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名家手把手教你做会计》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作者简介
中华第一财税网的法人代表是贺志东。贺志东 全国着名财税、审计专家,资深中国注册会计师和注册税务师。曾先后担任某税务稽查局负责人、审计师事务所所长、中国某大型涉外企业集团(A、B、H股上市公司)总部副总裁、某学院教授、中华第一财税网首席专家等职。十多年来,主持研究财会、审计、纳税筹划、避税与反避税、纳税管理、税务稽查、税收实务等课题数十项。在《财务与会计》、《中国税务报》等刊物发表文章数十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作品数十部。曾为众多中外知名企业成功提供过财税筹划或财税管理、财税风险防範等服务,也曾为诸多企业董事长、总裁、执行长、财务总监、税务总监、DBA、EMBA、MBA、税务官员、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等作演讲、授课数百场,参训单位达数万家。已为大型企业“量身定做”纳税管理与纳税筹划内部培训100多场。
图书目录
第1篇 企业会计综合知识
第1章 企业会计综述2
1.1 会计从业资格2
1.2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6
1.3 会计要素9
1.4 会计等式16
1.5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8
1.6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权责发生制18
1.7 会计计量19
1.8 会计记账方法28
1.9 会计账务处理程式31
1.10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6
1.11 企业会计準则39
1.12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44
第2篇 企业经营成果信息的反映
第2章 收入50
2.1 销售商品收入50
2.2 提供劳务收入59
2.3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62
2.4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63
2.5 附注披露65
第3章 建造契约66
3.1 建造契约会计概述66
3.2 契约的分立与合併67
3.3 契约收入69
3.4 契约成本70
3.5 契约收入与契约费用的确认73
3.6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83
3.7 附注披露90
第4章 政府补助97
4.1 政府补助概述97
4.2 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98
4.3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100
第5章 借款费用102
5.1 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102
5.2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111
5.3 附注披露116
第6章 所得税117
6.1 所得税会计概述117
6.2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123
6.3 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131
6.4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145
6.5 记录与列报150
第7章 利润表153
7.1 个别利润表153
7.2 合併利润表170
第3篇 企业财务状况信息的反映
第8章 存货182
8.1 存货的确认182
8.2 存货的计量183
8.3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197
8.4 附注披露205
第9章 长期股权投资207
9.1 长期股权投资概述207
9.2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208
9.3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214
9.4 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计量220
9.5 共同控制资产及共同控制经营的核算221
9.6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227
9.7 附注披露233
第10章 投资性房地产235
10.1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235
10.2 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236
10.3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238
10.4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240
10.5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242
10.6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243
10.7 附注披露246
第11章 固定资产248
11.1 固定资产的确认248
11.2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250
11.3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252
11.4 固定资产的处置256
11.5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257
11.6 附注披露271
第12章 无形资产273
12.1 无形资产的确认273
12.2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275
12.3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276
12.4 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278
12.5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278
12.6 附注披露284
第13章 资产减值286
13.1 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287
13.2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287
13.3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293
13.4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295
13.5 商誉减值的处理300
13.6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301
13.7 附注披露327
第14章 债务重组330
14.1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330
14.2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337
14.3 附注披露341
第15章 或有事项343
15.1 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343
15.2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350
15.3 附注披露353
第16章 资产负债表355
16.1 个别资产负债表355
16.2 合併资产负债表415
第17章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430
17.1 个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430
17.2 合併所有者权益变动表439
第4篇 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反映
第18章 现金流量444
18.1 企业现金流量的综合知识444
18.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48
18.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51
18.4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54
第19章 现金流量表456
19.1 个别现金流量表456
19.2 合併现金流量表477
第5篇 会计专题
第20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484
20.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484
20.2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处理486
20.3 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的处理490
20.4 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491
20.5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495
20.6 附注披露497
第21章 人力资源会计498
21.1 职工薪酬498
21.2 企业年金基金514
21.3 股份支付554
21.4 每股收益563
第22章 外币折算572
22.1 外汇管理法律制度572
22.2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与变更593
22.3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594
22.4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602
22.5 附注披露611
第23章 企业合併612
23.1 企业合併会计概述612
23.2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併615
23.3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併627
23.4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637
23.5 附注披露639
第24章 租赁641
24.1 租赁会计概述641
24.2 融资租赁643
24.3 经营租赁653
24.4 售后租回交易654
24.5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657
24.6 租赁的列报662
第25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664
25.1 会计政策664
25.2 会计估计变更668
25.3 前期差错更正669
25.4 附注披露671
第26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676
26.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676
