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经市政府、市编委批准,于1996年成立,隶属太原市科技局的一所事业单位。服务中心是:紧紧围绕科技兴市纲要和依託企业孵化的背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综合性创业服务,提高了自主创业能力。
基本介绍
- 公司名称:太原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
- 总部地点:太原市
- 成立时间:1996年
- 公司性质:事业单位
单位概况
太原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是经市政府、市编委批准,于1996年成立,隶属太原市科技局的一所事业单位。96年成立以来,中心紧紧围绕科技兴市纲要和依託企业孵化的背景,为中小企业提供了大量综合性创业服务,提高了自主创业能力。先后被评为“科技模範集体”、“科技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中心现有在编职工11人,大专以上学历8人,高级职称2人,下设:孵化部、指导部、综合事务部、产业化部四个部室。
中心职责
一、制定我市孵化器建设远期规划,引导孵化器逐步向规模化、社会化、网路化、产业化发展。
二、建立和完善孵化器协作网,并开展政策研究、专题研讨、发展论坛、经验交流、成果展示、技术交流等活动。
三、为入孵企业提供研发、生产经营的场地、网路、通讯与办公等方面共享设施,并对其提供人才招聘、业务培训、法律谘询、财务代理、融资、工商税务注册手续等多项服务。
四、为入孵企业提供高新技术产品、高新技术企业、民营科技型企业的申报、认定服务工作,使入孵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得到上升空间,从而帮助初创阶段或刚成立的企业成为能独立运作并健康成长的企业。
在市科技局的领导下科技企业孵化器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增加。我市区域範围内,目前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及科技工业园区26家,其中高新区内8家,区外18家,总孵化面积达到51.898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769家。2005年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6.66亿元,利税1.49亿元,拥有智慧财产权562项,为我市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不竭动力。
这26家孵化器的构成为:科技企业孵化器18家,科技园区5家,工业园区3家。其中由政府或财政预算单位主办的6家,民营或股份制企业主办的6家,其他类型的14家。
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现状
在连续10年高速增长之后,近几年以来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无论是在规模方面还是孵化事业方面进入了发展最快也是最好的时期。尤其是近几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之年!在这一年里,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1)孵化场地面积空前拓展,规模经济效应初步形成。2003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总场地面积由2002年的776.1万m2增长到1937.3万m2,一年的孵化器场地建设面积相当于前16年全国总建设面积的两倍半;留学人员创业园总孵化场地面积由2002年的91.2万m2增长到233.5万m2, 一年之间增长两倍半;全国大学科技园总孵化场地面积由2002年的143.5万m2增长到578.4万m2,一年之间增长4倍多。这种建设规模拓展速度在世界孵化器发展史上是空前的。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这一辉煌建设成就除了证明改革开放20年和建立市场经济体制10年来中国形成的强大经济实力之外,同时也证明了各级政府科技部门致力于建立和完善中国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化体系的远见卓识。
对于绝大部分孵化器来讲,在政府首期或第二期投入后,规模基本保持在1~5万m2的水平。但也有为数不少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孵化器已经超过10万m2或正在向10万m2挺进。据不完全统计,投资规模超过1亿元的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已达20余家。
(2)国家级孵化器绝大部分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级孵化器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孵化科技企业、培育企业家等方面发挥了示範带头作用,创造的社会效益和整体运作效率也明显高于一般孵化器。高新区内孵化器均已成为各自所在高新区的核心。据对95家国家级创业中心的统计,现有在孵企业15021家,占全国在孵企业总数的61.8%;累计毕业企业6283家,占总量的74.7%;累计毕业企业总收入386.7亿元,占总量的77.9%。
(3)科技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由全国平均水平的25%~30%提高到70%以上;科技企业的成活率大大提高。经过孵化器的孵化和培育,新办小企业的成活率一般都高达80%以上。
企业孵化项目被列入国家级项目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强有力保证和推动。
发展特点
经过17年的发展,无论在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还是质量上,中国均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据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统计,2003年全国已有科技企业孵化器近490家,其中经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创业服务中心98家,另外还包括留学人员创业园45家,大学科技园58家。这些孵化器中,拥有在孵企业200家以上的有32家,累计毕业企业达100家以上的有19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占到98%。截止2003年,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毕业企业已达9565家。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要类型包括综合孵化器――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大学科技园、软体园等。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主办单位主要包括省市科委(科技厅、局)、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大学及研究机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人事厅(局)、国有企业和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各种企业以及国际组织等。
