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苍溪县

(2020-01-16 10:01:14) 百科综合
苍溪县(苍溪)

苍溪县

苍溪一般指本词条

苍溪县,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大巴山南麓之低、中山丘陵地带,广元市南端,介于北纬31°37’—32°10’,东经105°43’—106°28’之间,辖区面积2346.46平方公里。苍溪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长于秋,有“高山寒未尽,谷底春意浓”的气候特徵。截至2018年,苍溪县辖24个镇、15个乡,另辖3个乡级单位,县政府驻陵江镇。截至2018年末,苍溪县户籍总人口75.84万人。

苍溪县古称“秦陇锁钥”、“蜀北屏藩”,因地处苍溪谷而得名。西晋太康六年(285年),于巴西郡阆中县境分置苍溪县,县治所在今城关镇农坛村(又名县坝)。1985年9月9日,国务院批准苍溪县从南充地区划归广元市管辖。1986年1月起,苍溪县成为广元市属县。境内有G212国道、G75兰海高速、兰渝铁路穿境而过。苍溪县是国家现代农业示範县、中国雪梨之乡、中国红心猕猴桃之乡,境内有白鹭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三溪口(玉带峡、武当山)国家森林公园、亭子湖市级风景名胜区、九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景点。2019年3月,苍溪县位列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8年,苍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2.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3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6.54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53.99亿元,增长1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012元,增加2072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9%。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苍溪县
  • 外文名称:Cangxi County
  • 别名:梨都,汉昌
  • 行政区类别:县
  • 所属地区:四川省广元市
  • 下辖地区:24个镇、15个乡 、3个乡级单位
  • 政府驻地:陵江镇解放路西段196号
  • 电话区号:0839
  • 邮政区码:628400
  • 地理位置:四川盆地北部,广元市东南部
  • 面积:2346.46平方公里
  • 人口:75.84万人(2018年)
  • 气候条件: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红军渡·西武当山、梨博园、三溪口森林公园等
  • 机场:广元盘龙机场 
  • 火车站:苍溪站(兰渝铁路)
  • 车牌代码:川H
  • 行政区划代码:510824 
  • 地区生产总值:152.90亿元(2018年)

