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村社会支持网路》是2006年1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刘军。
基本介绍
- 书名:法村社会支持网路
- 作者:刘军
- ISBN:9787801909206
- 页数:397
- 定价:29.00元
-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6年1月
- 副标题:一个整体研究的视角
内容简介
中国社会是一个极讲“关係”的社会,然而中国社会关係网路的定量研究并不多。常规统计方法关注的仅仅是属性数据,一般不能反映和分析关係数据,这恰恰是社会网路模型研究的任务。网路模型研究对理解当前社会行为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和实际意义,本书的贡献即在于此。本书有两个特色:第一,已往国内社会网路研究多数关注个体网,然而本书的特色是整体网研究。儘管该书只分析了一个村落的整体网,然而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套用于研究政治网路、企业关係网、国际关係等诸多领域。第二,本书不仅讨论了社会网路的有关理论、方法与套用,而儿探讨了社会网路研究的哲学和方法论等更深层面的问题。本书从一个新的视角提供了很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书中的观点都很新颖,富于启发性。
总之,本书将社会网路的理论、方法、套用结合为一体,提供了关于整体社会网路分析的系统探讨,这在国内学术界尚属首创,相信读者一定能够从中获得很大收益。
总之,本书将社会网路的理论、方法、套用结合为一体,提供了关于整体社会网路分析的系统探讨,这在国内学术界尚属首创,相信读者一定能够从中获得很大收益。
作者简介
刘军,男,1970年3月生于黑龙江省桦南县。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l~12月,在英国Lancaster大学和Essex大学社会学系做访问学者。现为哈尔滨工程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黑龙江大学哲学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社会网路分析、社会学方法论。主要着述:《社会网路分析导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社会网路模型研究论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l期)等。现已完成一项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正在主持的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各一项。
图书目录
第一编 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地点
第三节 社会网路基本术语
第四节 各章简介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社会网路分析概况
第二节 社会支持网路研究述评
第三节 国外社会网路模型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意义
第三章 研究方法论和研究假设
第一节 社会网路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节 资料收集方法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信度、效度和误差分析
第五节 研究假设
第二编 数据分析
第四章 个体支持网分析
第一节 社会支持的分类
第二节 支持关係的特点
第三节 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二人关係、三人关係研究
第一节 关係强度假设及其检验
第二节 嵌入性假设及其检验
第三节 支持关係的互惠性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整体网路假设检验(上)
第一节 子群假设及其检验
第二节 子群重叠性假设及其检验
第三节 小结和讨论
第七章 整体网路假设检验(下)
第一节 社会网路模型介绍
第二节 社会支持网路的整体模型假设检验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三编 结 论
第八章 总结和讨论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社会支持研究的複杂性
第三节 如何解释法村的社会支持
第四节 社会网路分析对二元论的破除
第五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地点
第三节 社会网路基本术语
第四节 各章简介
第二章 文献回顾
第一节 社会网路分析概况
第二节 社会支持网路研究述评
第三节 国外社会网路模型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意义
第三章 研究方法论和研究假设
第一节 社会网路分析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节 资料收集方法
第三节 研究设计
第四节 信度、效度和误差分析
第五节 研究假设
第二编 数据分析
第四章 个体支持网分析
第一节 社会支持的分类
第二节 支持关係的特点
第三节 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二人关係、三人关係研究
第一节 关係强度假设及其检验
第二节 嵌入性假设及其检验
第三节 支持关係的互惠性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整体网路假设检验(上)
第一节 子群假设及其检验
第二节 子群重叠性假设及其检验
第三节 小结和讨论
第七章 整体网路假设检验(下)
第一节 社会网路模型介绍
第二节 社会支持网路的整体模型假设检验
第三节 小结与讨论
第三编 结 论
第八章 总结和讨论
第一节 全文总结
第二节 社会支持研究的複杂性
第三节 如何解释法村的社会支持
第四节 社会网路分析对二元论的破除
第五节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