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企业外的社会群体发生经济交往,进行利益交换。企业与外部环境发生的关係,主要分为三大块:企业和企业的关係,企业与生态自然的关係,企业与社会群体的关係。
基本介绍
- 中文名:企业社会关係
- 进行:利益交换
- 性质:市场竞争中竞争主体
- 举例:企业与企业的关係
企业之间
企业和企业的关係,也就是市场竞争中竞争主体之间的关係。虽然竞争对手永远不会心慈手软,但企业仍有必要保持与竞争对手间交往桥樑的畅通。当彼此间建立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企业间就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公开交战的潜在的可能性。现代企业讲究的是“竞争合作达到多赢”,即竞合双赢。
生态环境
企业与生态自然的关係,也就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关係。一项民意测验表明:中国74%的城市消费者表示拒绝使用有损环保的产品。杜邦化学公司总裁伍拉德说:“应该告戒那些故意无限期拖延面对环境问题的公司,社会不能容忍它。”大量使用氟利昂的MacMillan Bloedel公司一夜之间失去了5%的销售额,而那些保护环境措施积极的企业在市场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竞争优势。
社会群体
企业与社会群体的关係,是影响企业内部生存环境的最主要关係,它实质上是微观和巨观对立统一的关係。企业本身是一个微观的主体,但其活动却是社会的。
企业的社会关係群体
社会群体构成了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他们对某个企业的看法,决定了该企业声誉的好坏。企业为了建立和维护良好的公共关係,必须加强与社会群体的交流和沟通,建立良好的公共关係。同企业有利害关係的社会群体,包括客户、投资人、供货商、竞争对手、政府、新闻媒介与权威人士等。
1、客户。
企业与社会的关係,最重要方面是企业与客户的关係。客户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是企业与社会关联的重要途径之一,企业的社会声誉往往通过企业产品品牌美誉度、企业信用度等等来体现。企业需要了解客户的想法,而客户需要了解企业在乾什幺、为什幺这样乾、对自己意味着什幺。客户总是乐意与自己信任的企业交往,可信赖的双向交流是建立良好的、令人信任关係的基础。
2、投资人。
投资人需要了解企业的行为方式,而企业经营中出现的不利情形,对投资人保持对企业将来的信念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因此,双方需要长期的信息交流,以消除误解,保持信念。对国有企业来说,投资人是国家;对国企经营者来说,其重要的公关对象是政府首长以及国资管理部门。
3、供货商。
当企业对供货商以礼相待并做到互通商情时,他们就成了促进企业发展的同盟者,他们能够为企业提供竞争对手以及更为广泛的商界内部信息。
4、政府部门。
政府官员希望看到企业正在为公众利益而思考着、忙碌着,为政府排忧解难,分挑重担。因此,必须妥善地传递企业的良好决策,使政府在与企业交往中发现互利的因素。
5、权威人士。
许多大企业的公共关係名单中,少不了一群在企业感兴趣的业务範围里很有影响的权威人士,他们被尊称为顾问、专家、老法师,不仅学识丰富,而且新闻媒体往往徵询并发表他们对企业的意见和建议。他们需要了解企业,而企业更应该主动结识他们,善待他们,并保持着密切联繫,主动提供企业信息。
6、新闻传媒。
媒体是企业与社会、客户(现有的和潜在的)、合作伙伴、政府主管部门等相关方面联繫的纽带。当今世界,任何企业、任何人的事业成功,无不需要藉助传媒的力量。自觉主动而目的明确地藉助传媒之力,策划生动的新闻事件,是企业树立良好公共关係的一项基本功。许多企业“成也传媒,败也传媒”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对“无冕之王”新闻记者正当合法的採访要求,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处理公共关係的规範,对所有员工进行训导,不卑不亢,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以诚相待,从而保持与媒体的良好关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