建置沿革

苍溪自西汉高祖年间得名,因嘉陵江一段河道两岸高山壁立,峡谷幽深,江水流经其间呈碧绿色,称为苍溪谷,故取名苍溪。自西晋太康年间置县,已有1700多年县治历史。
据蟠龙山脚及铧厂沟出土文物证实,约1万至4000年前就有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
新石器时期,属长江中游“大溪文化”的一部分(前4400-前3300年)。从郧阳(今湖北十堰)汉水泗河流域迁徙来的先民在今嘉陵江东河流域一带建立起父系氏族社会部落,分别称为“平周部落”、“奉部落”。
夏代,属夏部族联盟梁州境。
商代,属羌方部族雍州境。
西周,属平周国。周武王元年(前1046年),先民建立氐族侯国“平周”。
春秋战国,初属苴国平周县境。周慎靓王六年(前316年),秦国灭苴国,平周撤县降乡,属秦国巴郡阆中县。
两汉,西汉时属蜀郡平周县。东汉时属益州巴西郡阆中县。
两晋,武帝太康六年(285年),于巴西郡阆中县境分置苍溪县,县治所在今城关镇农坛村(又名县坝)。
南北朝,刘宋时,在县境青山观(今禅林乡青山村)侨置汉昌县。元嘉八年(431年),苍溪县併入汉昌,县治也由城关镇农坛村移至青山观。
隋代,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年),汉昌县治从青山观移归今城关镇农坛村。开皇十八年(598年),废汉昌县名,复苍溪县名,仍隶隆州;世祖大业三年(607年),废隆州改制巴西郡,苍溪县属之。
古汉昌县遗址古汉昌县遗址
唐代,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苍溪县属剑南道隆州管辖;玄宗先天元年(713年),改隆州为阆州,属山南西道阆州。
五代十国,前蜀时(907-925年),苍溪县隶阆州;后蜀时(934-965年),隶阆州保宁军。
宋代,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改保宁军为安德军节度,苍溪县属之;真宗鹹平四年(1001年),分西川路增置利州路,苍溪县隶利州路阆州阆中郡。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省歧坪县为镇,併入苍溪县。
元代,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属四川行中书省广元路保宁府。至元二十年(1283年),省奉国县入苍溪县。
明代,太祖洪武四年(1371年),废广元路,苍溪县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保宁府。十年(1377年)五月,省苍溪县入阆中县;十三年(1380年)十一月,复置苍溪县,仍隶保宁府。
清代,顺治八年(1651年),苍溪县始归清王朝,隶四川省保宁府;仁宗嘉庆七年(1802年),隶川北道保宁府。
民国元年(1912年),属四川省保宁府;民国三年(1914年)起,属四川省嘉陵道署管辖;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改隶四川省第十四行政督察区。
苏维埃苍溪县苏维埃苍溪县
民国元年二十二年(1933年)7月,苍溪县苏维埃政府在运山坝(今运山镇)成立,后迁址今文昌镇文昌宫;1934年9月,苍溪县苏维埃政府由文昌宫迁址老观场(今阆中市老观镇);1935年3月,苍溪县苏维埃政府从老观场迁至陵江镇农坛坝。
1949年12月31日,苍溪县解放。
1950年1月18日,苍溪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属川北行署区剑阁专区(1953年,剑阁专区改为广元专区,并于同年3月撤销)。
1953年3月,苍溪县划归南充专区(1970年,南充撤专区改制为南充地区)。
1985年9月9日,国务院批准苍溪县从南充地区划归广元市管辖。1986年1月起,苍溪县正式成为广元市属县。
苍溪县城(2014年)苍溪县城(2014年)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苍溪县辖24个镇:陵江镇、龙王镇、三川镇、云峰镇、东青镇、白桥镇、八庙镇、五龙镇、永宁镇、鸳溪镇、元坝镇、唤马镇、歧坪镇、白驿镇、灕江镇、文昌镇、岳东镇、石马镇、运山镇、东溪镇、高坡镇、龙山镇、中土镇、亭子镇;15个乡:禅林乡、白鹤乡、浙水乡、雍河乡、新观乡、石门乡、月山乡、白山乡、彭店乡、桥溪乡、龙洞乡、黄猫乡、石灶乡、河地乡、双河乡;另辖3个乡级单位:苍溪九龙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苍溪县三溪口森林经营所、苍溪县良种场。县政府驻陵江镇。
苍溪县行政区划地图苍溪县行政区划地图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北缘,大巴山南麓之低、中山丘陵地带,介于北纬31°37’—32°10’,东经105°43’—106°28’之间。东与南江县、巴中县接壤,南与阆中县相连,西与剑阁县交界,北与旺苍县、元坝区毗邻。辖区周长620公里,幅员2346.46平方公里。县城距广元市及成都市直线距离分别为78公里及215公里。
苍溪县

地区地貌

苍溪县域属低山区,境内地势东北高,西南低。1000米以上之黑猫梁、九龙山、龙乾山等高山雄踞北部及东北部,低、中山脉逶迤绵亘,九龙山主峰海拔1377米为最高峰,回水、石门、歧坪一线以南为低山深丘区,山丘多呈桌状及台阶状,沿江可见沖积层阶地。最低八庙镇涧溪口海拔353米。境内江河纵横,切割剧烈,地形複杂,岭陡谷深,平坝、台地、丘陵、低山、低中山及山塬地貌皆有,以低山为主。
低中山区:黄猫、灕江、三川、五龙一线以北,受九龙山、龙亭山、龙乾山背斜构造影响,形成山峦重叠深谷交错、相对高度200米以上、海拔高度1000—1377.5米的低中山区,尤以东溪、三川两区山势较高。低中山区面积8. 73万亩。
低山区:回水、石门、歧坪一线以北至黄猫、灕江、三川、五龙一线以南区域,多呈平台、长梁状低山似树枝或羽毛状展布,形成向西南倾斜的单面山。西部长宁山最高,主峰海拨868米。东部以琳琅山最高,主峰海拔946.4米。此区相对高度多在200米以上,海拔559—l000米间,山脉起伏,坡较陡而沟较深。低山区面积257.66万亩。
山塬区:山塬主要分布于低山、低中山山脊和相邻山脉结合部,地势倾斜,坡度一般在10度以下,海拔多在700—1000米间,土层较厚。山塬面积53. 31万亩。
深丘区:回水、石门、歧坪一线以南及西南部广大区域,相对高度100—200米,海拔高度小于527米,多为水平岩地层组成,砂岩盖顶,丘体呈阶梯状,丘顶大多平坦,丘坡一般 15—25度,部分大于25度。深丘区面积8.86万亩。
台地区:台地多分布于嘉陵江、东河沿岸,多为高阶台地、洪积台地,台坎高度在20—200米间。高阶台地台面坡度较平缓,一般小于7度。洪积台地台面坡度较倾斜,台面后缘坡度稍陡,最大10度左右。台地区面积8. 57万亩。
平坝区:多分布在县境南部嘉陵江、东河沿岸一、二级阶地和丘陵之间,由第四系全新统的沖积、洪积作用形成。平坝区面积11.84万亩。

