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时代中国城市的绿色变革与转型》是2015年4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杜受祜。
基本介绍
- 书名:全球变暖时代中国城市的绿色变革与转型
- 又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作者:杜受祜
- 页数:476页
- 出版时间:2015年4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把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凝练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气候安全型”城市(简称“三型”城市),并对国内外建设“三型”城市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总结概括,对“三型”城市的表征、评价指标体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政策体系做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影响中国城市生态环境的突出问题——大气环境污染进行了专题研究,并提出了若干以“三型”城市为目标模式推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杜受祜,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研究员,原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目录
第一章 气候变化的挑战及其应对/9
第一节 气候变化是科学认知问题/9
第二节 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16
第三节 气候变化是能源问题/20
第四节 气候变化是国际政治问题/26
第五节 气候变化是发展问题/30
第七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43
第二章 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49
第一节 城市和城市化/49
第二节 城市可持续发展/55
第三节 城市生态文明建设/67
第四节 城市与生态环境/83
第五节 “三型”城市:中国城市绿色变革与转型的目标模式/88
第三章 城市大气环境的治理与保护/99
第一节 中国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趋势和特徵/99
第二节 大气环境污染对中国城市的影响和危害/105
第三节 中国城市防治大气环境污染的历程/109
第四节 PM 2.5的防控/117
第五节 城市大气环境治理保护的对策/126
第六节 中国主要城市的大气环境保护/131
第七节 治理城市大气环境的国际经验/139
第四章 构建“三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146
第一节 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指向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146
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指向的城市生态环境评价——以ECO2城市为目标/151
第三节 “三型”城市评价的模型建立、指标选择与权重确定/161
第四节 中国“三型”城市建设评价/176
第五章 建设“三型”城市的国际经验/181
第一节 建设“三型”城市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182
第二节 国际上的理论探索与政策创新/183
第三节 “三型”城市的能源/194
第四节 “三型”城市的交通与运输/203
第五节 “三型”城市的建筑/208
第六节 “三型”城市的生活方式/210
第七节 “三型”城市中承担社会环境责任的企业公民/219
第六章 建设“三型”城市的国内实践/226
第一节 防灾减灾——建设气候安全型城市的宁波实践/226
第二节 低碳世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理念下的上海实践/234
第三节 “中国电谷”——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战略转型的保定实践/242
第四节 “两型”社会试验区——“三型”城市建设的武汉探索/248
第五节 低碳消费模式——政府主导下城市低碳化发展的南昌探索/255
第六节 绿色奥运——绿色北京的“三型”城市建设实践/260
第七节 “三化联动”——欠发达地区城市灾后低碳重建的广元实践/268
第八节 “森林城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的贵阳探索/277
第九节 “花园城市”——中国特区新兴城市的深圳实践/286
第七章 建设“三型”城市生产方式/296
第一节 城市生产方式转变:从不可持续到可持续/296
第二节 核心内容:推进城市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307
第三节 实现形式:推广城市循环经济/319
第四节 要素保障:发展绿色能源/325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的建立——以资源型城市为例/330
第八章 建设“三型”城市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335
第一节 城市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转变的重要性/335
第二节 “三型”城市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目标选择/345
第三节 “三型”城市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目标的实现路径/356
第九章 建设“三型”城市政策体系/378
第一节 多元化政策工具选择和组合/379
第二节 中国相关政策评述和国际政策借鉴/384
第三节 建设“三型”城市政策体系的核心内容/392
第四节 建设“三型”城市政策体系的区域差异/402
第五节 参与式管理在“三型”城市政策体系中的套用/409
第六节 建设“三型”城市的政策建议/413
第十章 专题研究/418
第一节 把适应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的经验制度化/418
第二节 借鉴日本东京“3·11”巨灾的教训,加强中国特色城市防灾减灾“生命线系统”建设/421
第三节 区域联动治理城市大气环境污染/425
第四节 发展低碳经济、落实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目标/430
第五节 完善“低碳广元”模式,发挥其在区域发展中的示範引导作用/437
第六节 以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着力点,推进四川全省生态文明建设/441
第七节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以后全球的减排态势以及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战略选择的建议/444
参考文献/452
索 引/454
后 记/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