其中,接受这些资金的账户名显示为“重庆市沙坪坝区国库支付中心-打黑专户”。
从划走资金的日期来看,当时该案并未开庭。而2011年年底的判决中,俊峰集团原股东李修武以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非法经营等五项罪名获刑18年,罚金2.0135亿元。俊峰集团原法人台士华则因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等罪获刑13年,罚金212万元。另外18人分别获刑5年6个月至1年2个月不等。
而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在未有判决之前,公安局对涉案企业、个人的相关财产只有查封和扣押的权力,这种被学界指责、将企业资金划到打黑账户的做法,在重庆打黑期间广泛存在(详见本报2012年12月10日及12月17日《打黑申诉潮》系列报导)。
“前面划走的两亿元是企业资金,和李修武罚金并不是一回事。”俊峰集团高层介绍,企业在被特侦组接管时,有两个地产项目正在运行,分别为龙凤云州三期和香格里拉一期。因为接管,两个项目完全停滞三四个月后,又陆续开工。
2012年9月30日,俊峰置业管理层从警方拿回企业公章。“警察说,今天要给你们一个大礼。然后就喊了一个见证人,把企业的各种公章返还了。”2012年底时,被冻结一年多的两个企业主要账户也解除冻结。
至此,俊峰集团的地产业务基本恢复自主经营。而案发前,重庆俊峰集团下属公司包括:重庆俊峰置业有限公司、重庆金龙玉凤(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重庆金龙玉凤大酒店、重庆金得利石油製品有限公司、重庆诚安信用担保有限公司、重庆丰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金鹏超投资有限公司等十多家公司,净资产达40多亿元。据李俊家属透露,目前其他各个公司业务均因人员变化及案件查封、没收而停顿。地产之外,只有物业管理和酒店餐饮正常运行。
在俊峰置业的申诉书中,该企业要求对沙坪坝区公安分局违法监管经营权以及行政侵权造成损失1.1305亿元进行责任追究。
企业陷困局
由于停工、资金等问题,导致最终交房时间推迟,购房者和建设企业两面夹击,俊峰置业面临上亿元“索赔”风险。
不过更为麻烦的是,今年以来,俊峰置业已经面临四五百个官司,且有可能最终遭遇上千个诉讼。
“现在已经有四五十个要求退房的官司,光这个金额就高达6000万元。香格里拉500户延期交房,龙凤云州也有不少。延期交房现在有四五百个官司,这个起码要5000万元以上,而且这类官司有可能会达到1500个。现在已经被法院判了,并且强制执行的就有1000万元左右。”俊峰置业高层计算出,这些支出总计将高达1.15亿元。
而这仍不是全部,目前,10万元/平方米的龙凤云州三期和13.8万元/平方米的香格里拉一期虽然已经完工,但由于两家施工的建筑公司分别索要3000万和4000万元的停工损失费,交房仍难以实现。
“之前警方接管公司的时候,一家给补偿了280万元,另一家给补偿了440万元,现在又要停工损失费,而且这幺高,真的很难理解。”俊峰置业方面称,目前正在与这两家建筑企业沟通。
由于此前警方的冻结账户并划走大量资金,俊峰置业的现金流问题延续至今,且对企业经营影响深重。
“重庆的房价,2010年是比较高的,2011年开始下滑,2012年止跌,今年略有恢复。原本我们今年交房是可以有一个不错的售价,从而让现金流更为充裕一些。”俊峰置业负责人称,实际情况则是由于前述官司可能带来的资金压力,以及为了正在推进的香格里拉二期,企业必须以低于市场价售房,以求加速资金回笼,而较低的售价又让部分购房者误认为房子“贬值”,进一步推高退房和索要违约金的风险和可能性。
与这一恶性循环般困局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案发前的2009年,这家主营地产,以餐饮娱乐、信用担保、石油製品、物业管理、装潢装饰等为辅的多产业、多元化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曾经每年上缴税收上亿元人民币,2010年10月之前有固定员工500多人、建筑员工约1000人,累计地产开发面积过百万平方米,李俊制订计画要在2012年实现集团上市。
据2010年2月28日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阶段总结表彰大会上有关领导发布的数据,当时,重庆市共抓获涉黑涉恶人员3348人,立案查办涉黑团伙案件63个、涉恶团伙案件235个。
曾研究并撰写《重庆打黑报告》的华东师範大学教授童之伟则指出,这些被打黑对象均为民营企业家。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原律师李庄则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他在认真查看重庆多个打黑判决书发现,几乎所有的判决书中最后一页,都有相同的六个字——“没收全部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