气候

苍溪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无霜期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长于秋,有“高山寒未尽,谷底春意浓”的气候特徵。
日照:苍溪县境日照尚足,累年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90.9小时,最多1822.3小时(1978年),最少1154.2小时(1989年)。月日照8月最多,达209.3小时;2月最少,仅72.6小时。
温度:苍溪县境气候温和,累年年平均气温16.7℃,最高年份为17.4℃;最低年份仅15. 9℃。累年各旬平均气温最高为8月上旬27.8℃;最低为1月上旬5.9℃。累年候平均气温最高28.2℃,出现在第43候即8月l—5日;最低5.3℃,出现在第1候即1月1—5日。累年极端最高气温39.3℃,出现在1959年7月14日;最低-4.6℃,出现在1975年12月15日。
地温:苍溪县累年各月不同深度土层平均地温均在5.0℃以上,8月最高,1月最低。累年各月地表极端最高温度67.9℃,出现在1962年7月14日;最低—8.9℃,出现在1963年1月14日。
降雨:苍溪县境累年年均降雨量,北部山区在1100—1300毫米之间,东部低山区多在900—1200毫米之间,西南部深丘地区多在800—1100毫米之间。县气象站多年平均降雨量1046.7毫米,最多为1605.1毫米,出现在1981年;最少为703.4毫米,出现在1986年。季降雨多集中在夏季,大部分区域平均降雨量在460—600毫米之间,占全年总降雨量46—50%;秋季次之,为280—350毫米之间,占全年总降雨量26—32%;春季降雨量为213.5毫米左右,约占全年总降雨量20%;冬季最少,平均降雨量35.4毫米,仅占全年总降雨量3%。全年各月降雨分配不均,最多是7月,为214.3毫米;9月次之,为185.5毫米;最少是12月,为9.8毫米。日降雨量在50.0毫米以上之暴雨多出现在4—10月;100.0毫米以上之大暴雨多出现在5—9月。
湿度:苍溪县累年各月平均相对湿度在67—79%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73%。极端最小相对湿度7%,出现在1983年3月16日;最大相对湿度出现在9月和10月,分别达80%和79%;最小相对湿度出现在3月和4月,均达68%。

水文

径流:苍溪县境属大巴山暴雨影响区,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10.33亿立方米,年均径流深437毫米。
河流:苍溪县境嘉陵江、东河迂迴曲折纵贯南北;插江、深沟河等12条较大支流九曲迴肠结成河网;红花溪、九盘溪等180多条涓涓细流呈树枝状展布全境。绝大部分河流属嘉陵江水系,仅县境东部毛溪河等属渠江水系。嘉陵江水系流域面积619平方公里,东河水系流域面积954.4平方公里,插江水系流域面积392.4平方公里,渠江水系流域面积395.6平方公里。江河过境水流总量达228. 96亿立方米。
嘉陵江从剑阁县鸯溪乡流入苍溪县鸳溪镇水晶坪,蜿蜒流经亭子、浙水、陵江,绕县城纳九曲溪后折向南,流经镇水、五里、寨山、八庙,于涧溪口流人阆中县境,县内长103公里,为流经县境第一大河。
东河又名宋江,从旺苍县张华镇流入苍溪县桥溪乡喻家嘴,迂迴流经东溪、石灶、岳东、灕江、歧坪、唤马、石门、元坝、中土等乡镇,纵贯县境腹部,至云峰镇周家河流入阆中市境于滥泥沟注入嘉陵江。县内长189.5公里,为流经县境第二大河。
插江又名凿水,源头有两支,一为雍河,源出雍河乡甘家沟和鸡叫寨,流经雍河月儿坝纳月儿坝河,经龙王场至两河口;一名桥河,源出广元大南山南麓火把山韩家垭,流经卫子、清水,出广元昭化区界,流入苍溪县境两河乡至两河口与雍河合流,经三川、石门两乡,沿途纳文庙溪、北溪,于插江口注入东河,全长68公里。
三角塘河又名长毛溪河、长滩河,源出县东北高坡镇境,流经高碑沟纳新桥河,经大坟林纳磨子沟水,经柏杨乡三角塘纳万家沟水,至寡妇桥、鸡公嘴于龙山镇桑林村流入巴中县境与恩阳河汇合后注入渠江。县内河段长25.8公里。
深沟河又名大坑河、桥河,源出白驿镇太阳山,于干家桥流入阆中市方山境,又西行流入苍溪县中土镇,绕过青龙寺后名桥河,于朱家浩注入东河。苍溪县境河段长10.9公里。
苍溪县标準地图(2016年5月)苍溪县标準地图(2016年5月)

