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表皮生长因子

(2020-06-02 12:45:21) 百科综合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EGF)是一种由53个胺基酸残基组成的耐热单链低分子多肽。EGF与靶细胞上的EGF受体特异性识别结合后,发生一系列生化反应,最终可促进靶细胞的DNA合成及有丝分裂。EGF无糖基部位,非常稳定,耐热耐酸,广泛存在于体液和多种腺体中,主要由颌下腺、十二指肠合成,在人体的绝大多数体液中均已发现,在乳汁、尿液、精液中的含量特异性地增高,但在血清中的浓度较低。EGF作用广泛,对估计肿瘤预后,选择治疗方案以及胃溃疡、肝功能衰竭等治疗上均有重要意义。临床可採用放射免疫法(RIA)或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或体液中EGF含量。

基本介绍

  • 中文学名:表皮生长因子
  • 拉丁学名:Epidermal augmentum factor
  • 别称:epidermal growth factor
  • 简称:EGF
  • 性质:一种小肽
  • 作用:多功能的生长因子
  • 发现时间:1974年

临床意义

表皮生长因子测定可用于诊断各种肿瘤和溃疡病。
升高:许多肿瘤中有EGF及其受体的异常表达,且与肿瘤转移和患者预后有密切关係,如胃癌、肝癌、乳腺癌、黑色素瘤等。在胃癌患者中,胃癌细胞分化程度越低,EGF水平越高;中晚期胃癌患者血清EGF水平高于早期患者。EGF及其受体在肝癌组织及癌前病变组织中也明显升高。
降低:EGF对消化系统具有广泛的生物效应,可刺激靶细胞DNA合成,调节细胞防御及胃肠道分泌,可作用于壁细胞,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因此EGF可能是胃肠黏膜的天然促生长因子,故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有关,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胃液和血清中的EGF含量均显着降低。

正常值参考範围

血清:1032±485pg/ml;血浆:192±106pg/ml。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