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研究

(2020-06-25 15:08:33) 百科综合

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研究

中小企业产业政策的法律完善相应也包括中小企业产业结构法的完善和中小企业产业布局法的完善两个方面。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研究
  • 外文名: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w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 论文作者:文景铎
  • 学科专业:经济法学

基本信息

副题名
外文题名
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law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论文作者
文景铎着
导师
刘文华指导
学科专业
经济法学
学位级别
博士论文
学位授予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学位授予时间
2008
关键字
中小企业 企业发展 企业法 经济效率 竞争力
馆藏号
D912.29
馆藏目录
2010\D912.29\1

内容简介

中国中小企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占据市场主体的绝对多数,在总量上创造的GDP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过半,尤其在解决就业问题、促进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平衡、为社会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是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小企业在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体现在资金、资源、人才等生产要素的缺乏,面临大企业实施垄断行为和中小企业之间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双重市场压力,市场权益缺少保障等。解除这些制约因素不仅要政府给予大力支持,而且需要政府建立法律规制,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更好为中小企业提供进入市场和获得市场交易机会,提高市场竞争能力。本文分七章,对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规制问题进行了深入全面的探讨。 第1章主要探讨中小企业的内涵及其划分标準。首先探讨了中小企业的概念和内涵以及与现代企业制度的关係。中小企业是企业中的一种特殊类别,要理解中小企业的概念,首先必须理解企业的概念。企业具有组织性、营利性和法定性,中小企业也同样具有这三个特徵。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的划分主要是依据企业生产经营的规模为标準进行划分的。这种划分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首先,划分大中小企业有利于对企业实行分别保护;其次,划分中小企业有利于国家实行合理的产业政策,最佳化经济结构;再次,划分中小企业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当前,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中小企业与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关係体现在:首先,中小企业法律制度是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只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更好的保护中小企业的利益。其次在分析世界主要国家中小企业划分标準和中国中小企业划分标準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划分中国中小企业标準的几点原则:首先,坚持中小企业划分标準的开放性,吸收其他国家的有益经验;其次,坚持中小企业划分标準的灵活性:定性标準与定量标準相结合、一般标準和特殊标準相结合、静态标準与动态标準相结合以及全国标準和地方标準相结合。再次,坚持中小企业划分的政策性,中小企业的划分标準要体现国家的政策考量。 第2章主要探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首先探讨了中国中小企业的特徵。中国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如下的特徵,即: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在地区、产业、行业分布上呈现不均衡状态;从所有制结构来看,非公有制企业成为绝对主体;中小企业的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的产业集群迅速发展。其次探讨了中国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着巨大作用,是形成竞争性市场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这主要体现在: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主要渠道;出口创汇的重要力量;大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依託;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推动科技自主创新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最佳化等几个方面。再次分析了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障碍。这些障碍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历史因素,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直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与控制下进行,同时,政府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具有不连续性,体现了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其次是中小企业的自身因素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主要包括资金短缺、信息瓶颈、管理问题、人才问题、技术瓶颈以及市场竞争力弱等几个方面。再次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这体现在发展认识误区、竞争歧视、体制机制因素、服务体系不健全和法律体系不健全等几个方面。 第3章对中小企业立法进行了法理上的分析,以明确中小企业立法的一些理论问题。首先探讨了中国中小企业法的法律性质问题,中国中小企业立法既不是市场主体法也不是产业政策法,应该归入促进法的範畴:首先,促进法已经成为一个数量庞大的独特的法律群体;其次,促进法能够很好的概括中小企业法的特点和内涵。同时,中小企业法也是经济法,在法域属性上应该划入社会法的範畴。中小企业法在法律地位上应该属于特别法,优先于一般法适用。其次概括了中小企业法的特徵。中小企业法的特徵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即中小企业法的经济性、中小企业法的政策性、中小企业法的控权性以及中小企业法的综合性。通过理解中小企业法的特徵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小企业法的内涵和实质。再次归纳了中小企业法的法律原则。中小企业法的法律原则是指作为中小法律规则的基础或在中小企业法律中较为稳定的原理和準则。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立法的指导方针、法律解释的基本準则和在缺乏法律明确规定情况下的直接套用等几个方面。