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伦敦奥运会桌球女单赛事决赛拉开帷幕,世界排名第二的李晓霞以4-1(11-8、14-12、8-11、11- 6、11-4)战胜队友丁宁。在比赛中裁判对于丁宁一边倒式的判罚,引发了巨大争议。赛后央视桌球专项记者李武军透露,连女队主教练施之皓也没有想到裁判会在决赛中这样去进行判罚。
基本介绍
- 事件名称:丁宁事件
- 事件主角:丁宁、主裁班格丽
- 事发赛事:2012年伦敦奥运会桌球女单决赛
- 事件影响:裁判的做法颇受争议
- 队友态度:李晓霞声援丁宁称判罚有问题
事件详情
台北时间8月1日晚上22:30,2012年伦敦奥运会桌球女单赛事决赛拉开帷幕,世界排名第二的李晓霞以4-1(11-8、14-12、8-11、11- 6、11-4)战胜队友丁宁。在比赛中裁判对于丁宁一边倒式的判罚,引发了巨大争议。赛后央视桌球专项记者李武军透露,连女队主教练施之皓也没有想到裁判会在决赛中这样去进行判罚。
对于判罚的标準,李武军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抛球高度不够16公分,是不可能的。“如果不够16公分,球和球拍合不上力,根本不可能这幺发球。我表示怀疑。”
对于接下来的团体比赛,李武军认为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说法,丁宁不受影响也是不可能的。
“丁宁的4套发球,有三套不合格。这导致丁宁后面都不敢发球了。丁宁就是在第四局发了一个下蹲式发球,裁判很快就判了,我觉得裁判好像就是盯着丁宁,跟她过不去了。但是为什幺这幺做,也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
“施之皓没有去现场,赛前一天我们问到过这个事情,施之皓觉得中国人对中国人的比赛,裁判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根本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这虽然是个插曲,但是这个插曲的分量在决赛中似乎显得过大了。”
“中国代表团已经正式向国际乒联提出了抗议,要求国际乒联进行整改。丁宁在团体赛中势必受到影响,她都不知道怎幺发球了。不会发球还怎幺让她打比赛。”
相关报导
截至目前为止,伦敦奥运会桌球比赛进行基本顺利,不过,现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球手丁宁恐成为唯一的争议话题。
在此前进行的桌球女单决赛中,丁宁的发球多次遭到义大利主裁班格丽判罚,其情绪受到影响,最终以1:4不敌队友李晓霞,获得银牌。赛后,该名裁判的做法颇受争议。
国际乒联主席亚当·沙拉拉在採访中表示:“我们只是在女单决赛中出现了一些争议,幸好还是发生在两位中国选手之间,所以这个问题处理得也很低调。那位裁判主要是对其中一位中国选手(丁宁)很严格,多次判其发球违例,我记得有四五次。那位中国选手情绪大受影响,因为她的发球之前从未被指违例。不过,公平地来说,她的发球的确有可疑之处。发球时,应该向上抛球,但她却是向后抛的。那幺,有些裁判就比较宽容,可是有些则比较严厉,她这次就遇到了比较严厉的那个。所以,她无法接受这种严厉的判罚,情绪就变得比较烦躁,输了比赛。我想,恐怕这就是桌球场唯一一件可以被称作争议的事了。”不过,伦敦时间周二晚上,丁宁作为中国女乒团体中的一员再次出场,与队友并肩作战,力克日本队,赢得了属于她的一枚奥运金牌。
队友态度
女单决赛,原本精彩激烈的比赛因为场上裁判对丁宁的接连判罚而大打折扣,丁宁现场落泪更是让所有人动容。
“从夺冠之后,自己一直没有上网,我也是听教练说的这些事情。当你真正投入到比赛中,很多场外的因素都影响不了你。”团体赛首轮比赛过后,对于外界的质疑,李晓霞表示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下了赛场,我俩一起吃晚饭,都是在说场上那几个判罚,我也觉得当时场上主裁的判罚也过于严苛了,影响了丁宁的发挥,毕竟是奥运会决赛的赛场,下一次我们能不能站在奥运赛场还是未知数,真的太遗憾了。”对于决赛当场主裁的判罚,李晓霞也认为裁判判罚有失,替丁宁抱不公。
为了让丁宁在团体赛中不再受到裁判的“盯梢”,李晓霞也给队友支招。
“团体比赛前训练练发球的时候,丁宁还在一直让我帮着看,自己发球中的问题。我也在一直和她讲,一定要注意胳膊抬的高度,丁宁都听进去了。”李晓霞这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