自然资源

土壤资源

苍溪县土类及分布: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参照国家《暂拟土壤分类系统》,县境土壤分4个土类、6个亚类、10个土属及45个土种。土壤区域分布,由北至南为棕紫泥、黄红紫泥、紫色潮土、老沖积黄泥及灰棕潮土,土层由薄增厚,质地由沙到粘。北部中、低山区水沖刷严重,土层薄、质地沙,为石骨子土、沙土、黄沙泥土及夹沙泥土等土种。永宁、五龙等乡镇多冷浸烂泥田。西南部深丘地带为夹沙土、夹沙黄泥土、瘦沙石骨子土、沙土、黄泥土及大土泥等土种。嘉陵江、东河及12条较大溪河沿岸为潮沙土、白眼沙土、潮沙泥土、紫潮沙土及紫潮沙泥土等土种。
土壤性状及酸硷度: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轻粘土居第二,其次为紧砂土和砂壤土。壤土分重壤土、中壤土、轻壤土,面积分别为45.91万亩、6.36万亩、3.26万亩。轻粘土面积9.26万亩,紧砂土和砂壤土面积分别为2180.5亩和1566.5亩。团粒状土壤面积39.49万亩,粒状土壤面积10. 71万亩,块状土壤面积2.99万亩,碎块状土壤面积11.96万亩。土壤pH <5.5酸性土壤和>8.5硷性土壤,前者为3448.2亩.后者为2180.5亩;pH5. 5—6.5酸性土壤面积4075.0亩;pH6. 5—7.5中性土壤面积18.79万亩;pH7. 5—8.5微硷性土壤面积45.41万亩。
土壤养分:县境土壤养分含量一般有机质低,氮少,磷缺,钾仅够,锌、硼、钼等微量元素不足。养分含量随地形坡度及耕层薄、厚而异。

矿产资源

苍溪县矿产资源有天然气、磷矿、钙质砾岩(水泥原料)、方解石、沥青、石英砂岩(玻璃原料)、白垩土(水泥原料)、红土、硝盐、黄铁矿、沙金、铝土矿、褐铁矿。

生物资源

动物:苍溪县境内动物区系主要由亚热带及温带森林农田动物群所组成。无脊椎动物主要有蚯蚓、田螺、河蚌、蚂蚁、蟋蟀等。脊椎动物中鱼类有7目,16科,115种。江河、池塘及沟渠水域中自然鱼种主要有鲤鱼、长吻鲵、鲶鱼、鲢鱼、鲫鱼、白甲鱼等。常见鸟类24科,52种;哺乳动物有13科,21种。珍稀动物有金钱豹、水獭、大鲵;大灵猫和小灵猫在低、中山杂木灌丛亦有少量。爬行动物中有北草蜴、壁虎、乌龟、鳖、黑眉锦蛇、乌梢蛇、翠青蛇和锈链游蛇。两栖动物中有大鲵、蟾蜍等,但以黑斑蛙、沼蛙和泽蛙等稻田蛙类为多。
植物:苍溪县境地带性植被属亚热带落叶阔叶、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区。植物群落有乔木、灌木、草本及地被物层。