政府强力主导。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早期的非资本经营和非营利性质决定了它只能由政府发起设立,并在政府财政补贴的情况下生存。时至今日,90%以上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投资主体均为有政府背景的国有资本。政府给它们的定性一般为公益性科技事业服务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通行一时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是早期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一大特色。这一中国特色决定了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在运作上,都与国际通常做法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这样一种组织的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往往通过各种渠道尤其是政府渠道帮助新创企业组织和协调各种其所需的资源,这是国际上一般孵化器难以比拟的。
呈现多元化的特徵。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项改革不断深化,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所面临的社会需求日益强烈而且呈多样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孵化器受到了政府之外的大学、科研院所、投资机构、民营企业等投资主体的青睐,进入从政府单一投资到社会各界多元化投资的快速转变。主办单位和创办时间的差异决定了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成份日趋多元化。
规模化效应。各地政府机构在短短十几年时间筹集了巨额资金和庞大资源,建立起了遍布全国的孵化器网路。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投资建设规模不断加大,多数按小型工业园规模进行规划建设,其中70%建设资金都用在了硬环境的建设上。从1998~2002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孵化场地面积年均以50%到100%的速度持续增加。
以孵化高新技术企业为己任。作为实施“火炬计画”的重要组织机构,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主要职能是通过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推动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其主要工作任务是通过提供各种有效的服务,源源不断地培育成熟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优秀的高新技术开发、经营、管理人才。经过3年左右的孵化期,多数孵化器取得政府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在孵企业数量均提高了将近一倍。
重视增值服务。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在发展的第二个十年里开始重视为在孵企业提供各种增值服务。这些增值服务内容包括:融资与财务谘询、人才培训、开闢国际渠道、执行优惠政策、提供政策谘询服务、开展风险投资。部分起步较早的创业中心积累了较强的经济实力,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尝试创业投资,在小範围取得了超过专业风险投资经营者的优异成绩,实现了在资金领域与在孵企业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毕业于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企业中,已有成都的迪康製药、武汉的凯迪公司、厦门的三达膜科技以及昆明的云大120等30多家在国内外股票市场挂牌。
从科技人员中培养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在科技企业孵化器风起云涌之后,过去只知道搞学问、做论文、评职称的中国科技人员,在科学园区和孵化器里开始搞起了项目、办起了企业。这就是孵化器对培养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所起的作用。大批留学人员创业园的建立对吸引优秀海外学子回国创业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推动了国际科技合作和交往。
其他特点还包括国际化、网路化、专业化等。
增加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服务功能:
1、 协助孵化企业申报“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2、 协助孵化企业申报“山西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
3、 协助孵化企业申报“双软”认定及新产品项目;
4、 承办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技术交流会和产品展示会;
5、 协助孵化企业申报部、省、市各类科技项目经费。
太原大学生科技创业园
太原市2009年建设了“太原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先后被科技部评为”国家大学生科技创业见习基地“。该园是太原市科技部门帮助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平台,是山西省首家大学生专业创业园区,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製造等领域建设了8个大学生创新创业专业基地,供大学生选择相关专业施展自己的才华。
园区场地和硬体设施由民营企业免费提供三年,太原市科技部门提供软体服务,包括聘请创业导师以及政策谘询、工商注册、申请贷款等。目前,科技创业园面积达到1万多平方米,提供了1000余名大学生就业岗位,开展了100个自主创业项目。 “创业不仅是让大学毕业生把公司开起来,更要让公司发展壮大,一直延续下去。”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为此他们还要把学生创业与科研成果转化、学生社团建设结合起来,加强创业辅导,确立创业辅导员制度;对每一个项目和创业公司,帮助理顺智慧财产权关係,并为培育期的项目设定目标。除了各高校推出的创业服务外,对毕业生来说,只要有创业愿望,有技术成果和商业金点子,都有望获得创业园提供的资金等支持。
地址:太原市学府街1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