26.2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678
26.3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681
26.4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披露683
第27章 关联方及其披露685
27.1 关联方685
27.2 关联方交易698
27.3 关联方披露700
第6篇 行业专题
第28章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708
28.1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708
28.2 嵌入衍生工具713
28.3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715
28.4 金融工具计量716
28.5 金融资产减值725
28.6 公允价值的确定728
28.7 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730
28.8 通用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731
28.9 专用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739
第29章 金融资产转移755
29.1 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755
29.2 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757
第30章 金融工具列报762
30.1 金融工具列示762
30.2 金融工具披露768
第31章 套期保值776
31.1 套期保值会计概述776
31.2 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777
31.3 运用套期保值会计的条件779
31.4 套期确认和计量782
31.5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792
第32章 原保险契约795
32.1 原保险契约的确定795
32.2 原保险契约收入的确认和计量796
32.3 原保险契约準备金的确认和计量797
32.4 原保险契约成本的确认和计量799
32.5 原保险契约的列报801
32.6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802
第33章 再保险契约814
33.1 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814
33.2 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819
33.3 再保险契约的列报820
33.4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820
第34章 石油天然气开採828
34.1 矿区权益的会计处理828
34.2 油气勘探的会计处理830
34.3 油气开发的会计处理831
34.4 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831
34.5 石油天然气开採披露833
34.6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834
第35章 生物资产837
35.1 生物资产的确认837
35.2 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838
35.3 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843
35.4 生物资产的收穫与处置846
35.5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847
35.6 附注披露853
第7篇 企业财务报表
第36章 财务报表列报856
36.1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856
36.2 企业会计报表附注861
第37章 中期财务报告906
37.1 中期财务报告综述906
37.2 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911
37.3 确认和计量934
第38章 合併财务报表950
38.1 合併财务报表综合知识950
38.2 合併财务报表附注披露959
第39章 分部报告962
39.1 企业报告分部的确定962
39.2 分部会计信息的披露963
第1章 企业会计综述2
1.1 会计从业资格2
1.2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6
1.3 会计要素9
1.4 会计等式16
1.5 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18
1.6 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权责发生制18
1.7 会计计量19
1.8 会计记账方法28
1.9 会计账务处理程式31
1.10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36
1.11 企业会计準则39
1.12 会计人员继续教育44
第2篇 企业经营成果信息的反映
第2章 收入50
2.1 销售商品收入50
2.2 提供劳务收入59
2.3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62
2.4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63
2.5 附注披露65
第3章 建造契约66
3.1 建造契约会计概述66
3.2 契约的分立与合併67
3.3 契约收入69
3.4 契约成本70
3.5 契约收入与契约费用的确认73
3.6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83
3.7 附注披露90
第4章 政府补助97
4.1 政府补助概述97
4.2 政府补助的确认和计量98
4.3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100
第5章 借款费用102
5.1 借款费用的确认和计量102
5.2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111
5.3 附注披露116
第6章 所得税117
6.1 所得税会计概述117
6.2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暂时性差异123
6.3 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确认和计量131
6.4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145
6.5 记录与列报150
第7章 利润表153
7.1 个别利润表153
7.2 合併利润表170
第3篇 企业财务状况信息的反映
第8章 存货182
8.1 存货的确认182
8.2 存货的计量183
8.3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197
8.4 附注披露205
第9章 长期股权投资207
9.1 长期股权投资概述207
9.2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208
9.3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214
9.4 长期股权投资的期末计量220
9.5 共同控制资产及共同控制经营的核算221
9.6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227
9.7 附注披露233
第10章 投资性房地产235
10.1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235
10.2 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236
10.3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238
10.4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240
10.5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242
10.6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243
10.7 附注披露246
第11章 固定资产248
11.1 固定资产的确认248
11.2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250
11.3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252
11.4 固定资产的处置256
11.5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257
11.6 附注披露271
第12章 无形资产273
12.1 无形资产的确认273
12.2 无形资产的初始计量275
12.3 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276
12.4 无形资产的处置和报废278
12.5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278
12.6 附注披露284
第13章 资产减值286
13.1 可能发生减值资产的认定287
13.2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287
13.3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定293
13.4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295
13.5 商誉减值的处理300
13.6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301
13.7 附注披露327
第14章 债务重组330
14.1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330
14.2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337
14.3 附注披露341
第15章 或有事项343
15.1 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343
15.2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350
15.3 附注披露353
第16章 资产负债表355
16.1 个别资产负债表355
16.2 合併资产负债表415
第17章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430
17.1 个别所有者权益变动表430
17.2 合併所有者权益变动表439
第4篇 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反映
第18章 现金流量444
18.1 企业现金流量的综合知识444
18.2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48
18.3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51
18.4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454
