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豆资源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百科综合 / 正文

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与机制

(2020-02-03 03:38:25) 百科综合
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与机制

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与机制

《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与机制》是200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立新。本书可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学生和研究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部门的政府决策者和工商界人士参考。

基本介绍

  • 书名: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与机制
  • 作者:周立新 
  • 原版名称: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与机制
  • ISBN:9787030258373
  • 类别:网路
  • 定价:42.00元
  •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11-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开

内容简介

本书以浙江、重庆等东西部省市的家族企业为总体样本,通过文献研究和企业调查等手段,藉助理论分析、典型案例分析和统计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现阶段中国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徵及构建途径,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机制,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机制,内包制(网路)与家族企业成长关係,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与区域产业升级关係等问题,从中提出促进中国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政策建议。

图书目录

前言
第1章 导论
1.1 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家族企业网路模式的性质研究
1.2.2 家族企业网路模式的形成与治理研究
1.2.3 家族企业网路模式的功效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书结构与特色
1.4.1 本书结构与主要观点
1.4.2 本书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2章 家族企业网路模式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徵、构建途径及比较
2.1 家族企业网路模式的主要类型
2.2 家族企业网路模式的基本特徵
2.2.1 家族企业网路範围
2.2.2 家族企业网路关係强度
2.2.3 家族企业网路关係持久度
2.2.4 家族企业网路开放度
2.3 家族企业网路模式的构建途径
2.4 家族企业网路模式的比较
2.4.1 数据质量分析
2.4.2 家族企业网路模式(基本特徵)的比较
2.5 结论与启示
2.5.1 研究结论
2.5.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2.5.3 局限性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3章 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
3.1 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和机制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3.1.1 资源/战略需求与家族企业网路的形成和发展演化
3.1.2 关係治理与家族企业网路的形成和发展演化
3.1.3 权力结构与家族企业网路的形成和发展演化
3.1.4 企业家特质与家族企业网路的形成和发展演化
3.2 研究方法
3.2.1 样本与数据收集
3.2.2 变数选取与测量
3.2.3 数据质量分析
3.3 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机制的实证检验
3.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3.3.2 假设检验
3.4 结论与启示
3.4.1 研究结论
3.4.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3.4.3 局限性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4章 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4.1 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和机制的理论分析及假设
4.1.1 家族企业网路(特徵)与家族企业成长
4.1.2 家族企业网路(竞争优势)与家族企业成长
4.2 研究方法
4.2.1 样本与数据收集
4.2.2 变数选取与测量
4.2.3 数据质量分析
4.3 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机制的实证检验
4.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4.3.2 假设检验
4.4 结论与启示
4.4.1 研究结论
4.4.2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4.4.3 局限性及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5章 内包制(网路)与家族企业成长研究
第6章 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与区域产业升级研究
第7章 促进中国家族企业可持续成长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周立新,女,1966年9月出生,重庆市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
近几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出版学术专着1部;在国内重要和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科研成果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授予的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

序言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东西部地区的实证”(项目批准号:06)(JL006)的最终研究成果。该项目由重庆工商大学周立新老师负责,项目组成员主要包括:重庆工商大学黄洁老师、杨良明老师和刘伟老师、河南财经学院鲁莉劫老师、电子科技大学王冰洁老师、云南财经大学尹豪老师以及重庆市经济委员会李忠云博士。
本书立足学科前沿,力图以翔实、规範的实证研究来深入揭示转型经济背景和儒家文化传统下中国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徵及构建途径,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机制,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机制,内包制(网路)与家族企业成长关係,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与区域产业升级关係等问题。为此,项目组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文献研究工作主要是通过图书馆、网路等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家族企业、企业成长、企业网路组织等研究文献;实证研究工作主要分四个方面进行,包括企业访谈调查、预调查、问卷调查和经验研究(独立样本的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典型案例分析等)。其中,企业访谈调查、预调查和问卷调查历时近一年的时间,作者和项目组其他成员多次深入浙江、重庆等东西部省市,走访了大量的民营家族制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听取有关民营企业家、相关领域专家和政府部门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完成研究报告《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基于东西部地区的实证》。

文摘

插图:
1.理论意义
家族企业网路化成长模式与机制
第一,前期多数研究认为,家族企业网路模式主要是一种人际关係网路或社会网路。本研究揭示,现阶段我国家族企业网路模式正呈现出由主要依靠创业者个人关係的“强关係网路”(人际关係网路或社会网路)逐步向基于市场规则的、非人格化的、以产业价值链为纽带的“弱关係网路”(经济网路或商业网路)转型;同时,家族企业网路模式可能存在委託业务生产、代工、接受订单、合作研发、贴牌生产、合资建立新企业、内包等多种类型。这为研究者提供了启示,表明有关我国家族企业网路模式的研究应从简单的人际关係网路(社会网路)的分析视角转向更複杂的经济网路(商业网路)和人际关係网路(社会网路)的综合分析研究上来,详细探讨家族企业各种可能的网路模式选择、基本性质及其对家族企业成长的可能影响等问题。
第二,本研究揭示,不同类型(如不同区域、行业、企业规模、发展阶段、形成方式、组织结构、权力结构、企业家特质等)的家族企业网路模式的结构特徵(包括网路範围、网路关係强度、网路关係持久度、网路开放度等)可能不同。这为研究者提供了启示,表明有关转型经济背景下我国家族企业网路模式问题的研究应从简单的注重网路模式某单一维度特徵(如网路关係强度或关係持久度等)转向网路模式的多维度特徵的分析研究上来,科学界定和量化家族企业网路模式的结构特徵,深人研究不同类型家族企业网路模式结构特徵可能存在的差异性及原因,探讨家族企业网路模式的不同维度特徵对家族企业成长的可能影响及影响机制等问题。
第三,本研究揭示,在中国转轨经济背景和儒家文化传统下,朋友关係可能比核心家庭之外的亲戚更具信任性。这为研究者提供了启示,表明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关注朋友等“泛家族”社会关係对家族企业网路模式及家族企业成长的重要作用及原因等问题的研究。

标 签

搜索
随机推荐

Powered By 种豆资源网||