水利资源

苍溪县嘉陵江、东河(宋江)从北向南纵贯全境,大小支流溪沟密布县境,水能蕴藏量29.86万千瓦。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初设装机80万千瓦,具有防洪、发电、灌溉、旅游等综合功能。

人口

截至2018年末,苍溪县户籍总人口75.8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30万人,农业人口63.54万人。年末常住人口61.2万人,比上年增加0.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7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6767人,出生率8.39‰;死亡人口5472人,死亡率6.78‰;人口自然增长率1.6‰。苍溪县有汉、羌、彝、藏、苗、回、侗等民族,少数民族占0.23%。

经济

综述

2018年,苍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2.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3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6.54亿元,增长9.1%;第三产业增加值53.99亿元,增长10.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012元,增加2072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9%。三次产业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0.3%、48.3%和41.4%,分别拉动经济成长0.9、4.0、3.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2017年的22.2:43.3:34.5调整为2018年的21.2:43.5:35.3。
2018年,苍溪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81.42亿元,同比增长8.5%,高于全年GDP增速0.2个百分点。总量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3.3%,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为53.6%,拉动GDP增长4.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46.26亿元,增长8.5%;第三产业增加值23.44亿元,增长11.0%。
截至2018年末,苍溪县共有法人单位3198家,比上年增长0.2%。产业单位 1160家,比上年减少11.4%。“四上”企业单位144家,比上年增加1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家;资质以上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48家;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企业31家;重点服务业企业15家。
2018年,苍溪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1.14亿元(其中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完成投资2.4亿元);县本级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亭子口)98.74亿元,比上年增长19.6%,全年实施500万元以上的各类建设项目422个(不含亭子口),新开工项目230个,竣工项目252个。
2018年,苍溪县财政总收入19.79亿元,比上年增长65.6%,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9亿元,同口径增长10.0%。其中,税收收入3.94亿元,税收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1.7%。财政总支出56.89亿元,增长20.9%,其中,一般公共财政支出45.06亿元,增长1.0%。

第一产业

2018年,苍溪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9.6万亩,其中,小春38万亩,大春81.6万亩。粮食总产量43.3万吨,减少2%,其中,小春粮食产量10.5万吨,减少1.0%;大春粮食产量32.8万吨,减少2.3%。油料产量6.2万吨,增长2.3%。水果产量20.9万吨,增长7.5%。
2018年,苍溪县肉类总产量8.6万吨,比上年增加3.2%。生猪出栏93.04万头,家禽出栏442.1万只,蚕茧产量0.09万吨,水产品1.62万吨。
2018年,苍溪县整治山坪塘384座,新建防渗渠系68.1千米,新增有效灌面2.0万亩,农田灌溉渠系水利用係数达到0.55。建成集中供水工程332处,解决8.63万人安全饮水问题。累计流转土地28.89万亩,2018年新流转1.2万亩,建成高标準农田6.68万亩,主要粮食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6%,标準化示範园区机械化水平达到75%。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85.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8%。

第二产业

2018年,苍溪县全部工业增加值40.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工业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为34.1%,拉动经济成长2.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3%;实现利税总额18.48亿元,增长17.5%,其中,利润总额13.44亿元,增长13.5%;产销率98.4%,总资产贡献率9.5%。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5.29亿元,增长7.6%,其中,技改投资13.03亿元,增长10.7%。
2018年,苍溪县建筑业增加值26.14亿元,比上年增长7.2%。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4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33.58亿元,增长30.5%。

第三产业

2018年,苍溪县服务业增加值53.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2018年,苍溪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37亿元,比上年增长11.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7.37亿元,增长11.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00亿元,增长11.6%。按行业分,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增长8.2%、11.2%、13.0%、13.7%。
2018年,苍溪县共接待游客701.1万人次数,比上年增长27.1%;实现旅游收入46.06亿元,增长15.6%。
截至2018年末,苍溪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03.0亿元,比年初增长3.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27.3亿元,比年初增长8.6%。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40.3亿元,比年初增长8.1%。
2018年,苍溪县保费收入8.0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全年理赔金额1.56亿元。
2018年,苍溪县房地产开发投资10.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住宅投资完成4.7亿元,下降32.9%。房屋施工面积96.5万平方米,下降2.4%,其中,新开工面积13万平方米,增长40.3%;房屋竣工面积0.74万平方米,下降97.6%。商品房销售面积31.2万平方米,增长35.6%,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6.8万平方米,增长25.1%;商品房销售额13.2亿元,增长41.9%,其中,住宅销售额11.6亿元,增长36.4%。
2018年,苍溪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4.79亿元,比上年增长4.8%。实现邮政主营业务收入0.81亿元,增长3%;实现电信主营业务收入4.25亿元,增长8.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数10.96万户,行动电话52.2万部,每百人拥有行动电话68.4部,宽频用户数16.3万户。