第19章 现金流量表456
19.1 个别现金流量表456
19.2 合併现金流量表477
第5篇 会计专题
第20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484
20.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484
20.2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处理486
20.3 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的处理490
20.4 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491
20.5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495
20.6 附注披露497
第21章 人力资源会计498
21.1 职工薪酬498
21.2 企业年金基金514
21.3 股份支付554
21.4 每股收益563
第22章 外币折算572
22.1 外汇管理法律制度572
22.2 记账本位币的确定与变更593
22.3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594
22.4 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602
22.5 附注披露611
第23章 企业合併612
23.1 企业合併会计概述612
23.2 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併615
23.3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併627
23.4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637
23.5 附注披露639
第24章 租赁641
24.1 租赁会计概述641
24.2 融资租赁643
24.3 经营租赁653
24.4 售后租回交易654
24.5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657
24.6 租赁的列报662
第25章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664
25.1 会计政策664
25.2 会计估计变更668
25.3 前期差错更正669
25.4 附注披露671
第26章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676
26.1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概述676
26.2 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678
26.3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681
26.4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披露683
第27章 关联方及其披露685
27.1 关联方685
27.2 关联方交易698
27.3 关联方披露700
第6篇 行业专题
第28章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708
28.1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708
28.2 嵌入衍生工具713
28.3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715
28.4 金融工具计量716
28.5 金融资产减值725
28.6 公允价值的确定728
28.7 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730
28.8 通用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731
28.9 专用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739
第29章 金融资产转移755
29.1 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755
29.2 金融资产转移的计量757
第30章 金融工具列报762
30.1 金融工具列示762
30.2 金融工具披露768
第31章 套期保值776
31.1 套期保值会计概述776
31.2 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777
31.3 运用套期保值会计的条件779
31.4 套期确认和计量782
31.5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792
第32章 原保险契约795
32.1 原保险契约的确定795
32.2 原保险契约收入的确认和计量796
32.3 原保险契约準备金的确认和计量797
32.4 原保险契约成本的确认和计量799
32.5 原保险契约的列报801
32.6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802
第33章 再保险契约814
33.1 分出业务的会计处理814
33.2 分入业务的会计处理819
33.3 再保险契约的列报820
33.4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820
第34章 石油天然气开採828
34.1 矿区权益的会计处理828
34.2 油气勘探的会计处理830
34.3 油气开发的会计处理831
34.4 油气生产的会计处理831
34.5 石油天然气开採披露833
34.6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834
第35章 生物资产837
35.1 生物资产的确认837
35.2 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838
35.3 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843
35.4 生物资产的收穫与处置846
35.5 会计科目及主要账务处理847
35.6 附注披露853
第7篇 企业财务报表
第36章 财务报表列报856
36.1 财务会计报告概述856
36.2 企业会计报表附注861
第37章 中期财务报告906
37.1 中期财务报告综述906
37.2 中期财务报告的内容911
37.3 确认和计量934
第38章 合併财务报表950
38.1 合併财务报表综合知识950
38.2 合併财务报表附注披露959
第39章 分部报告962
39.1 企业报告分部的确定962
39.2 分部会计信息的披露963
序言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在企业,会计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并对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会计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式,能够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是有关各方据以进行经济决策和巨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是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为了帮助全国广大财会、财税、审计、企业管理等人员全面、深入、正确地理解最新会计实务知识与技能,实现自我充电、知识更新,着名财税专家贺志东主持编写了本书。
全书分为7篇共39章,内容包括:企业会计综合知识(企业会计综述);企业经营成果信息的反映(收入、建造契约、政府补助、借款费用、所得税、利润表);企业财务状况信息的反映(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债务重组、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反映(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会计专题(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人力资源会计,外币折算,企业合併,租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及其披露);行业专题(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金融工具列报、套期保值、原保险契约、再保险契约、石油天然气开採、生物资产);企业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列报、中期财务报告、合併财务报表、分部报告)等。
本书紧密依託新企业会计準则(从2014年7月1日起执行的新修订準则)等现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範性档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手把手”地逐一介绍企业会计人员工作过程中所有业务问题,具有政策最新、内容全面深入、举例丰富、实用性强等特色。
会计通过一系列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程式,能够为政府部门、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各个方面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重要信息,是有关各方据以进行经济决策和巨观经济管理的重要依据,是考核企业领导人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
为了帮助全国广大财会、财税、审计、企业管理等人员全面、深入、正确地理解最新会计实务知识与技能,实现自我充电、知识更新,着名财税专家贺志东主持编写了本书。
全书分为7篇共39章,内容包括:企业会计综合知识(企业会计综述);企业经营成果信息的反映(收入、建造契约、政府补助、借款费用、所得税、利润表);企业财务状况信息的反映(存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资产减值、债务重组、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反映(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会计专题(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人力资源会计,外币折算,企业合併,租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关联方及其披露);行业专题(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金融资产转移、金融工具列报、套期保值、原保险契约、再保险契约、石油天然气开採、生物资产);企业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列报、中期财务报告、合併财务报表、分部报告)等。
本书紧密依託新企业会计準则(从2014年7月1日起执行的新修订準则)等现行会计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範性档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手把手”地逐一介绍企业会计人员工作过程中所有业务问题,具有政策最新、内容全面深入、举例丰富、实用性强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