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于1997年成立,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经过10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健全的孵化培育体系,现拥有孵化面积约11.8万平方米。创业中心是直接隶属于高新区管委会的事业单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专业性政府孵化机构,其运行机制为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创业中心内部管理规範,服务意识强,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
中心规模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创业中心”)于1997年成立,2000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经过8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健全的孵化培育体系,现拥有孵化面积约3.6万平方米。建立了三个专业园区:兰州软体园、甘肃省兰州留学人创业园区和兰州高新区大学科技园。8年来共孵化毕业企业74家,在孵企业160余家。创业中心不但为企业提供创业场地、人员培训等基础服务,同时还提供信贷担保、项目申报、企业谘询等综合配套服务。一大批创业人才、科技企业进驻园区,初步形成了创业企业孵化、创新人才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的支撑体系。
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
创业中心是直接隶属于兰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事业单位,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专业性政府孵化机构,其运行机制为自收自支,企业化管理。创业中心内部管理规範,服务意识强,建立了完善的服务体系。创业中心二期近11万平方米的兰州高新技术创新园开工在建面积达9万平方米,整个项目将于2006年上半年全面投入使用。兰州高新技术创新园是省市多家专业孵化机构共同建设孵化器的一个成功探索。结合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战略和国内外孵化产业发展趋势,明确创业中心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框架,确定其功能定位、服务内容、运行体制、空间规划和发展阶段。通过不懈的努力,创业中心已初步建立起创新机制,建立了有利于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吸引和凝聚高素质人才。创业中心的工作由从前为企业提供基本服务转向全面孵化增值服务,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创业中心内部设立了综合部、项目发展部和孵化保障部以及专业园区管理办公室;参与投资组建“高科创新风险投资公司”,积极促进在孵企业和资本的结合。
中心优势
临空优势
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应,促使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走廊沿线地区出现成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多功能经济区域。航空港作为区域经济发动机,依託大型机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在机场所在地周边地区和更广泛地区内,将形成与航运相关的产业集群,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机场所在地的临空经济产业群的发展又起着先导作用。据国际民航组织测算,每100万航空旅客可为周边区域创造11.3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并且能够带来1000个直接和3700个间接工作岗位;每新增10万吨航空货物将直接创造出800个工作岗位;每新增一个航班将直接增加750个工作岗位。如上海的浦东地区、重庆的北碚新城、天津的滨海新区、成都的双流国际新城等都是临空经济的最大受益者。兰州空港产业基地可以充分利用中川机场作为全省最大的机场和毗邻省会城市的比较优势,建设兰州市的副城区和空港卫星城,成为推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引擎。
区位优势
空港产业基地位于兰州1小时都市经济圈,地处兰州、白银、西宁区域经济和高速通道大三角中心位置,在西北五省区具有“坐中四连”的区位优势,距兰州市60公里、白银市80公里、西宁市195公里,是欧亚“大陆桥”的重要连线点,可谓占尽地利。
土地资源优势
该地区土地集中连片,平坦开阔,价格低廉,为兰州周边地区供地价格最低的产业基地。目前储备熟地4000亩,可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裕的土地资源。
水资源优势
国家大型二级自流灌溉水利工程——设计水量32立方米/秒,年引水量达4042亿立方米的引大入秦工程为产业基地长期发展提供了充足优良水源。其中,尖山庙水库已成功实现蓄水。作为第二水源,该区域地下水资源总量达0.54亿立方米,可满足各类项目用水需求。
电力资源优势
空港产业基地电力资源丰富充裕,周边30公里範围内,分布着不同电压等级和容量的6座变电站(所),具有扩容增容的便利条件,新建110千伏变电所已投入使用,可为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保障。
交通运输优势
中川机场和高速公路是空港产业基地对外交通的主要依託。中川机场已开闢30多条通往国内外的空中航线,使产业基地具备甘肃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航空交通条件。同时对外公路交通十分便捷,基地毗邻机场高速公路、省道201线、龙泉至中川县级公路,基地快速干道网与现有公路有机结合,形成了通往兰州、西安、白银、新疆、西宁等地的快速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