交通运输

水运

苍溪县境水路有嘉陵江,东河及插江,通航里程 300.5 公里。

陆运

普通公路:G212国道(兰州—广元—重庆)
高速公路:G75兰海高速(兰州—广元—南充—海口);绵万高速(绵阳—梓潼—剑阁—苍溪—巴中—万源);金苍旺高速(青川金子山—苍溪—旺苍)规划中。

铁路

兰渝铁路(兰州—苍溪—重庆)
绵万铁路(绵阳—苍溪—巴中—万源)远期规划。

数据

截至2018年末,苍溪县公路总里程3906公里,其中,等级公里3394公里。年末公车路数增至7路,公车总量达30辆。苍溪火车站现图定列车8.5对(17趟),全年传送旅客61.4万人,实现客货运进款3141.5万元。全年公路运输总周转量 91423万吨公里,其中,客运周转量17463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89677万吨公里。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45884辆,比上年增长11.0%,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40159辆,增长11.0%。

政治

职务姓名
县委书记
张寿于
县长
杨祖斌
领导信息统计截至2019年3月,参考资料来源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截至2018年末,苍溪县拥有文化馆2个,体育场1个,剧场、影剧院4个,展览馆4个,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280.5千册,电子图书135千册。
2018年,苍溪县有线电视新通村13个,有线电视通村率100%。新增城乡有线电视用户2000户,累计入户10.58万户,其中,农村7.39万户。完成电视转播时间160.31万小时。广播电视混合覆盖率99.9%。

教育事业

截至2018年末,苍溪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2所,在校学生85137人,教职工6382人,其中,专任教师5608人。完成国小招生5601人,普通中学招生10785人。国小在校学生39902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1665人。向大中专院校输送新生4864人。初等义务教育入学率、完成率、毕业率均达100%。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入学率、完成率、毕业率均达100%,超过省定标準。农村青壮年文盲率控制在0.7%以下,脱盲学员巩固率保持100%。
苍溪中学苍溪中学

科技事业

2018年,苍溪县专利申请210件。

医疗事业

中医院中医院
截至2018年末,苍溪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100%。全县现有卫生机构88个,医院、卫生院床位3837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2827人。出院病人治癒好转率62.03%;出入院诊断符合率86%。传染病总报告发病264.98/10万。儿童“五苗”全程接种率99.27%。产妇新法接生率100%,孕产妇死亡率16.32/10万,婴儿死亡率1.46‰。

人民生活

2018年,苍溪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96元,比上年增加1610元,增长10.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89元,比上年增加2358元,增长8.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06元,比上年增加1078元,增长9.9%。

社会保障

截至2018年末,苍溪县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0.9万人,其中,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9.68万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2万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39万人;年末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2.23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20万人;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企事业单位共721家,参保人数为3.03万人。全年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48万人,发放低保金6805.3万元;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16万人,发放低保金5713.9万元;集中供养农村特困人员5230人,发放特困补助金2931.1万元;城镇特困人员102人,发放特困补助金98.5万元。全年实施城乡医疗救助725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194.7万元;临时救助人口1157人,发放救助金179.6万元。
截至2018年末,苍溪县城镇新增就业627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 %以内。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730人,解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1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7万人,支付失业保险金826.9万元,失业保险覆盖面100%。

历史文化

宗教信仰

苍溪县汇集了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各种东西方宗教流派,其中道教正一派为代表的道教建筑和道教文化尤为突出。道家讲究“清静无为”、逍遥自在,而广元山高路险正是道家传扬道法的绝佳地方,加上历代地方政府的支持,因此在有着古蜀文化的苍溪道观香火不绝,反之佛寺却在苍溪濒临衰落。