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可以将中小企业法的法律原则归纳为:有限干预原则、公平竞争原则、综合协调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再次,分析了中小企业法的价值追求,中小企业法应该体现公平价值、效率价值和秩序价值。最后,分析了国家通过中小企业法所欲实现的政策目标。这些政策目标包括促进企业发展、实现产业政策和约束政府行为等几个方面。 第4章比较了世界中小企业法律先进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最新立法动向。首先分析了韩国、日本、法国、德国、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西方各国都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占各国经济总量的比重都超过了一半,是各国都注意扶持和保护的对象。其次,分析了韩国、日本、法国、德国、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小企业的立法体系、制度内容及其法律特徵。各国中小企业立法在本质上具有共同点,但是也表现出一定的区别和差异,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繫的紧密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也出现了趋同化的现象。最后,分别介绍了韩国、日本、法国、德国、美国、欧盟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在中小企业立法上出现的新动向和新发展。通过分析各国中小企业立法的情况,有利于中国立法者吸收先进经验,完善自身的中小企业立法。 第5章分析了中国中小企业法律体系的现状和不足。首先分析了中国中小企业的政策演变和立法发展,中小企业政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并各有其特徵,包括以“所有制”为特徵的中小企业政策阶段,以“重大轻小”为特徵的中小企业政策阶段和统一的中小企业政策阶段。中国中小企业立法也经历了一个複杂曲折的过程,直到2002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出台,成为中国第一部关于中小企业的专门立法,标誌着促进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正式走上规範化与法制化的轨道。其次分析了当代中国中小企业立法的主要内容,中国中小企业立法主要包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了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扩大城乡就业,发挥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制定并出台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促进法》共七章四十五条,从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社会服务等五个方面对如何扶持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作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其次是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包括与中小企业有关的法律、特殊类型的法律和中小企业的地方立法。最后探讨了中国中小企业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中小企业促进法》存在的问题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具体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6章探讨了中国中小企业基本法的改革和完善措施,这一部分是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中心展开的。首先评析了中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具体内容,其次,提出了健全《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配套规定的具体措施,这包括完善中小企业法律体系,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办法和制定地方配套法规。再次,针对《中小企业促进法》在制度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出在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配套规定以外,对《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制度内容也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主要包括:增强《中小企业促进法》的法律强制性,深化《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市场化原则以及增强《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可诉性。最后,由于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涉及的方面多,体系庞杂,制度複杂,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要有效地实施这一法律尚有诸多麻烦和困难。所以需要加强《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修改完善《中小企业促进法》相关法律,建立统一机构以执行《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促进法》实施体系。 第7章探讨了中国中小企业法律体系的完善措施。首先是中小企业扶持机制的法律完善。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包括很多方面,其中比较主要的是融资扶持、税收扶持和技术创新扶持。这些扶持既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将其常态化,同时又需要对政府扶持的方式、力度和具体措施等方而做出一定的限定。其次是中小企业组织形式的法律完善。这包括完善中小企业组织形式立法,协调《公司法》与《中小企业促进法》以及完善新《合伙企业法》中的有限合伙制度。同时完善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设立符合组织实际的治理架构,建立以董事会为中心的股东治理,完善中小企业董事会职能和建立中小企业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再次是中小企业市场环境的法律完善。这包括市场準入的法律完善,即完善中小企业基本法律形态的市场準入规制和完善中小企业所有製法律形态的市场準入规制。同时还要反垄断法对中小企业的保护,包括禁止大企业的非法垄断行为,防止中小企业被大企业非法排挤、盘剥和通过允许中小企业的特定联合行为,以扶持中小企业提高经济效率、增强竞争实力,提高与大企业相抗衡的能力。再次是中小企业管理制度的法律完善,包括完善中小企业管理主体法律制度和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法律制度。最后是中小企业产业政策的法律完善。产业政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巨观经济调控政策的重要方面,中小企业立法所涉及的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有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中小企业产业政策的法律完善相应也包括中小企业产业结构法的完善和中小企业产业布局法的完善两个方面。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