地方习俗

游百病
苍溪人民每年在农曆正月十六,有一个特色的“游百病”的民俗,意为通过郊游散步消除百病。此民俗最初是因旧时妇女多操持家务、养儿育女,成天在家,容易闷出病,所以在每年正月十六日前后以驱除病邪为依託,成群结伴要求出门四处游走。后成为地方民俗,据说出门的那天要走得越远越好,以便将体内的各种病痛“丢”在山野,其后一年健健康康。
苍溪梨花节苍溪梨花节
梨花节
苍溪县有1000多年的雪梨种植历史。2003年3月18日,首届“广元·苍溪梨花节”隆重开幕,到2013年已连续举办十一届。借力梨花节,苍溪旅外企业家联合会顺利成立、40个招商引资项目成功签约,协定金额超45亿元。

地方艺术

唤马剪纸
1700多年前,苍溪唤马镇乡民兴起剪纸,有剪纸、剪影、刻纸、撕纸和雷射分割五个品种。现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以下艺术特点:
①集北方剪纸的粗犷、南方剪纸的典雅两特点,粗中有细、拙中有巧。
②多为农家妇女织染描裙边服饰条纹花朵,古朴、简括、清晰、雅丽,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③家族传承,手艺正宗。
④仅在县域内小範围传播。
⑤融入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派生出各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苍溪灯戏
1200多年前,湘西傩戏传入苍溪,在道教盛行的苍溪,每逢春社、秋社、清明、建庙迎神、神佛生日等民俗活动就会有傩班和灯班艺术表演。这就是苍溪“灯傩两开”的由来。苍溪戏班灯中有傩,傩中有灯。久而久之,苍溪灯傩、目连、道场与苍溪灯合而为一。苍溪灯戏在傩戏的基础上发展并保存下来,形成具有独特唱腔的灯戏(川派傩戏)。“梁平灯戏”、“剑门灯戏”、“阆中傩戏”、“川北灯戏”等川派傩戏种类均起源自苍溪。2014年,苍溪县被命名为“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川北灯戏)之乡”。

风景名胜

综述

截至2017年05月,苍溪县共建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AAA级旅游景区1个、AA级旅游景区5个、白鹭湖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三溪口(玉带峡、武当山)国家森林公园、亭子湖市级风景名胜区、九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等;以三会、寻乐书岩、青山驿、白鹭湖、亭子口露营地、爱莲荷园、金凤橘园、玉女庭园等为节点的“百里香雪海”“四季寻乐汇”乡村旅游线2条。

主要景点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
九龙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苍溪县三川镇与龙王镇交界山脉,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海拔1337米,是苍溪县境内最高峰。原始林木覆盖率为98%。
九龙山九龙山
自然保护区内既有铁甲松、银杏、樟树、兰花、天麻等野生植物,也有柳杉、漆树、枫香、百合、海棠等珍稀植物,还有獾、狐狸、野猪、野兔、黄麂、雉鸡、画眉、蝮蛇、梅花鹿等珍稀动物,以及猕猴、大灵猫、红腹锦鸡、白冠长尾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还分布有豹、獐、金雕、林麝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红军渡·西武当山
苍溪红军渡·西武当山景区地处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川陕渝红色旅游线、“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线、三国文化旅游线上,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範基地、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道教西部正一派中心,是一个以“红土地、绿山水、梨乡情”为主题,集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道教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区。
红军渡红军渡
景区占地5000余亩,由红军渡红军文化旅游区、西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区和嘉陵江杜里坝水上休闲旅游区三部分组成,有红军渡纪念园、武当山森林公园、中华百家姓氏追蹤园、相思书法碑林园和乡土树种博览园五个主题园区。红军渡红色文化旅游区有红军渡标誌铜质塑像、红军渡口遗址、将帅台、红军石刻标语碑廊、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红军街、渡江指挥所、王渡河、功勋馆、万名烈士纪念碑、将军陵、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碑等重要旅游景点。西武当山道教文化旅游区有真武宫、慈航殿、南天门、闻钟楼、仰天楼、二仙坪等旅游景点,是中国道教西部正一派中心。中华百家姓氏追蹤园建成了百家姓氏拜祭台、华母亭、姓氏碑廊等旅游景点。乡土树种博览园是集川东北乡土树种展示园,是游客生态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苍溪梨文化博览园
苍溪梨文化博览园地处嘉陵江流域生态文化旅游区,位于三国文化旅游线上,占地面积3000亩,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範点、全国百强农业科技示範场。景区由梨文化展示区、梨乡民俗与农耕体验区、梨休闲养生文化区等三个各具特色的主题展示区组成。梨文化展示区含梨祖文化园、百年老树园、雪梨认养园、雪梨新品园、世界梨品展示园和梨文化博物馆、农耕体验区含梨乡农耕种植园、梨乡乡土果树品种园和川北梨乡民俗文化博览馆。梨休闲养生文化区含梨花伴月台、梨休闲养生茶吧、雪梨赋与梨乡雕刻工艺品展示馆。三大主题展示区浓缩了梨乡几千年的雪梨史话,博大精深的雪梨文化,纯朴的梨乡民俗风情。展示出了中国苍溪雪梨文化与梨乡民俗文化漫长的积澱过程,是一个具有历史底蕴与现代科技农业的雪梨文化与梨乡民俗文化的景区。
梨博园梨博园

特产美食

地方特产

苍溪雪梨
苍溪雪梨,属沙梨类,以苍溪沙梨品质最佳,清德宗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苍溪时任县令姜秉善将施家梨奉为贡品,苍溪“施家贡梨”声名大噪。1980年,在四川园艺学会梨鑒评会上,苍溪雪梨名列全省第一。此后多次名列全国名梨榜首,誉为“沙梨之王”。1986年,苍溪被国家多部委认定为“中国雪梨之乡”。
红心果
红阳猕猴桃又名红心果/红心猕猴桃,苍溪猕猴桃种植历史悠久,是中国最早实行人工种植的区域之一,也是全国培育新品种最多的县,早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苍溪县猕猴桃研究所通过多年的研究,先后在本地猕猴桃的基础上选育出川猕1号、2号、3号、4号和新观2号五个新品种。
脆香甜柚
脆香甜柚是苍溪县农业局从柚芽变中选育出来的早熟良种,平均单果重1300克左右,果实汁胞脆嫩化渣,香甜可口,无异味,可溶性固形物12.7%,鲜食品质在柚类各品种中独占鳌头,多次荣获省、部级金奖,11月上旬成熟。县域现有脆香甜柚10万亩。
川北明参
川北明参,在清乾隆四十八年(1808年)已有四川土产川明参的记载。清鹹丰二年(1851年)开始人工栽培。
苍溪毛兔
2008年,苍溪县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计画用5年时间,通过长毛兔新品种培育科技合作创造具有自主智慧财产权的“苍溪兔”品牌。

地方小吃

酸菜豆花稀饭
苍溪红薯羹
苍溪冰糖雪梨
“耕之灵”亮壳皮蛋
苍溪油芍

着名人物

姓名所处时代简介
王健林
当代
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
罗青长
当代
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共调查部部长
卢俊卿
当代
世界杰出华商协会主席
卢星宇
当代
中国仁二代俱乐部创始人
李勤
当代
女子双人双桨冠军
罗玮
当代
全国道德模範
安石
当代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伏玟晓
当代
东方卫视《谁能百里挑一》节目主持人
罗援
当代
少将军衔,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
李泽民
当代
浙江省委书记
苏毅然
当代
山东省委书记
吴忠
当代
北京卫戌区司令员,少将
任荣
当代
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司令员,少将
伍奉朝
当代
云南省玉溪军分区原司令员
李明
当代
云南省军区和贵州省军区副政委,昆明军区炮兵政委,少将
赵承丰
当代
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秘书处长、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总政治部副秘书长,少将
伍国仲
当代
四川江津军分区司令员、云南省思茅边防军分区司令员,少将
樊学文
当代
曾任吉林、黑龙江、辽宁等省军区副政委,少将。
李开湘
当代
任军政治部主任,国防科委31实验基地司令员
安征夫
民国
民国抗日烈士
陶泽琨
清末
清末武秀才
王樾
南宋
南宋状元
谯玄
西汉
中散大夫、绣衣使者、“高洁”之士

荣誉称号

中国雪梨之乡
红四军长征出发地
国家现代农业示範县
四川省首批文明、卫生县城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